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关 五道并行的川滇门户(上)
豆沙关古镇大门。
豆沙关悬棺。
豆沙关关楼。
五尺道遗址。
□李贵平
位于滇北盐津县西南15公里的豆沙关古镇和不远处的石门关,有2200多年历史,自古是云南省出滇入川、连接中原的重要通道,素有“滇川门户”之称,为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关隘。
五尺道,是战国时代修筑的一条连接中原、四川与云南的通道。当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办法,开山凿岩,修通了此条道路。五尺道是南方丝绸之路东线的主道,从蜀南下经僰道(今四川宜宾)、朱提(今云南昭通)到滇池,由于道路宽仅五尺,史称“五尺道”。
壹
诸葛亮南征的驿道
我来到豆沙关镇时,已是傍晚。借着昏暗的灯笼,去古镇先要经过一条小路,小路坡度时缓时急,一边是山石,另一边是峭壁。一旁的石门绝壁上有许多嶙峋的条纹,也可能是古代字符,看上去甚为古奥,有种让人跌入深渊的感觉。
2006年7月这里发生过一次地震,地震后重新翻修的古镇,为统一的二层小楼建筑,白墙、灰瓦、青砖、琉璃瓦,悬挂在瓦岩边一排排醒目的红色灯笼,跟我们在成都黄龙溪古镇看到的差不多。
午夜,透过下榻客栈的窗棂,我听到外面下起了霏霏细雨。雨滴声打着瓦房,犹如木琴弹奏着清脆的曲儿。次日早上,睡眼惺忪中出门看,晨雾初起,缕缕洁白的雾霭从山谷里飘过来,雾没有快速散去,它们凝聚在镇南大关河上,就像一团洁白的云。此时,河面上乳雾升腾,难以察觉的光正在一点一点亮起来。烟雨中的山间古镇浸染在水润中,朦胧的远山白雾弥漫,三条环山的小街把整个镇子分成三层,每一层的两边是街道。青石板的街和各种商铺与“马栈”,悬挂着古色古香的匾额楹联。当地人现在越来越懂得吸引游客入住。
豆沙镇,是古代南丝之路上一个著名驿站,但我对“滇川门户”石门关(也叫豆沙关)更感兴趣。从豆沙关镇出发,经247国道和206省道行约40公里,可到石门关。
几位当地人热情地介绍说,石门关的关名,还跟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扯上了关系。
话说当年诸葛亮率兵南征,来到石门关下。守关将领想考验一下诸葛亮的智慧,把几大把豌豆混入沙中,说如果诸葛亮能在三天内从沙中捡出豌豆,就放他们过关。诸葛亮当晚在林中苦思良久,看到满山绿幽幽的竹子,灵光一现,就想出了用竹编筛子的方法筛豆,结果一个晚上就把豌豆和沙子分离开来。守关将领佩服诸葛亮的智慧,依允放诸葛亮大军过关。后人为了表示对诸葛丞相大智大慧的崇敬,将石门关喊成了“豆沙关”。
石门关至今保存着秦代五尺道遗迹。走在上面,被微雨淋过的路面湿滑油亮。古驿道是用青石条砌筑而成的官道,历经岁月磨蚀,当中有几排长满青苔的凹坑。凹坑里的水光映着婆娑树影。
石门关五尺道遗迹,保存完整的长约350米,道宽1.7米,路面留存的凹陷马蹄印痕243处,有的深达三四寸。这些年我踏勘过南丝之路许多遗址,很少见过这么原始粗粝的马蹄印。
地方文献介绍,这里是迄今秦五尺道上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最多的驿道遗迹。道路尽管狭窄,却和秦始皇在全国其他地区兴修的宽达五十步的“驰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穿过石门关的五尺道,就踩在我的脚下。时间的巨轮不但磨损了记忆,碾碎了历史,也覆盖了原貌,只能靠文字去想象,去重建。
贰
绝壁上的僰人悬棺
石门关屹立着一座巍峨城堡,当地人管它叫关楼。几只从楼顶琉璃瓦上腾空飞起的白鸽,将我的视线拉向天空。脚下凸凹粗粝的石路缓缓上升,犹如铺向天际的阶梯。仰视,关楼上一句“锁钥南滇,扼守西蜀”,说明石门关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古时,石门关是四川进入云南的第一雄关——关内为中原地界,关外则为蛮夷之地。以前的关门,为1.2尺厚的木门,明清时除了驻有重兵把守,还设置了都司衙门等行政机关,营兵可携妻子家室入驻,世袭相传,兼营农桑,亦事商贾,财用丰饶,四周城垣齐整,街巷纵横,酒肆林立,充溢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关楼始建于隋唐年间,总高15米,宽4.5米,南丝之路古道就从关楼门洞中穿过。关楼在上世纪50年代曾被毁损,现在这个是1982年和1994年重修复原的。
站在关楼顶上,朝150米开外对岸的绝壁看去,隐约可见离大关河水面百米高的绝壁岩缝中,有六七具僰人悬棺。这是川南、滇北的一个历史符号。僰人悬棺多流传于川南珙县、高县、筠连县一带,没想到这儿也有。
那日天气晴朗,能见度很高,我透过200毫米长焦镜头看过去,悬棺多用整木凿成,用木杠搁在避雨的岩缝当中,虽经2006年7月的地震,悬棺并未受损。古人将悬棺凌空搁置,危乎高哉,盗棺者无力攀达。至于悬棺是如何安放上去的,仍是一个谜。
想起我的老家、长江三峡腹地巫溪县,峡谷深处也保留着几十具先民的悬棺。眼前的盐津僰人悬棺更加引起我的兴趣。
我后来查阅资料了解到,2015年6月,云南昭通市文物管理所邀请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大学地理研究所的专家联合考察,在绝壁上一个10米高、4米多宽的斜坡面崖洞,发现了10具棺木不规则地放置在里面。悬棺棺身由一块整木凿成,木质类似金丝楠木,长约2.2米,中间被掏空,棺盖呈三角状,用铆钉来咬合。棺木内遗骸基本都存在,但十分凌乱,应该是被地震、山体滑坡干扰过的痕迹。里面的陪葬品只剩少量木质品和麻织品残片,已看不出来原先的形状……
叁
英雄要过豆沙关
滔滔大关河蜿蜒流淌在豆沙关南边,千百年来,重峦叠嶂间,这条河不知到底绕过了多少山的阻拦,谢绝了多少山的挽留,一路欢唱向前。展开一张山区地图,你才能看清,这河像是经谁的手任意画出来的一团乱线。
蓄积移山之力的雄浑大关河,将壁立千仞的石岩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石门周遭,留下蹄印深深的秦五尺道、隋代古城堡、僰人悬棺等历史文化古迹,也众水归海般让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僰人文化、古滇文化在这里融合交流,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一目三千年,五路过雄关”。石门关在历史上是南丝之路、茶马古道、博南古道、盐米古道及滇缅公路必经的要隘,这里形成了极为罕见的“五道并行”景象。
站在石门关口向南眺望,蓝天悠远,大地苍茫,阵阵鹞鹰飞过,秦五尺道遗址、大关河水道、昆水公路、内昆铁路、水麻高速这五条交通道路,并排呈南北走向、高低错落汇聚于眼前。今天虽再没有骡马走过,但“五道”仍有“四道”川流不息,时而船舟横渡,时而汽车疾驰,时而火车轰鸣,河面白鹤掠过,天上雀鸟欢叫,形胜之地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交通走廊画卷,令人脑洞大开。
难怪当地人说,咱石门关“五道并行”是国内绝无仅有的交通奇观,不该嘚瑟一下么?
石门关口,两座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绝壁对峙,犹如两扇推开的巨门,石门关因此得名,意即“天开石门”。古时的关门除有人值守外,楼上也驻有重兵,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方文献记载,石门关被称为险关,古时,每逢将士出征,家人们便会守候在石门关,翘望着亲人归来,故石门关又被当地人称为“情关”。
经常来石门关旅游的宜宾人肖军夫妇告诉我,旧时盐津、普洱一代多出美女,清代曾先后七次有美女被选入宫,故石门关又有“美人关”之称。民间流传一句话:“不到石门非好汉,英雄要过豆沙关”。
昭通“僰人”悬棺
近日,国际权威杂志《细胞》的子刊上发表了关于悬棺葬人群的古DNA的研究成果——《华南和泰国北部悬棺葬习俗的母系遗传视角研究》,标志着云南昭通“僰(bó)人”悬棺葬人群族属的古DNA研究获得重要突破。研究表明,昭通悬棺葬人群属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侗傣语系民族的先民。
据了解,悬棺葬是我国南方一种古老而奇特的丧葬习俗,最早发现于大约距今3600年的福建武夷山地区,之后以人群迁徙和流动的方式在福建、江西、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区传播。大约2000年前,该习俗传播到了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原住民群体中。绝对年代测定显示,悬棺葬习俗在中国大陆最晚的记录,是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的悬棺葬(可能也包括相邻的四川珙县麻塘坝悬棺葬遗址),明代末期之后就不见踪迹。但清代以后泰国等东南亚地区还流行这种葬俗,而台湾兰屿的耶美人和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托拉贾人至今还保留此种习俗。
新闻推荐
△近日,位于珙县洛表镇的官帽山林场,车辆行驶在林海中。官帽山林场目前有3万余亩,已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增效、林农增收的现...
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