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夕佳山民居 农耕文化的缩影

宜宾日报 2018-01-12 04:33 大字

主建筑窗棂上木雕的戏剧场景堂屋庭院

□马恒健 文/图

百余亩数百年树龄的桢楠,浓密地包裹着一座平地隆起的半圆形山包,犹如天宫落入人间的绿色绣球。桢楠树上,是上万只白鹭嬉戏、繁衍的天堂;桢楠树下,是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民居,如今的江安县夕佳山民俗博物馆。

这个古民居建筑群,碉楼拱卫,高墙深院,仅房屋便有123间。民居内,戏台、学馆、药房一应俱全,宛如一个小世界。细腻精湛的民间建筑艺术,博大精深的川南民居文化,在这个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民居里集聚、积淀。它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芳菲,令参观者为之陶醉、为之赞叹。

寓意精深的前厅

夕佳山民居,是明万历年间由湖北入川的黄氏家族的私宅,经400多年的扩建,形成如今的规模。当我伫立大门前时,发现它的朝向是少见的坐南向北。当我向北眺望,远方逶迤起伏的浅丘,毫无遮拦地横亘在眼前。黄氏祖先选择朝向的初衷,便是取这“千人拱手,万山来朝”的气势。

进了大门,走过天井,便是有着“十四抹、二十八扇”雕花带窗式木门的前厅。这一排木门,除中门敞开,其余的都用门栓杠起来作墙壁。如遇佳节盛典,宾客众多,则打开所有的门扇,从而使房屋前后通畅。

这一溜雕花带窗式木门中,位于中门两侧的4扇门上的雕刻图案,除了刀法简练、色彩艳丽,其蕴含的内容,更是令观者流连。

这4幅雕刻图案,分别名为“渔”、“樵”、“耕”、“读”。“渔”为一上一下两个渔夫,上者悠然自得地执竿钓鱼,下者心浮气躁地放水捉鱼,通过这形象地对比,寓意不要竭泽而渔,做事要留有余地。“樵”则以俞伯乐、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告诫世人知音难觅,要特别珍惜友谊。“耕”讲述的是大舜耕田的故事,其特别之处在于大舜吆喝的不是牛,而是一头健硕的大象。这是远古农耕文化的真实再现,又寓意万象更(耕)新。“读”再现了梁山伯、祝英台梨山攻书的典故,体现了“唯有读书高”的处世立身思想。

其余的门扇上,则是吉祥图案,多采用谐音、双关手法表达真实意思。如“钟声桔羊”图,刻有一棵桔子树,树上挂一口钟,树下有一只羊,谐音即是“终身吉祥”;“莲生三戟”的画面,则是一朵莲花上插三只戟,即是“连升三级”。其他一些图案如“福在眼前”、“松鹤延年”等,无不寄托了当年主人美好的生活愿望。

在前厅内正上方,高悬着“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所题赠的“龙光永榭”匾,令厅内满目生辉,气势不凡。

匾下的通道上,是中国传统的装饰构件“鸡冠罩”。这个“鸡冠罩”的图案,中为“百鸟朝凤”,左右各一幅对称的“鱼跃龙门”,再分别是“野鹿含花”和“鹿鹤通泰”。这些图案,均以瓜和藤蔓串在一起,取《诗经·大雅》中“绵绵瓜瓞,民之初生”之意,反映了主人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愿望。

供奉命脉的堂屋

绕过“鸡冠罩”,走出前厅,是一个矩形的大天井,作为祭祀、议论重大事情和举行隆重仪式的堂屋,便与前厅坐落在同一中轴线上。

堂屋的门楣上,高挂一块大匾,匾文为“伯仲增辉”,为黄氏的亲友所题赠。堂屋的大门,是传统的“三抹六扇”雕花木门,这是“湖广填四川”的家庭的标志之一。这座典型的湖北风格建筑里,曾供奉着由湖北来此的移民们视为命脉的宝物,即祖辈的遗骨和家乡的泥土。

堂屋内正中,是“天地君亲师”的神龛。这几个字的书写颇有讲究,要遵循“大不顶天,地不离土,君不开口,亲不闭目,师不离币,位不离人”的规矩。

在神龛的两旁,笃实厚重的太师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墙上悬挂的“双凤齐飞”“富贵寿庆”的金匾,不仅昭示着此宅主人是富甲一方的财主,也显露出此宅主人是手眼通天的豪强。因为这两块金匾,分别是清代雍正年间时任四川总督的年羹尧和四川提督军门克勒巴鲁唐所赠。

千里迁徙、举目无亲的黄氏,能够攀附权倾朝野的封疆大吏,说明黄氏也颇有政治远见。这份殊荣的获得,至少可使黄氏在相当长的时期,在发财致富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等级分明的客厅

堂屋的两侧,分别是下客厅和中客厅。在贵贱分明、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客人的身份决定了所落座的客厅的档次,主人对此是一点都不会疏忽的。

黄氏虽然富有,但毕竟不在庙堂在乡野,也就免不了要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打交道。其下客厅,便是与农民佃户议谷议租的地方。签订土地契约、洽谈雇工的报酬等,均在此厅进行。因此,此厅陈设简单,与普通农家的堂屋无多大差别。

中客厅是接待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客人的地方,厅内的陈设讲究,除了雕花描金的茶几、桌椅,更有名人字画装饰,以显风雅。

最值得一看的,是位于堂屋以西的后花园里的上客厅。上客厅是一栋单体平房,坐落在花园正中,由三间房屋组成,中间为客厅,左边为书房,右边为琴室。门前,左右两棵罗汉松青翠挺拔,这是黄氏信奉佛教的标志。

后花园环境恬静清幽,不时有白鹭歇于花台边、墙脊上。在开间阔大的客厅里议事,有鸟语花香怡心,有奇树异木养眼,难解的纠葛也烟消云散,未泯的恩仇也化为笑谈。即便叙谈中有一波三折,主客们踱出客厅,漫步于园内假山中的曲径,来到小桥流水的园中园时,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古民居的学馆,便坐落在上客厅右边一墙之隔的沁园内。这学馆是黄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馆前有一株高大的黄桷兰,花开时节,满园飘香,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知识与文化,关乎个人安身立命,关乎国家繁荣昌盛,黄氏把学馆置于幽静、隐秘的上客厅旁,可见其深悟治学之道。

别具匠心的戏楼

古民居内的戏楼,其布局别具一格;装饰戏楼的木雕,精细而生动;台前门后的对联,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戏楼所在的建筑称为工字厅。戏台前,是有屋顶的宽阔长廊。平时,这长廊是自中客厅至戏台、再穿过戏台到位于后花园的上客厅的通道。若有戏剧演出,这长廊便是观众席。不要以为是黄氏小家子气,将长廊两用。当我们置身于长廊之中,才发现黄氏如此设置颇具创造性思维。

首先,当观众面向戏台,视线透过戏台背后正中间圆形小门,可见后花园内草木扶疏、花团锦簇,好一幅雅致的天然戏剧背景。长廊的左右,是两个栽花植树的小天井,树影婆娑、清幽静谧。在此看戏,真是人在戏中,戏在景中,亦真亦幻,真假难辨。

从观众席走上戏台,要登七级台阶。台阶左右的木栏上,各有一幅取自经典戏剧的木刻图,一幅是《白蛇传》中的“船舟借伞”,一幅是“西厢记”中的“莺莺听琴”。其人物形象传神、栩栩如生。

戏台前的立柱上的一幅对联,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此处是戏剧的天地。其上联为“移影换形俨然君臣父子”,下联为“假哭真笑表达悲欢离合”。如果说此对联蕴含精妙的处世之道的话,那么,观众席背后的那幅对联则豁达而有气度,其上联为“命自天生太极朝北斗”,下联为“福如海大祥云近蓬莱”。此对联与古民居大门两边的“日照朱门门迎三千客,云生紫府府揽万重山”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颇令人玩味。

世所罕见的三绝

夕佳山民居的“三道”,被世人誉为“夕佳三绝”。

第一绝是“中庸之道”。在上客厅所在的后花园内的假山旁,有一株树龄数百年的榕树,其繁茂的枝叶,几乎覆盖了半个后花园。令人称奇的是,在榕树虬髯般的根部,竟生长着一株高大的棕树。在棕、榕二树下,是一条呈“S”形的小道,这条小道通向后花园旁更为幽静的南园。棕树、榕树、小道,取其谐音即“中庸之道”。如此景观,是巧合,还是主人有意为之,尚待考证。

第二绝,是“女人通道”。在中国封建社会,富贵人家的宅院内,女性特别是孕妇,也仅仅是不可跨越堂屋的门槛而已,而黄氏家族为了维护堂屋的尊严,特在正房后面与院墙之间,辟有一条狭窄的通道,专供女人和下人行走,从而避免女人和下人在堂屋前穿行。

我在“女人通道”穿行时,因通道狭窄且光线昏暗,有一种做贼的感觉。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观念对人性的压抑,也由此有直接的体会。

第三绝是“阴阳之道”。古民居所在的夕佳山,从空中俯瞰如一只大螃蟹,民居便建在蟹背上。大门正对的绵延的山丘,犹如一只只小螃蟹匍匐在前。民居左边,青峰山逶迤,右边,白虎岭耸立。传说庄园始建时,请来的风水先生看了地形后说,青龙、白虎、朱雀3个方位均有气势,唯独宅后的玄武太矮,建议在宅基后垒土造山,以壮玄武,同时广植树木,以招吉祥。于是,才有了我今天看到的夕阳西照、白鹭归巢、楠木参天、千鸟投林的景观,也才使夕佳山民居有了“天然鹭鸟公园”之称。

人们对夕佳山民居的美誉很多,如“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传统文化的大宝库”、“川南农耕文化的缩影”等等。但是,任何人文历史,都是糟粕与精华并存,落后与先进共生。夕佳山民居这部凝固的史书,人们怎么去读,是需要独到的眼光和大智慧的。

新闻推荐

总投资11.9亿元 江安长江二桥开工建设

本报讯(记者黄睿麒)昨(11)日,总投资11.9亿元的江安长江二桥——“四川江安第二过江通道公路桥梁工程暨G353宜南阳泸快速通道(江安段)”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江安长江二桥建设项目采用BOT投资建设模式,总投...

江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