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大师焦菊隐 在江安排演《哈姆雷特》

华西都市报 2019-09-04 02:39 大字

江安“国立剧专”当年大腕云集。

国立剧专师生毕业合影。

焦菊隐参加新剧社男扮女装照之一。

谢晋在国立剧专遗址留影。

(本报资料图片)

更多身边档案,扫码上封面新闻。

□曹钢壹 婉拒邀请 回国投入抗日救国活动

1935年,已经对中国戏剧有着深入研究、曾担任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第一任校长的焦菊隐来到法国巴黎求学。他广泛接触西方的文学艺术,观摩欧洲著名的各种戏剧流派演出,如饥似渴地吸吮着不一样的文化营养,更清醒地识别自己的文化认定,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戏剧有了自己全新的理解与体会。特别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与思考,中西方各种流派的交融,中外多种文明的渗透,他的审美情趣逐渐摆脱中国传统文化束缚,向更宽广的方向自由翱翔。焦菊隐在巴黎大学攻读文学,毕业博士论文为《近日之中国戏剧》。

1938年初,他被授予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毕业时,正当日寇铁蹄践踏神州大地,他谢绝在法国和瑞士任教的邀请,婉拒了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投入到抗日救国洪流,参加救亡戏剧活动。1942年初,焦菊隐来到宜宾江安,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话剧科教授兼主任,受到师生们热烈的欢迎。

当年,国立戏专决定在国内首次排演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为剧专第五届学生的毕业公演剧目。这部戏由焦菊隐负责导演,教务主任曹禺负责剖析剧本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等。《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至高的地位。要把这一西方经典作品搬上中国舞台谈何容易,更何况是在宜宾江安这个小县城排演,其难度可想而知!当时,国立剧专的人们都不禁为焦菊隐捏了一把汗。

为排演《哈姆雷特》,焦菊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夜以继日地查找大量的资料,深入了解学校实力,编制出多种创作方案。一个又一个反复思考的创作方案提出又被自己推翻重来。

他从剧本抓起,主要根据商务版的梁实秋译本,再参照田汉译本,把它综合成适合当时舞台条件的演出本。焦菊隐在向外国戏剧理论和戏剧家学习时深得体会,弗洛伊德曾在《梦的解析》中诠析了人性的悲凉与无奈,梦是现实的写照,更是超现实的理想境界。莎士比亚这种意识流的写法和对社会无情的批判精神更是让焦先生十分崇敬。《哈姆雷特》用梦境展示超现实的空间,把超我与原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那种犹如睡眼惺忪看到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不一样的情怀深深地吸引和打动着焦先生。他说:“在莎士比亚编剧技巧的许多特点中,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流利’。上演莎剧,决不能忽略这一点。这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灵魂所在,也是焦先生创作的基调所在。”贰 手把手教 要求演员大量阅读外国文学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怎样把《哈姆雷特》的毁灭展现出来?焦菊隐认为,导演的视角就是“全视角”。对于这部当年中国民众大都很陌生的外国名著,怎样做好整体布局,怎样严扣主线、分发旁支,怎样把握节奏,他进行了严格的规划与具体的判断。

为排演好《哈姆雷特》,焦菊隐要求演员要具备具体鲜明的外在形象,就是要把人物的思想情感传达给观众;要富有语言性的行动,要有诗意。为了让演出达到最佳效果,他对演职人员的要求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他要求江安国立剧专的演员们大量阅读外国文学,特别是认真阅读剧本,使剧本跟各自的人生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并随时随地把自己从内心到外在都变成为剧中人物;他要求演员每天排练必须做好排练笔记,提出“表演”以体验为主,“创造反对重复”;他要求参演人员每天必须到江安县的城墙去练气息、练发声、练形体,经过艰苦的训练,提高其嗓音的穿透力和持久性,不少学生因此练就了一副金嗓子,形体上也逐渐丰满立体了起来。

当年的国立剧专第三届学生,现已87岁高龄的李乃忱深情地回忆道:“焦菊隐先生排《哈姆雷特》真的是做到了手把手地教,一个一个教怎么走路,一个一个教怎么读台词啊!”

国立剧专第七届学生谢晋对焦菊隐先生渊博的学识、丰沛的情感,特别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非常敬佩,“焦先生就是这样的认真和执着,我们都很敬畏他,后来拍戏现场只要有他在,全场真的都很紧张很安静。有一次他在后面,我们不知道,我们正在哇哇讲笑话,他突然大声说道:出来出来,谁在后面吵,站在那里!”

焦先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对谢晋一生影响巨大,多年后,已经成为著名导演的谢晋说,他对自己的每一部作品、每一位演员要求非常认真严格,就是深受焦先生的影响。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中,主人公哈姆雷特是全剧的灵魂。他忧郁、优柔寡断、充满矛盾,能否塑造好这个角色对于整部戏来说至关重要。当年在江安,哈姆雷特的扮演者是国立剧专第五届学生温锡莹。现已88岁高龄的温锡莹回忆说:“我那时候是17岁。我占一个便宜,我的腿很粗啊,可是你在台下看刚好合适,如果很细的两条腿上去也很难看啊。”“我很擅长模仿,模仿个外国人蛮好玩,表演斗剑,我没有练过,但在舞台上斗剑就那么几下子,我也看过电影里外国人的斗剑,这么弄几下子就行了,也都还不外行。在舞台上我就自信我是个外国人。”叁 首演成功《哈姆雷特》连演场场爆满

在没有电光的小城里,导演设计和舞台设计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焦菊隐对布景的时空错位感、灯光的光影幻觉感等效果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并亲力亲为,亲自实践,力求完美。江安县文庙的大成殿就是《哈姆雷特》在中国首演的演出舞台,在进行舞台设计的时候,焦菊隐注意到,大成殿有十几根木柱使得本来就不大的舞台显得更加狭窄,对于舞台演出来说这无疑是个大忌。

92岁高龄的国立剧专第六届学生、舞蹈史学家、舞蹈编导家彭松说:“焦菊隐先生就异想天开把那个大殿的门后面都打通了,把这个前殿与后台都连接起来。”看似简单的处理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鬼魂出场的那一段,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看戏的江安县居民、77岁的叶春凤说:“国王从(大殿)阴森森地走出来,好像是他的阴魂。”原本的障碍被焦先生这么一改变成了画龙点睛之笔。舞台的纵深感一下子显现出来了。

1942年6月,国内首次排演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终于被搬上了江安县的舞台。背着背篓,挑起担子,从没看过外国戏的观众被精彩的剧情深深吸引。当大幕徐徐拉起,焦菊隐向余上沅校长询问售票情况的时候,余上沅只说了一句话:“full house”(满座)。当《哈姆雷特》首演结束,焦菊隐在后台对学生们说,“谁能想到在贫穷的中国,在落后闭塞的江安,《哈姆雷特》能得到观众喜爱。这难道不是一件大事吗?”

焦菊隐对《哈姆雷特》首演获得成功,有两个意外惊喜:一是没想到大成殿改的舞台,居然因为逼仄的空间恰到好处营造出《哈姆雷特》所需的阴森恐怖的气氛;二是没想到江安观众居然能接受这部戏。这部首次搬上中国舞台的莎翁作品,竟然在江安连演数场,场场爆满。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宋宝珍评价说,焦菊隐就是不断在修改他的导演构思。包括在那么简陋的剧场环境,就是文庙廊柱门前,那一点空地,他运用得如此之好,他把这个戏导演得如此完整、和谐,让演出的水准达到相当高的层面。这个在中国的演出史上是有它的价值的,这个作用不容低估。

1942年底,焦菊隐离开江安国立剧专到重庆,先后在重庆中央大学和社会教育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总导演和艺术委员会主任,他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975年2月28日,焦菊隐因肺癌病逝于北京。

焦菊隐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翻译丹钦科回忆录《文艺·戏剧·生活》的后记里写道:“在这时,太阳召唤着我,艺术召唤着我,丹钦科召唤着我。我唯一的安慰,只有从早晨到黄昏,手不停挥地翻译这一本回忆录……”我想,这是“普罗米修斯式的献身精神”,也是他献身于中国戏剧革新事业的宏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新闻推荐

水清镇真情帮扶困难学生

本报讯(傅铮杨铁)“感谢党委、政府、村上和爱心人士关心帮助,给予了我们家庭很大的支持。这份关爱无比温暖,我要更加勤奋学...

江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