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跑三轮乱象得到根治

宜宾晚报 2018-07-30 14:51 大字

三轮车曾是江安县城“独特风景线”,那些“叮叮叮”的铃声,“车来了!看斗点,看斗点!”充满乡音的吆喝,曾热闹了整座小城。

原本只有东南西北4条大道的城镇,已发展延伸成足有16平方公里的现代城,靓丽的街头却看不见任何一辆运营载客三轮车,只有美观大方的“社区巴士”,干净得让人惊叹。困扰大多数城市的“黑三轮乱跑”“整治后反弹”等城市顽疾,未见一丝痕迹。

蹬三轮蹬出“长短脚”

“开社区巴士的日子,太让我满意了!”坐在驾驶室吹着空调,今年49岁的贺光胜师傅看看车窗外的烈日,思绪有些恍惚。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前几年夏天,自己每天光着膀子在街头蹬三轮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贺光胜是江安县江安镇二社区居民,2013年从昆明做餐饮亏本返乡,听说姐夫有辆三轮车,便借来“赚点生活费”。那时候,江安蹬三轮收入不错,贺光胜起早贪黑,满街游走,一个月能有七八千元收入。

贺光胜一点也不想回到那个收入颇丰的时候,他撸起裤脚,露出青筋暴露的大腿,“看看我这‘长短脚’,就是当年蹬三轮落下的毛病。”2013年后,江安的人力三轮少了,绝大多数的三轮都加装了电瓶,速度快得刹都刹不住。整天整天地跑下来,贺光胜一只脚明显肿胀,三年过去,如今他这条腿“再也回不去了”。

下雨天更是麻烦,三轮的刹车一打湿,偶尔就会失灵,“实在是太危险。”

现在的日子安稳了

开社区巴士的贺光胜每月收入约4000元,可在他眼里,“开巴士比蹬三轮强太多。”

轻轻发动汽车,轻微的电流声响起,漂亮的流线车身缓缓启动。2017年,贺光胜接手了一位师傅转让的社区巴士,另外找了一人搭班,两个人轮着来,一人只需要开半天车。贺光胜对现在的工作很满足:“跑三轮收入是高,但得没日没夜地跑,我现在只跑半天,算下来其实差不多。巴士车有空调,车辆有保险,我还成了由公交公司管理的员工,各种保障不是三轮能比的。”

贺光胜掰着手指头说,“巴士买了60万元责任险,100万元第三责任险,还有交强险。而之前跑三轮,因为加装电瓶,出了事故保险公司是拒赔的。说得不好听点,以前那是拿命挣钱;如今的日子,才算过得安稳。”

实际上,社区巴士驾驶员的收入经过发改部门精确测算,大概能保持平均一个月4000至5000元。公交公司对驾驶员进行了严格管理,冬天夏天必须开空调,吸烟、不系安全带、不穿工作服、被投诉、车内卫生不干净都会被扣分,分被扣完的驾驶员必须重新学习再上岗。

可这并未让贺光胜感到不满,“我们干服务行业,本来就该做好服务,管理严点正常的。”

充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几年前,没有一个江安人预料得到,他们会这么快彻底告别三轮车。

2002年,江安县拥有合法经营权的三轮车是450辆,“黑三轮”有1000多辆,江安人民习惯坐三轮车出行。运输管理部门持续打击非法经营的三轮车,整治时好一点,整治结束又反弹。

“为了取代三轮车,我们从2012年就开始布局的。”江安县交通运输局党委副书记古军称,县委、县政府在6年前为城市发展定下原则:逐步减少,直至取缔三轮车。

2014年,江安投入50辆混合式动力“社区巴士”作为运力补充。随后经4轮三轮车经营权替换,至2017年,县城仅剩最后200辆三轮。2017年12月,新的80辆纯电动“社区巴士”加入,最后一批三轮退出历史舞台。

“为了让三轮师傅们顺利退出,我们提前三年说明,江安即将完全取缔三轮车,给师傅们充足的转行时间。最终,部分驾驶员自谋出路,部分在政府部门帮助下转至公益性岗位,还有一部分,就像贺光胜这样,从蹬三轮‘升级’为开巴士。”古军说,随后,我们发现130辆社区巴士并不能完全替代此前合法、非法的1000多辆三轮,江安县又同步发展了30辆出租车、1020辆公共自行车、60辆公交车。

“社区巴士的收费是一人3元,两人5元,三人8元,四人10元,只能在城区范围内跑,可以拼车;出租车不限区域,未经先上乘客同意不能拼车,以计价器计算费用,加上公交与公共自行车,多种交通出行方式互为补充,基本满足了江安人民‘最后一公里’出行。”

市民出行有了保障,部门加大整治力度,终于全部消失,城市病被根治。根据江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数据,城区交通事故相较前几年,有明显下降。

“整治打击总是治标不治本,只有老百姓需求真正被满足,才是治疗城市病的良方。”古军说,下一步,江安还将与时俱进,适当发展网约车,江安人民的出行,一定会越来越方便、安全。

新闻推荐

江安“袖珍女”坚强独撑一个家

范祥方是一个身高不足1米的奇女子,江安县铁清镇白鹤村人。在痛失丈夫后,她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赢得了全村人的尊敬和敬佩,用勤...

江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