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平:终身爱好 终成正果
名家档案
孙安平,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曲艺家协会理事,宜宾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创作的《错号》《红桥猪儿粑》《撞车》《生日礼物》《四季豆》《找感觉》《分妈》《锦上添花》等作品获得“四川省小品比赛”编剧、导演、演出多项奖励;谐剧《酒壮英雄胆》入选2018年中国第九届曲艺节优秀展演节目,连续16年被四川省文化厅为戏剧创作先进个人。
谐剧是一种介于曲艺与戏剧之间的艺术样式,流行于四川。1939年由王永梭先生创始,以幽默、风趣见长的四川方言,寓庄于谐,故名“谐剧”。
在宜宾江安县,活跃着一位谐剧艺术家。二十多年来,他坚守曲艺这片沃土,创作不断,思考不停。他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努力让古老曲艺在新时代里绽放光芒。他的作品既有传统曲艺的根,又富有时代新意。他用作品反映生活,又用不断总结探索,他总以满腔热情去关注时代、关注人心,歌颂善美、传递温暖;他总以观众为本,不断探索创新,把最好看的给观众,让观众在愉悦与感动中能有所收获。
他,就是宜宾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孙安平。
◆痴迷:“不务正业”的戏痴
孙安平是江安县城人,平时喜爱摄影、戏剧,曾担任过江安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1995年,江安县文化馆舞蹈教师袁永辉拿一个剧本来找孙安平:“有个演出的机会,你去不去?”剧本是计划生育方面的题材,写的是两个近亲结婚的人,生了个呆儿子。孙安平十分重视这次机会,很爽快地答应了。江安县把这个剧送到宜宾参加首届戏剧小品大赛,却没有获奖。
“评审专家在点评认为,剧本的结构上有问题,是落选的主要原因。”孙安平说,此次演出,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振动,认真的反思自己演出过的戏剧,不断找出剧本创作上的不足后,自己暗下决心,今后自己写剧本。
一天,孙安平从泸州坐客车回江安县,中途突然收到一个传呼:“亲爱的,我的一件喜事要告诉你,今晚9点在老地方等我,不见不散。”
“这是一个发错了的传呼号,但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一个戏剧情节出现在眼前,自己回家后立即疾笔狂书,三个小时后,喜剧小品《错号》问世了。”孙安平说,《错号》的故事表现了因取错了传呼机而导致的一连串误会,剧情幽默诙谐,令人捧腹大笑。
《错号》刚脱稿仅1个小时,孙安平接到江安县文化局的通知,宜宾市文化局的专家要审阅剧本,确定到宜宾参赛的剧本。来不及多想,孙安平立即将喜剧小品《错号》剧本送到橙乡宾馆交给专家组。在次日的剧本评审会上,专家组对送审的作品《竹海人家》和《错号》进行了评审,并用了大量时间对 《竹海人家》进行了仔细评审,接近中午,才开始对 《错号》进行评审。
“专家指出《错号》的剧情、人物、情节都很不错,只是作者对女主人的描写欠缺,她看到丈夫的传呼后,不应该立即生气,在这里,她与丈夫有很多戏没演出来。”在评审现场,孙安平立即对作品进行修改,仅用了20分钟就处理完毕,专家们当场表示,《错号》修改得非常成功,马上可以排演。
1996年,孙安平自编自演的小品《错号》在宜宾市第二届小品比赛上,获得宜宾市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1997年,小品《错号》获得“第三届四川省小品比赛”编剧二等奖、导演二等奖、演出一等奖。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孙安平对戏剧的爱好达到了痴迷程度。在四川省第二届小品大赛前夕,孙安平作为《错号》的主创、主演人员,要到宜宾市参加一个月的封闭式彩排,他只得丢下自己经营的照相馆,让家人在家看管门市。
“家里人都说我‘不务正业’。”孙安平说,彼时,照相馆是全家人的生活来源,《错号》彩排的关键时刻,照相馆价值2600多元的照相机弄丢了,生意没法做,一个月没有收入,在演戏和挣钱之间,自己仍然选择演戏。
◆采风:深入基层取素材
小品这种演艺形式,由于其题材丰富,反映社会现象的深度、广度及其表演形式也愈趋多样化,所以小品成为文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了让作品更贴近生活,孙安平四处采风搜集素材。
喜剧小品《又遭亲了》是反映养猪专业户的喜剧小品,为了让作品更贴近生活,孙安平开着摩托车采风搜集素材,与一个蹬着三轮车拉潲水的老大娘相撞。大娘受伤住进医院,孙安平取药、端水、买饭、精心照顾。大娘感动地说:“我亲生儿子对我这个喂猪的也没这么好!”
“歪打正着地遇到养猪户,我非常高兴。”孙安平回忆说,之后,自己到大娘家宰猪草、煮猪食、喂猪、打扫猪圈,也让大娘给讲喂猪的体会与感受,收获颇丰。
在孙安平看来,“采风和题材同样重要。”
孙安平说,小品的创作除了要掌握语言艺术的规律,还必须来源于生活。因为小品是鲜活的,它反映生活要比话剧、比影视快的多。作为一种宣传,小品是受群众喜爱的,人们需要即时的文化生活,需要即时的文艺作品来反映身边的事,不管是歌颂的、还是讽刺的,小品创作深入基层采风,也就能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小品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服装、化妆、道具,灯光、置景、音效等一样不能少,可调用的艺术手段较多,多年的创作实践和舞台表演让孙安平感悟到,小品越来源于生活,表演起来越自然,特别是带有悬念、突转、误会、巧合、夸张、讽刺等启承转合的创作技巧,能够使情节更加生动吸引观众、人物角色更加细腻丰满、小品内涵更加突出。
“小品创作和演出要严肃,要合理,我要认真地搞喜剧。”孙安平说,不能靠低俗的东西、靠出洋相、撒狗血、靠生理缺陷、靠胡编让观众笑,语言的夸张是必须的,但夸张必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丰收:精神上的富翁
2005年至2009年,孙安平连续五年获得省、市文化部门的戏剧创作先进个人,在四川省文化厅举行的历届戏剧小品大赛中,孙安平获得了省级地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8个,在宜宾市获得编剧、导演、演员一等奖10多个,二、三等奖30多个,可谓硕果累累。
2014年7月,孙安平作为特殊人才正式调入江安县文化局工作;2017年,孙安平加入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并成为理事,同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
20多年来,戏剧创作改变了孙安平的人生,但他的初心从未更改。
20多年年,孙安平勤学苦练,在创作、演出中捷报频传。他创作的谐剧《酒壮英雄胆》入选刊物《曲艺》,谐剧《酒壮英雄胆》入选全国第九届曲艺节并参加优秀节目展演。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70周年,也是戏曲文化四川谐剧成立的80周年。为庆祝四川谐剧成立80周年,四川谐剧掌门人沈伐,带领其谐剧门下的来自西南三省的众多学员一同来到江安,开展“四川曲艺流动讲堂”江安专场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沈伐老师被热爱曲艺、谐剧文化的孙安平所打动,将其收为“关门弟子”。
“家乡江安拥有是中国戏剧的摇篮,‘四川谐剧’创始人王永梭先生曾就读于江安的‘中国国立剧专’,在这里创立了‘四川谐剧’,师父严西秀也叮嘱我,你的师爷的事业你有责任继承和弘扬。”孙安平说,江安是“四川谐剧之乡”、“中国谐剧之乡”,文化繁荣是离不开创作的,自己已作为“业内人”就应当有责任,有担当,有努力,有作为。
孙安平笑称自己是物质上的穷人、精神上的富翁。他说:“人的一生中,钱很重要,但比钱更重要的是精神,虽然我在金钱上是个穷人,但我在精神上是富翁;戏剧创作很苦、很累,但我还要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因为我把戏剧创作和戏剧演出看作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假牌套牌案例曝光:2019年7月6日,阳某(男、47岁、江安县桐梓镇人)在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一辆套用其他机动车号牌的...
江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