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人才缺市场“谐剧之乡”传承路漫漫
国立剧专江安旧址。
“中国戏剧的摇篮”如何继续“摇”起来?(上)
编者按
最近这些年,电影市场出现井喷,相比而言,在剧场上演,每一场都涉及复杂的服装、道具、化妆、布景、灯光、音响等成本的话剧显得高高在上,难以让人接近。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诞生于1935年,是中国现代第一所高等戏剧院校,被誉为“中国戏剧摇篮”。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于1939年迁入江安,在江安办学6年。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在中国的首次演出即在江安举行,曹禺、吴祖光等名家曾汇聚于此,而学校的名徒中不乏谢晋等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人物。如今的江安,有否继续获益于这份戏剧遗产,又能为戏剧的普及做些什么?
11月16日,国立剧专迁入江安80周年纪念的学术交流中,与会专家呼吁,江安这“中国戏剧的摇篮”还是要继续“摇”起来。
□本报记者 吴平
11月16日,在首届四川谐剧艺术节江安谐剧专场演出中,江安县被授予“谐剧之乡”。巴蜀笑星叮当认为,谐剧演员目前演出费不菲,并且谐剧不是单纯搞笑,而是在不同程度上有针砭时弊的担当。江安的先例一出,不少地区开始申请“金钱板之乡”“清音之乡”等,此举开阔了地方打造城市名片的思路,也有助于优秀传统曲艺文化在地方的传承、发展。
不过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馆长张毅也承认,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谐剧之乡”,江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门槛高
缺人才和市场,谐剧在故乡渐渐式微
上世纪90年代初,现任江安县文化馆剧目创作室主任的孙安平才20多岁,有幸看到谐剧创始人、江安人王永梭携爱徒沈伐、涂太中为家乡父老带来的谐剧,从此留下深刻印象。
王永梭是国立剧专的学生,谐剧被认为是剧专给江安留下的一颗种子。作为沈伐的弟子、谐剧的第三代传承人,叮当(张旭东)也承认他的表演从谐剧扎实的舞台功底中受益良多。
但遗憾的是,谐剧在江安本地渐渐式微。
“好的谐剧一定能改编成高质量的小品,反之却不一定,而且,谐剧对演员的要求也很高。”孙安平介绍,谐剧是一个人在无实物、无对白、无布景(最多一个背景板或投影)的情况下,全靠独白来演绎故事、铺陈关系、塑造人物。节奏稍有拖沓,观众就不耐烦,哪一点没交代情况,情节就看不明白,分寸感要求极高。
由于没有相关人才,谐剧虽然在四川曲艺界获得一席之地,频频获得国家级奖项,也参加国外交流,但在它的诞生地,却被很多人遗忘了。“现在,偶尔能在文化下乡中看到演出,县级春晚上是看不到的。”孙安平说。
2005年左右,宜宾市举办小品培训和比赛,孙安平借机拜王永梭的学生严西秀为师,后来在创作以王永梭为题材的话剧《剧缘江安》时,又拜沈伐为师,得到了实质性帮助。省文化厅(现文旅厅)领导和省曲协专家都鼓励孙安平,要把国立剧专留下的火苗给续上。
破瓶颈
成立“谐剧之乡”,可以先艺术再市场
2015 年,孙安平创作了《酒壮英雄胆》,灵感源自亲身经历:有一天不胜酒力的他喝了三两酒,“二麻二麻”走在路上,看到一个老太婆瘫倒在地,很痛苦。刚想去扶,围观的人劝他:“万一讹你怎么办?你这醉汉少管闲事了!”孙安平心想,没喝醉的都是明哲保身的“智者”,反而喝醉的人却有见义勇为的本能。由此创作的剧目因为立意高,带有批判现实主义,且剧情别致,而连获大奖,改编成小品后亦然。这给了孙安平信心,认为谐剧的路能走,可以先艺术,后市场。
戏剧进校园,要有适合学生的剧本,孙安平又创作了《红绿灯下》等,以孩子的视角教育家长,呼吁不要“生而不养”。有了剧情、角色,再到学校选演员,获得支持,效果很好。
今年夏天,在省曲协的帮助下,江安举办了首届谐剧创作培训班,有近50名学员,其中有来自西南各省份的爱好者,课程包括创作、表演、戏剧历史等。培训之后学员们又为江安群众带来了高质量的公共演出,渐渐地人们开始谈论谐剧,领导们也重视起来。
国立剧专迁入江安8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江安县被授予“谐剧之乡”的称号,16日晚首届四川谐剧艺术节上的专场演出,让观众对谐剧的独特性产生深刻印象。孙安平的《酒壮英雄胆》是第一个节目,这个当年被谐剧震撼到的年轻人,已经可以用自己的作品感染更多人。
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馆长张毅认为,“谐剧之乡”这个荣誉更多是源于历史的馈赠,但缺的是传承,今后他们将更加常态化地开展活动,完善剧场、培训、排练、艺术教育、惠民演出等一系列架构,使之走向大众,能够实现自身“造血”功能,以文化需求带动艺术市场,引得更多有志于此的人了解它、从事它、传播它。
江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山东武梁祠汉代画像石“孔子问礼”拓片四川江安出土的荆轲刺秦石刻清黄慎《苏武牧羊图》蒋蓝摄本报记者蒋蓝文提要10月31...
江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