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黄稚荃
□王天华
她是民国时期从宜宾江安走出去的一位奇女子,曾经以她卓绝的才、学、识,享“诗书画三绝”美誉而闻名于民国世界。
她是一位书法家,数十年潜心研习书法,篆、隶、真、行、草无一不精,自成一家。八十年代应日本友人邀请,书唐代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一幅,东渡日本展出,受到日本书法界激赏,作品收入日本编辑的《图录》出版。在四川的许多风景名胜地如乐山峨眉山、乌游寺、江油李白故里、成都杜甫草堂、望江公园、武侯祠等都可以看到她以“杜邻”笔名题写的楹联、匾额、诗章、碑文。那字迹庄严肃穆、清新飘逸,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超凡脱俗的学者风范。
她是一位诗人,年轻时即以《三十岁以前诗》在民国时期诗坛享有盛名。著名学者、诗人谢无量亲自为之作序,称赞此诗集为“卓然大雅之音”;著名学者曹纕衡为之作序盛赞此诗集“骎骎摩少陵之垒”。
她是一位画家,二十来岁所画的工笔白描《洛神图》空灵飘逸,深得曹植《洛神赋》神韵,在蜀中名噪一时;且犹善画墨梅,身后有《梅谱》传世。
她是文学评论家,从小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对于中国诗歌史、中国文字音韵学有独到的研究。
她更是一位史学家,以她在学术界的卓著成就,曾被聘为国民政府国史馆纂修,写下过无数抗日英烈传记。
她就是江安籍的民国才女黄稚荃。
黄稚荃(1908——1993),四川省江安县人,生于江安县水清乡承受湾。其父黄荃斋,本县宿儒,擅诗词、工书法、通音律,有济世才,曾作四川省省参议员。母樊氏,知诗书、通岐黄、擅绘画刺绣。黄稚荃幼承庭训,经史子集、唐诗宋词无所不览。11岁,随父入成都插班入小学三年级,成绩优秀,三年后破格考入成都第一女师附中,17岁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院,23岁时(1931年)以研究成果《楚辞考异》一册及自作诗一册,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科。时报考者逾270名,仅录4名,黄稚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从著名学者、诗人黄节(晦闻)先生习中国古代文学,是黄先生得意弟子之一。1933年黄稚荃因患骨结核,病势沉重,不得已中断学业回川疗养。次年病愈,但华北已经沦陷,无法返校,乃留成都在四川大学等校任教。教学之余继续完成研究生院课题,撰写出《文选颜鲍谢诗评补》《论颜谢异同》等论著。前者以考证研究弥补前人论颜鲍谢之诗之不足,后者独辟蹊径以颜谢二人之诗格、声华、出处、遭遇、识见、交游、性格、结局等,分为“四同四异”予以论证辨析。
稚荃先生以工诗书画名于世,早年即以《稚荃三十以前诗》的出版扬名川内,得诸多名家学者激赏。而她对于《诗经》《楚辞》、唐宋诗、六朝文、中国诗史、中国文学音韵学的研究,皆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有精辟的论断,独到的见解。稚荃的文艺论著《论杜诗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杜诗扎记》《李清照著作十论》等等,以高屋建瓴之势或辨历史真伪、或纠历史之讹误、或解答数百年各家各派之疑义,皆以雄辩的事实和精辟的论断卓然自成一家之言。
稚荃先生擅画,二十九岁时所绘工笔白描《洛神图》惊动川内画坛,得谢无量、向楚、林山腴等诸多名家赏识并为之题款。先生尤擅画墨梅,她认为“凡草木皆无岁寒之操,而此花独全君子之节”,她笔下的千姿百态的梅花寄托着她一生奉行的中国知识分子那崇高的气节操守,平生所绘梅花甚多,曾将所绘精品辑录成《梅谱》一大册。
新中国成立后,黄稚荃历任重庆市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常委等职。自1982年以来先后担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四川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成都画院顾问等等多种职务。对于文史和书法的研究始终贯穿了她的一生,特别是书法,自髫龄至白头数十年练笔不辍。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期间,生活极度艰苦,但每日劳作洗涤之余仍然坚持写作和练习书法。稚荃先生为人高洁,慕名前来求书画者甚多,市井商贾求书匾额楹联者虽润笔甚丰往往遭拒,而省内外风景名胜地向她求取墨宝,虽毫无报酬她却欣然命笔。因此,各大风景名胜地留下她的墨宝甚多。到了暮年,更忘情于学海漫游、执着于书法研究,将一生治学成果编辑成《杜邻存稿》一册,收入杂感46篇计20万余字,1990年出版。因感于女子在封建社会才华被压抑埋没,成才不易,遂将蜀中前代女诗人卓文君、雪涛、黄崇嘏、黄娥等十余人生平和诗作整理撰写成《蜀中前代女诗人平议》一并收入《杜邻存稿》一书。
1993年稚荃先生病逝于成都,享年85岁。
先生身后有《杜邻诗存》问世,收集她古典诗作390余首。
稚荃先生曾经挥毫为江油太白祠写下赞美千古诗人李太白的对联:
才笔九州横,想海岱东游,洞庭西泛,山川无遁形,妙句奇篇侔造化;
长庚千古耀,对匡山耸翠,涪水青萦,池馆饶幽意,清风朗月盍归来。
诗言志,这楹联不只是歌颂李白,其实也道尽了稚荃先生自己高阔疏朗的人生风格和卓尔不凡的旷世才情。
新闻推荐
△3月22日,江安县留耕镇黄土村热闹非凡,附近贫困户们带来大量土鸡、土鸭、土鸡蛋、红薯等分列在留耕镇首届生态农产品“产...
江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