秋收万颗籽,何以入仓廪?

四川农村日报 2020-10-14 06:16 大字

通江农户在晒粮。 程聪 摄

□本报记者 周金泉

秋收时节,四川省各地处处喜看稻菽千重浪、机声轰鸣万顷田,种粮户们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可是,辛苦种了一年的粮食怎样才能减少损失、尽可能的颗粒归仓,进而增产又增收?带着这样的话题,记者进行了调查,答案是粮食损失在所难免,但只要方法得当、路径得当,依然可让粮食减少损失,做到颗粒归仓、增产增收。种种原因 颗粒难归仓

9 月 17 日,秋雨绵绵。江安县四面山镇普照社区种粮大户徐跃平悠闲地坐在茶馆里,一边与村民闲聊,一边呷口飘香的浓茶。此时,他的 12 亩稻谷早已收获完毕并交售。而徐跃平的稻谷竟没有用机收。原因何在?

“机收的话,1亩地恐怕要少收几十斤谷子!”徐跃平说,“为了尽可能地实现颗粒归仓,我这12亩稻谷都是人工收获,这样,一亩只损失几斤谷子罢了。”

当地农机大户赵鸿3年前购买了3台收割机为农户进行服务。他说:“我们会提前用镰刀收割一块,留出空地,供机具下田。即使如此,稻田难免会有旮旮旯旯,机具去不到。再加上方方面面的原因,机收都会造成一些粮食损失的。”

在广汉市,才刚刚拉开水稻机收的序幕。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廖兴华说:“我们已经机收600余亩了,机收服务费70元/亩。虽然机收的效率很高,但通常因机收造成的粮食损失率也达 5%至10%以上,不过,我们合作社则可控制在2%以内。这与机器的新旧和机手的熟练程度都有很大关系。”

据记者了解,四川省在人工和机收环节,都不同程度存在谷穗、麦穗、玉米等粮食遗落田间的情况。在收获之后,由于农户房前屋后露天晾晒(鸟叼鸡啄、人踩车碾)、缺乏烘干设施等原因也造成了粮食损失。

“五良融合”减损增收

“为了减少粮食在收获中的损失,我们鼓励采用中小型机具收割,既便于丘陵地区应收尽收,又减少了大型机具对谷桩的碾压,这样就可蓄留再生稻,每亩多收至少200斤谷子哦!”江安县农业农村局粮油经作股股长董玉兰说,“另外,我们的乡镇只有一半有烘干设施,难以保障所有粮食及时有效的烘干。如果国家加大对烘干机具配套设施,诸如机房、坝子、遮阴棚等的补贴力度,鼓励大户投资采购烘干设备设施,才有条件为老百姓提供粮食烘干服务。”

省农技总站副站长乔善宝认为,机收的时机把握非常重要,需尽量选择成熟度高的粮食作物进行机收,否则,一旦收早了,最大问题是许多籽粒“破碎成浆”了。乔善宝还建议,研发适合丘陵地区的小型收割机具,通过试验示范宽行栽培和调整带距研发适合套作玉米收获的机具。玉米品种也应选择“前期立得住,后期抗倒伏”适宜机收的品种。

“如果粮食倒伏的太多了,机具就根本收不起来,也不可能人工把它扶起来,结果,隔一两天就生芽或霉烂了,损失惊人。”从事多年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廖兴华说,“首先,品种就要选择抗倒伏的,其次,施肥量要在标准基础上略微减少,防止植株营养过剩而倒伏。”

在省农机推广总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丹华看来,粮食要尽可能地颗粒归仓,必须做到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的“五良融合”。

“小麦、水稻、玉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倒伏问题,这与栽培技术和品种有关。一旦出现倒伏,也许还未等到机收,粮食就霉烂了。”任丹华说,“首先要选择良种,要选择抗倒伏、适宜机收的品种。”

“良机,就是要大力推广高效高质的机械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农机具,运用GPS 科学合理规划作业路线,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全程机械化 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解决老百姓缺乏晒场在房前屋后晾晒粮食造成损失的问题。”任丹华认为,建立良好的制度,则是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励他们大力引进先进适用机具、选择宜机化品种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以尽可能实现颗粒归仓;与此同时,通过良制加大对农机手的技术培训和提高机收作业水平尤为关键,由于四川省相当多的农机手是跨区作业,过多地追求效率和效益,以致造成了较大的粮食损失,这就需要加快农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政府监管水平,推动粮食产后的减损增效。

新闻推荐

重庆老板扶贫不见外 江安700余户村民享“商鸡”

重庆老板扶贫不见外江安700余户村民享“商鸡”刘洪森(右二)向贫困户发放鸡苗。受访者供图人物名片刘洪森四川洪盛农业...

江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