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黄雨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引导村民转变思想意识,培育良好的乡风家风民风,也有利于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
当前在发展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也面临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利用还不充分,乡村文化活动形式还不丰富,乡村文化自信程度还不高等问题。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支持农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推进农业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一是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农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各类文化活动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我们要积极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村文化广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各类惠农活动场所,积极发挥村老协会、妇女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支持农民开展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还要利用好各类惠民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和基础设施,为发展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激发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活力。
二是创新文化活动形式载体,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各类地域性特色文化活动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积极办好具有宜宾特色的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不断挖掘各县区农村特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沉浸式农耕体验活动、亲子趣味活动、文化展演、农产品创意展示等,创新节庆活动的演绎模式,增加活动的文化底蕴和活动参与度,不断增强农民发挥主体性作用的精神动力,还要不断开发丰收节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功能,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
三是注重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利用农业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农业农耕文化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竹文化系统作为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深挖其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并联动挖掘利用好珙县苗族蜡染等县区特色农业农村生产生活遗产资源,探索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保护,进一步深化对乡村文化的再认识,提升文化自信。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农耕文化品牌,拉动乡村文化产业的投资与消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文化魅力和重要动能。
(作者单位:宜宾市委党校)
新闻推荐
本报讯(卓郅钦)腊八是腊月的第一个节日,一年之末称为“腊”,意为新旧交替,辞旧迎新。1月10日,由珙县总工会、共青团珙县委员会...
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