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名矿工的生命奇迹 直击四川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

安徽工人日报 2019-12-19 01:44 大字

12月18日上午7时55分,最后一名被困人员升井。至此,四川杉木树煤矿失联5天4夜的13名井下矿工全部生还!

此前,这13名煤矿工人已被困地下313米深处80多个小时。这期间,地上救援从未松懈。

12月14日15时26分,位于四川宜宾市珙县巡场镇的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遇难5人、失联13人。

“井下情况不清楚、透水点在什么方位不清楚、巷道是否存在堵塞不清楚、重大隐患以及井下的瓦斯情况不清楚……”四川省应急厅副厅长王峰称,事故发生后,救援面临重重困难。

排水是救援的重中之重,为此,他们先后调集17台不同功率型号排水泵进入现场,以确保井下水情稳定。

12月17日晚,《工人日报》记者在救援现场看到,淅淅沥沥的小雨中,13辆救护车保持发动状态待命,煤矿办公区警戒线外的矿区群众也一直没有散去,人们在等待奇迹。

当日8时43分,随着排水泵持续作业,事故区域水位已从最高时的138米降至124.93米,达到深入井下救援的条件;12时30分,第一批救援队伍以及6名医护人员准备下井;12月17日21时30分,第二批大型救援队近50名队员下井……

此时,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近80小时。一位现场工作人员感叹,“无论如何,关乎生命,期待奇迹。”

奇迹真的出现了!

“哒、哒、哒……”12月18日凌晨1时许,救援人员不断敲击的管道有了回应,13声管道敲击声,代表了13名矿工仍然活着。

没有上水,还有人——一张歪歪扭扭地写着大意为这几个字的纸条,装在细塑料管中,顺水传至救援人员手中。

12月18日凌晨3时,随着水位下降,56岁的被困矿工刘贵华涉水走出,与救援队伍会和。刘贵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矿工,且多次参与过井下救援。

“里面还有人。”已体力不支的刘贵华带来了剩余被困人员仍然安全的信息。

随后,井下救援人员通过船型担架、救生圈等帮助矿工从被困巷道渡水进入安全区域。

“13个人抱团在一起,一盏一盏地用矿灯引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芙蓉队常务副大队长,此次现场救援总指挥苟忠分析,除了氧气、水源等外部条件,矿工们丰富的井下经验为救援争取了时间。

获救人员自述,被困期间,他们依靠自带矿泉水、干粮和井下滴水补充水分和能量,支撑度过了井下的艰难时间。

12月18日凌晨5时55分起,每隔20分钟,便有两名矿工被救援队员送出矿口,紧急送往医院。每一次有获救矿工出井,杉木树煤矿办公区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至12月18日8时左右,13名被困矿工全部安全升井。

历时80多个小时,13支队伍251人的救援力量,克服井下地质水文条件极其复杂,供电、排水、通风等系统遭到破坏,涌水量大、井下巷道淹没等困难,抽水18万余立方米,清淤、排障500余立方米,打通生命通道2600余米。川煤集团总工程师曹善华认为,这是“煤矿透水事故的救援奇迹”。

据了解,目前,13名获救矿工分别被安置在宜宾矿山急救医院、珙县人民医院、珙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经鉴定,13人均为轻伤,病情稳定。现场指挥部已统筹调配四川省市医疗专家和优质医疗资源,确保一名被困矿工配备一个医护救治小组,全力以赴精心救治。

( 本报四川宜宾12月18日电)

新闻推荐

新型巡检模式 全线都在掌控之中 宜宾供电公司完成220kV龙荆一线可视化装置安装工作

本报讯(陈刚裴山山)近日,国网四川宜宾供电公司全面完成220kV龙荆一线通道可视化装置安装工作。自此,该线成为宜宾电网第一条...

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