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眼里的曹禺与方瑞:被爱情之火点燃的两个生命

华西都市报 2020-06-21 02:51 大字

曹禺与方瑞。

曹禺戏剧《北京人》剧本。

曹禺《日出》演出特刊。无论在中国文学史,还是中国戏剧史上,曹禺都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与影响力的人物。身为北京人艺首任院长的曹禺被公认为是中国话剧的符号,再没有第二个剧作家的作品能够如此经久不衰,《雷雨》《日出》始终是话剧界最受欢迎的剧目。

2020年是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每年六月的第三个周日,是父亲节。我们来读读曹禺女儿、剧作家万方写的长篇非虚构《你和我》。可能再没有比“写一本书去更深理解自己的父母”更好的父亲节礼物了吧。曹禺是戏剧大师,他的女儿万方,也是一名优秀的剧作家。万方是父亲曹禺口中的“小方子”,被曹禺视为“我四个女儿里你最像我”。“小方子”也深懂父亲,“爸爸把我看透,他觉得我也能把他看透,我知道他内心的感觉。”

对父母人生的追问

23岁的曹禺不会想到,他利用暑假在清华大学图书馆阅览室写出的《雷雨》,让中国话剧提早进入了黄金时代。30岁左右,他就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几部作品:《日出》《原野》《北京人》……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但在曹禺的创作后期,他苦闷自己再也没有能够写出优秀的话剧作品来,再也没有能够重返自己的艺术巅峰状态。万方作为曹禺的女儿、同行,她是如何理解父亲的精神困境?万方是曹禺第二任妻子方瑞的大女儿。而曹禺爱上方瑞时,自己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作为女儿,是如何在内心看待父母的爱情?

在《你和我》中,万方从1974年7月母亲离世的悲痛一刻开始,交织着记忆、追踪、梳理、求证,真实地讲述她的父亲和母亲的故事。穿行在岁月之间,万方沿着父亲母亲的足迹,寻找真相,寻找他们人生的秘密。他们的爱情是不被允许的吗?父亲真的为声名所累江郎才尽了吗?时代的伤害和人性的脆弱是可以被原谅的吗?曹禺与巴金有着怎样动人至交情谊?

曹禺女儿的回忆和解读,帮我们看清写出《雷雨》《日出》等经典剧作的曹禺,创作力的奔涌喷发蓬勃的情感能量,背后的支撑、灵感源泉来处,也可以看到曹禺作为父亲,对家庭,对女儿的深情。她写自己亲眼所见的父亲,在晚年挣扎着想创作的痛苦。父母各自显赫而暗影重重的家族,他们精神气质的传承和养成,父亲和母亲美丽的相遇和曲折的爱情,动荡岁月里深刻的痛苦和恐惧……万方对父母人生的追问和记录,是对真相的好奇,也是对理解的渴望——理解不完美的父母,同时原谅那个年轻无知的自己。

剧作家写戏中人,自己何尝不是身处一个更大的戏剧之中?在这场叫生活的大戏中,我们看到曹禺作为戏剧大师,他是如何处理自己与时代的关系,他的优点和不足,迸发出的人性的复杂、丰富。万方说:“我写这本书不是想介绍一位剧作家,我要写的是我的爸爸和妈妈,我要仔细探索,好好地认识他们,还想通过他们认清我自己。”

非一般的父母爱情

上世纪40年代,曹禺在四川江安任国立剧专的教导主任。国立剧专如今已经载入史册,被称为“中国话剧的摇篮”。在那里,曹禺对20岁出头的方瑞(原名邓译生)一见钟情。方瑞是大家闺秀,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重孙女,其母是清代散文家方苞的后代,从小在家中学画、作诗,像胡适、蔡元培、赵太侔、杨振声,都是经常来家里做客的人,来了就会教她画画、作诗。朱自清1933年在他的日记里写,碰到了邓小姐,就是万方妈妈,说她是一个classical beauty,古典美人。

但那时的曹禺是已经有家室的人。她和曹禺的恋情,身边几乎没有人支持她,但文弱安静的她违抗了所有人。漫长等待十年之后,两人终于能够结婚。婚后,他们有过十几年幸福的生活。在非常的时代,为了获得一份短暂的精神安宁,方瑞形成了严重的药物依赖。万方在书中回忆母亲:“吃起药来,吃得比爸爸还凶。”

方瑞1974年因服用药物过量意外去世。彼时的万方20岁出头。她所在的部队给她批了一个月的假,回北京探亲。万方记得自己和妹妹约了朋友去颐和园,去划船去游泳。母亲去世的悲痛那么强大强烈,但年轻人不会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回忆此时,万方的笔端,既有对母亲的愧疚,也有对父亲理解她的感激,“爸爸始终一个人留在他的小书房里。我们回来的时候,他看见我们两个小女孩玩得很兴奋,他并没有批评我们,或者生我们的气,觉得我们这样是不尊重妈妈的去世。我觉得他非常能理解,他觉得欣慰,青春就是有这样的能力,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更有趣的事情上。”

也正是因为这种愧疚和感恩,促使万方多写自己的母亲,“我几乎没有为她做过什么,我越来越觉得想为她做点什么。实际上我作为一个作家,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把她写出来。”但是,或许是因为母亲与父亲恋情的特别,或许是因为母亲是“吃太多安眠药死的。早晨被发现的时候,她身子下面都是安眠药片。”万方内心一直有顾虑,“缠绕我、让我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就是我不敢写。一想到我妈妈,就会有一种难言之隐的感觉,这种东西缠绕了我十几年。如果说写这本书,我面前是荆棘、沼泽、高山,我得一步一步费力地爬过去,那么我首先要面对的一座大山就是她的死亡,所以我把她的去世作为这本书的开篇。我其实就是要打破心里的闸门,使劲地把它撞开,直面最让我痛心的一刻。从那开始,我一步步地,把心里的痛苦、悲伤释放出去。”

曹禺的情深意浓

曹禺去世后,万方开始整理父亲的东西。她把爸爸妈妈1940年代的通信整理出来。这些信,他们一直作为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保存着。薄极了的纸,没有日期和落款,字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挤,因为他们的信是秘密的,要在最小的地方把最浓烈的感情展现出来。经历了五十多年,字迹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万方花了好几天时间,一字一字仔细辨认,把他们的通信全部用电脑打出来。打完了,她才放心了,感觉他们在电脑里得到了永久的保存。

在致方瑞的信中,我们看到曹禺的情深意浓和文笔之美:“今夜月色好,多少天我说一同散步赏月,总没有做到。有一天我们必每逢好月色相偕散步,补偿今日应该很容易而又很不容易做到的期望。我也想着有一天我们在北海荷叶丛中遥望桥上的灯火,或者在一间小咖啡店里我们静静听着音乐,喝着你爱的浓咖啡,或者在雨天里找一个小菜馆弄两三斤好黄酒,心领神会地品味一下。总之,只过去一段苦日子,各种可能的打击经过以后,我们要把我们的生活好好安排一下,把这段短短的生命充实丰满,使这一对魂灵都不必在天涯海角各自漂泊。忧患时,这一对灵魂能挡;快乐时,这一对灵魂能尝。如你有一次说的,懂得享福也要懂得吃苦。最后,让我们在临死以前还能握着手微笑,没有一个感到一丝酸辛,没有一个觉得一丝幻灭。”

读着父母之间的通信,万方也更深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在那个时刻,我忽然有一种感觉,妈妈并不是像我想的,一辈子经受了那么多的痛苦,她实际上是一个很幸福的女人,因为她经历了特别灿烂的爱情,是足以使她一生都会觉得很幸福满足的。觉得她就是为了那样一次灿烂的爱情而生的。人们在信中,能看到被爱情之火点燃的两个生命,当年的那种光耀。”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人物简介|

曹禺(1910~1996年),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自小随继母辗转各个戏院听曲观戏,故而从小心中便播下了戏剧的种子。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1933年,夏秋之间作《雷雨》,秋入读清华研究院。1935年3月,著名电影演员阮玲玉自杀。曹禺甚表愤慨,创作《日出》。1936年6月,与鲁迅、巴金等77人共同签署《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同年秋作《原野》。1940年,上半年写作《蜕变》《正在想》,下半年写作《北京人》。

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历任中国文联常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

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辞世,享年86岁。

新闻推荐

宜宾有了首家法官名字命名的“执行工作室”

本报讯(邱静媛)近日,在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统筹部署下,宜宾首家以“全国优秀法官”晏中国的名字命名的执行工作室在江安县人...

江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