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煤海”的绿色涅槃

宜宾日报 2019-10-01 05:41 大字

“天然氧吧”珙县洛表镇官帽山林场万亩林海 珙县飘水岩水库

□ 何佳霓 本报记者 谢丹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而宜宾市的珙县,因富集的煤矿资源,被誉为“川南煤海”。

过去的珙县,以原煤采掘为主导产业支撑的“粗放式资源经济”曾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家对煤矿产业发展的政策调整,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珙县积极响应,努力谋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逐渐探索出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发展新路。

如今的珙县,11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52%,在南北绵延的山脉中林海苍茫、群峰竞秀、田连阡陌、古韵悠远,昔日的“川南煤海”通过绿色涅槃,实现了华丽转身!

工矿废弃地上“长”出金秋

金秋,是什么颜色?

9月27日,循着金秋的脚步,记者来到了珙县巡场镇龙塘村三组。此刻,组长张华相正美滋滋地看着自家地头的柑橘树。沉甸甸的柑橘压弯了树腰,金灿灿的果实在阳光的照射下惹人垂涎。离柑橘树不远的地头,还生长着明艳动人的红辣椒,胖娃娃一般可爱的紫茄子……

这块仅15亩的土地,承载着对金秋颜色的最好诠释:金秋,是五彩斑斓的颜色。张华相也认为如此,但倒回去十多年,他可能并不会这么想。

倒回去十多年,这里还是一片热火朝天的采石场。这座上世纪80年代兴建的采石场,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无序的采掘,造成岩体破碎,危崖累累。除了裸露在外的灰色石块,在这片土地上多年来看不到任何金秋的颜色。

2008年,采石场正式关闭,这块地随之弃用,渐渐被人们遗忘,只有满地的灰色石块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它曾有过的辉煌。

时间来到2013年。珙县开始编制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首轮规划确定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规模为3300余亩,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2018年,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龙塘村三组这处废弃的采石场复垦成功,曾经的石块地里长出了喜人的瓜果和蔬菜,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经济效益。

像龙塘村三组这样的工矿废弃地复垦,还有很多。土地平整、田面整形、客土回填、铺设排渠、修筑耕作区间道路……在一系列有力的举措下,珙州大地上昔日的荒山石矿种出了庄稼,飘香了瓜果,书写了金秋时节最美的颜色。

据了解,目前,珙县已完成了规划一期的1300多亩的工矿废弃地复垦,紧接着将开展二期1100多亩的工矿废弃地复垦。未来,更多的工矿废弃地将“长”出色彩斑斓的金秋!

石头缝里“绣”出“摇钱树”

石头缝里能有什么?

正午时分,在珙县底洞镇楠桥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跃康正端着桑叶,在蚕房里细心地喂养着自家的蚕。绿油油的桑叶满铺,圆滚滚、白胖胖的蚕儿们正起劲地啃食着。“这是今年最后一批蚕。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开始结茧了。”李跃康一边说,一边忙碌着。笑容满脸的他,不久后将迎来自己辛勤劳动的丰厚回报。

在李跃康房屋外,目光所及之处尽是绿油油的桑树。这些桑树长在山坡上,努力地抓住石缝之间那一方小小的土壤,顽强地伸出自己的枝干,长出绿油油的大片桑叶。远远望去,整个山头都是桑树,宛如一片绿色的桑海。

桑树,耐旱,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适合石漠化地区栽种。桑叶,是蚕的食物。而蚕,则是楠桥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法宝。

靠着栽桑养蚕,这个石漠化严重、贫穷落后的楠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整洁,村民富裕。2018年,楠桥村人均收入高达16000多元。作为土生土长的楠桥村人,李跃康说,退回去二十年,这完全是他不敢想象的。

李跃康回忆起许久以前流传在当地的歌谣:“几山几埂是楠桥,只产玉米与红苕;十里以外挑煤炭,糟糠棒子充肚肠。”

“以前,楠桥村的土地由于石漠化严重,产出很低,大家种苞谷、红薯,收入少,日子苦。这首歌谣就道出了楠桥人曾经的艰苦,但如今,这种艰苦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李跃康一边铺桑叶一边回忆。

常言道,桑树浑身都是宝。这话一点儿也不假。作别李跃康,记者来到珙泉镇中心村二组,又看到了桑树的另一妙用。在一个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大棚里,1万个桑枝食用菌的菌袋码得整整齐齐,几名村民正在菌棚里忙碌着。

“这是我们村的集体经济。”该村党支部书记何保杰告诉记者,他们村也在栽桑养蚕。在党委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村上还新建了菌棚,利用桑枝发展食用菌。“我们才刚起步,还没完全投产。今年只有1万个菌袋,预计有10万元的产值。”

“以前桑枝都是当柴火烧,没想到还能变成钱呢。”何保杰笑着说,村上建菌棚,发展食用菌,为村民增收。村民来菌棚务工,还能挣一笔工资,这又多了一笔收入。总之,发展蚕桑产业,好处多得很呢。

谁说石漠化地区产业难发展?珙县因地制宜,在石漠化地区发展蚕桑产业,不仅让石缝里“绣”出了绿色,更“长”出了财富。

据了解,珙县在石漠化土地上种植桑树面积3.5万亩,占全县桑树栽种面积的17.8%。全县栽桑石漠化治理年可增加总收入1.6—1.75亿元。

2018年,珙县全县的蚕桑基地规模达19.66万亩,蚕业发展综合水平居全省第二位。全县60个贫困村中有33个实施了蚕桑产业,依靠蚕桑和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有18个贫困村1158户贫困户脱贫。

青山绿水孕育出“生命源泉”

何为“生命的源泉”?

对于居住在珙县县城巡场镇的人们来说,可能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2015年以前,在巡场有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家家户户几乎从来不用自来水管里的水煮饭、煲汤,而是购买桶装的“山泉水”,算下来一吨水要花费近百元。

“水龙头里放出来的自来水,肉眼就能看见其混浊,如果用自来水烧开水,锅壁会长出厚厚的水垢。那样的水,大家根本不敢饮用,只能用来拖地、冲厕所……”土生土长的巡场人小何向记者描述了当年巡场居民用水的窘境。

缺水之痛,源于地下水水量极度匮乏且水质硬度超标,珙县一度被省上定为“全省严重缺水县”。寻找清洁的水源地,让居民喝上清洁的水,成为摆在珙县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头号“民生工程”。寻找水源、反复的可行性论证……“建设漂水岩水库解决居民吃水难”方案在这样的逆境中诞生。

2012年12月19日,漂水岩水库建设工程正式开工,于2015年2月12日开始向巡场县城供水,根据设计,水库近期可解决14万人、远期可解决20万人的生活用水。这意味着巡场告别了对地下水的长期依赖,有效缓解了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压力,同时还通过水库蓄洪、滞洪和错峰泄洪,对水库下游防洪安全产生积极作用。

如今的漂水岩水库库区周边林木葱郁,湖水波光粼粼、浅处清澈见底,三台水泵正轮流作业,将清洁的湖水源源不断输送至珙县县城。县城居民用上了方便、清洁的自来水,不用再花钱购买“山泉水”了。漂水岩水库,已成为十余万巡场居民赖以生存的“血脉”。

如果说漂水岩水库的建成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珙县开展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则更多地关系着广大群众的生产劳作。

近年来,珙县通过实施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金土地工程、民间资本(包括个人)参与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生产建设项目业主投入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使得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从537.11平方千米减少到了379.11平方千米,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效提高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解决了“因水致贫”的问题,促进了产业发展。

珙州大地,青山绿水环绕,更好地润泽了一方生灵。循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僰都珙县正泼墨挥毫,大笔绘就着“水清、山绿、天蓝、人和”的发展新画卷!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珙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丰收“全家福”

△近日,珙县玉和苗族乡凤凰村七旬高龄的苗族阿婆杨万翠(左二),和同来参加“庆丰收”活动的儿媳妇、孙女们,高兴拍摄全家福。凤...

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