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一户也不能漏 芙蓉公司为长宁地震受灾群众搭起安心的“家”
帮助受灾群众转移
紧急施工建设受灾群众室内过渡安置点
按照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决定从2019年6月27日12时起,终止长宁“6·17”地震二级应急响应,工作重心从抢险救援转移至灾损评估、过渡安置、次生灾害防范应对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川煤集团芙蓉公司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组织专业机构对住房受损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安置点选址评估,将芙蓉公司白皎留守处采煤大楼等5处建筑作为公司受灾群众过渡安置点。
紧急集结 迅速转移
而在此前,芙蓉公司就已经开始了矿区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6月22日凌晨,长宁“6·17”地震灾区遭遇暴雨袭击,地震后,芙蓉公司搭建的塘坝山室外帐篷安置点堡坎面临局部垮塌危险,632名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险情发生后,芙蓉公司迅速集结力量,组织转移危险区的群众。
灾情就是命令,转移安置就是使命。“同志们,塘坝山安置点有堡坎垮塌危险,请大家按照安排立即搬迁!”负责矿区安置点安全工作的芙蓉公司副总师潘贵柱迅速落实指令,立刻召集现场的干部和全体管理人员,分工落实,迅速行动,组织转移危险区的群众。
大雨过后,塘坝山安置点道路湿滑,很多路面积水严重,而且很窄,车辆无法上去,家属物资只能靠人工转移到3公里外的新安置点,严重影响了转移速度。加上转移的家属大多是老弱病残,更是让搬迁工作难上加难。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芙蓉公司党委当即组织在场的50余名党员,成立转移应急突击队,全力投入抗震救灾一线,用坚强党性筑起抗震救灾“中流砥柱”,他们把老弱病残、儿童的转移放在了首位,在家属们的积极配合下,年轻力壮的干部职工背起老弱病残的、妇女们拉上小孩,所有人员帮助拿帐篷、褥子、被子……一支转移队伍忙碌起来了,第一时间把最需要转移的受灾群众转移到了新的安置点,解除了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剑。
随后,芙蓉公司干部职工分头行动,全力协助受灾群众转移,转移到新的安置点后,社区不忘及时清点人数,632人全部安全转移,没有漏下一户、没有落下一人。
转移重心 落实责任
在明确省委、省政府具体要求后,6月28日下午,芙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家雷主持召开芙蓉矿区灾后群众过渡安置工作会,全面安排灾后矿区群众过渡安置工作,由潘贵柱牵头负责室内过渡安置点建设具体工作,宜能公司负责室内房屋加固维修,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登记审核符合居住的条件的受灾群众,确保7月4日安置点水、电、气三通,满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7月5日组织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搬进室内过渡安置点。
“集团公司召开的专题会要求,白皎留守处采煤大楼等5处建筑作为芙蓉公司受灾群众过渡安置点,公司必须在7月4日前完成5处建筑的维修加固工作……”芙蓉公司震后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工作会结束后,芙蓉宜能劳务公司当天下午组织召开施工准备会,第一时间落实芙蓉公司工作部署,成立由宜能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施工领导组,下设施工组、物资保供组、资金保障组、宣传维稳组四个小组,分别由宜能公司中层骨干任组长,抽调精干力量投入过渡安置点建设,确保了施工的安全高效。
随时检查 安全建设
白皎留守处过渡安置点的木门和灶台准备是本次施工的难点,只有灶台做好了,其他工序才能进行。宜能公司一方面组织本公司内部木工加工的同时,还及时联系宜宾、珙县两家木材加工厂进行生产,派专人蹲点守候,保证了木门按期生产到位;另一方面选出公司工艺娴熟的技术员,通宵负责生产灶台,6月29日下午,就全部完成了过渡安置点的灶台生产。
同时,宜能公司还注重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细化工作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在施工组下设6个班组,每天确定工程量,优化劳动组织,及时配送材料,杜绝了工期影响。此外,把安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派出骨干技术员排查施工安全隐患,抓好安全防护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周边构筑物的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工作,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了施工环境的安全有序。7月4日,珙县5.6级地震发生后,宜能公司再次对白皎过渡安置点进行拉网式安全排查,确认了该安置点5处建筑没有安全问题,受灾群众可以居住。
从6月29日开始,宜能公司236名工人被划分为6个班组,每天确定施工工程量,从早上7点施工到晚上12点左右,最终按期完成了323间过渡安置房建设工程。
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