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合力 筑牢震区“疫情防控墙”
工作人员对过往群众测量体温。 曹艺琳 摄社区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邓烨
“不出门、不串门、不请客,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疫情就是命令,连日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宜宾市各地基层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纷纷行动起来,共克时艰。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宜宾市受长宁“6·17”地震影响的群众怎样了,他们如何打好这场防疫战?
“安置点的防疫,不容小觑。”日前,记者从珙县巡场镇、珙泉镇了解到,在数十人乃至280余人的临时集中安置点,每天都有一群暖心人在时刻关注着震区群众,默默地守护着他们的平安和健康。
顾大家才能护小家
“最放不下的就是安置点的防疫工作,每天我都要去看一看。”2月4日一早,珙县巡场镇桂花坳社区主任刘芯羽刚开过会,又马不停蹄地入户宣传了。在桂花坳社区,有一个长宁“6·17”地震D级危房临时过渡集中安置点,共住了23户48人。
这些集中安置点居民中,多数是老人,部分是外出务工人员。有的群众此前就近租房居住,有的仍住在临时帐篷里。
1月初,为了让这部分群众有个安定的居所,巡场镇政府与芙蓉集团公用工程分公司协调,将该企业闲置已久的调度室和洗澡堂利用起来,集中改造成临时过渡集中安置点。
“我们花了13天时间,给安置点居民通了水电气,并在春节前确保他们能正常收看电视。”刘芯羽和同事们本以为忙过了这一阵,能有短暂的休息,正月初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战役打响了,安置点无疑成为了他们最担心,也是最关注一个地方。
“别小看安置点只有48人,他们除了有单独的房间休息外,厨房、洗手间都是共用的。”刘芯羽说,安置点的条件不如家里,日常消毒是头等大事。在消毒液紧缺的情况下,她跑去巡场镇畜牧站积极说明情况,领取了一件消毒液,随即对社区安置点、各居民小区进行了全覆盖消毒。
但她还不放心,很多老人都喜欢外出散步,有的还想打牌消遣时间,都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耐心劝导。“大家尽可能不要外出,实在要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买不到口罩,我们也可以动手自制。回到家后要立即洗手、洗脸,更换居家服。”刘芯羽总是把自己的做法分享给大家。事实上,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女儿才刚满100天。
为什么提前这么早返岗?刘芯羽直言,新同事刚来不久,安置点的工作需要她。“特别是疫情当前,辖区疫情防控一旦出现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做好辖区工作就是保护了自己的家庭,我想所有的村、社区干部也都是这样想的。”
齐心协力一起战“疫”
在珙县城区另一边,受地震影响后,巡场镇芙蓉村的过渡安置点下坪洞社区,住进了67户D级危房户。
巡场镇芙蓉村村委副主任李洪兵,也是下坪洞社区副主任。虽然这280余人已安置在此半年,但疫情当前,李洪兵深感压力不小。
“社区和村上的工作完全不同,尤其是防疫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李洪兵直言,不比村民散居为主,下坪洞社区共有7栋楼,居民都集中居住在每栋的1、2层,平均10户人同时共用1个卫生间和厨房,人员非常集中。
做好疫情宣传是当务之急。正和婆婆一起做午饭的安置点居民王晓堂告诉记者,“早在1月24号,村干部就宣传要在家呆着,要尽量少出门,出门要带口罩。”
李洪兵介绍,作为防控第一线,下坪洞安置点人口密集,他们首先开展了公共消杀、出入管控及测体温等工作。针对疾病的传播形势,芙蓉村紧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机制,在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进行相关防控工作,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机制。同时,成立应急指挥、防控宣传等小组,通过公告栏、村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渠道,跟踪报道疫情现况与村、组防控提示,及时准确且全面客观地做好安置群众的提醒工作。
“没有人员发烧、咳嗽吧?”“一切正常。”“好的,随时关注。”在下坪洞社区,李洪兵和芙蓉村卫生室医生旷元莲以及2名村干部组成了4人小组,全力保障安置点的卫生和人员健康。从1月24日开始,他们就对居民展开入户排查,目前安置点并无异常情况,村医生会定时进行电话随访,村干部也会每天轮班前往,及时反馈信息。
“安置点共有14名返乡人员,没有从武汉回来的,现在这里的生活保障一切正常。”李洪兵通过摸排发现,社区内的在外务工人员,多是从浙江、广州等地返乡,没有湖北方向返乡群众。同时,返程时间几乎都集中在1月上旬,没有1月14日及以后的返乡群众。
同时,社区门口就有一个商店,能满足居民购买日用品的需要。居民们也自觉做到尽可能地不外出。
在安置点大门外,还有一个检测点,是巡场镇德田村设置的,这条道路一头连接巡场镇,另一头除了通往德田村,还将连接恒丰乡、孝儿镇以及高县。德田村村支部副书记何启军告诉记者,对于村民而言,这是进出的要道,也是防控疫情的第一道关口,检测点设在此处也是想兼顾防护到安置点居民。
“也算是双重把关,实际上,芙蓉村也有值班人员在对安置点人员进出进行登记,而我们则对大门外的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疫情宣传。”何启军说。
当好疫情防控“生力军”
和桂花坳社区、下坪洞社区安置点群众一样让党员干部们放心不下的,还有因地震受灾最严重的珙泉镇鱼竹村群众。
“这里的情况比较特殊。”鱼竹村村支部书记熊松告诉记者,地震过去半年,很多群众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好了新房,“新年搬新家,谁不想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吃饭,热闹一下呢?”但疫情面前,村、组干部立即行动起来,开展排查,对全村新修好房屋的村民逐一进行宣传和劝导,确保村民不办酒席不请客。
鱼竹村2组的重建户张荣金原本计划正月初八乔迁新居,同时置办酒席,通过村干部的反复劝导,张荣金一家取消了酒席,村干部也发动周边群众,把张荣金置办酒席的一些食物、用品买了下来。
珙泉镇2020年前后搬迁入住新房户数约12家,预备办乔迁宴,经过劝导取消了的有4户,约130桌,涉及1300人。
春节过后,珙县各项灾后重建工程都将复工,但在疫情笼罩下,如何安全进行?珙县第一高级中学主教学楼重建项目在1月27日再次开工。据现场施工方介绍,重建项目复工后,将通过合理倒排工期,不间断施工、安全施工,目前一期主体工程施工已经完成,现正在按照项目计划节点如期推进,力争项目尽早完成施工并交付使用,让在外借校复课的学子,如期归校复课。
工程紧密推进的不止是教育类灾后重建项目,珙泉镇鱼竹村二组灾后重建聚居点项目也正在推进,7、8号楼基础挖掘、活动广场堆填土方等施工作业有序开展。
在如期推进重建项目进度同时,防疫工作丝毫没有松懈,在珙县灾后重建各个施工现场,珙县相关部门专门安排了医务人员进行实时监督,除对每一位进入工地的工人测体温,发放口罩外,施工时安排工人们分散用餐,通过一系列防疫举措,最大程度保障重建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据珙县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珙县要求广大党员坚守岗位,把全县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当好疫情防控的“生力军”。
截至目前,珙县177个基层党组织共组织6000余名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投入人员排查、宣传引导、清洁消毒等具体工作中。该县共排查返乡人员2万余人次,开展防治知识宣教109752次,有力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广大群众认真遵守“六个禁止”规定,500余户群众主动取消自家宴请计划,必须办的红白喜事做到一切从简,做到不聚餐、不集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曹艺琳)爬楼、敲门、登记、发宣传单、叮嘱:“千万少出门,出门戴口罩。”春节上班第一天,62岁的李进又起了个大早。别的...
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