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蚕桑产业给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宜宾晚报 2019-03-01 10:57 大字

桑园满坡幸福来,蚕宝宝吐丝结茧织出致富路。珙县18.5万亩桑园,带动千家万户养蚕增收的同时,也给力乡村振兴加快步伐。

近年来,珙县抓住国家级农业蚕桑标准化示范区、省级农业蚕桑科技园区、省蚕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和承接国家商务部门“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建设政策机遇,以蚕桑资源多元开发为突破,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抓手,全力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 每年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

珙县积极融入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结合实际坚持政企合作、农企抱团、三方共赢,科学谋划蚕桑产业发展定位,切实以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现代蚕业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和由县领导挂帅的蚕业产业化发展指挥部。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投入机制,确保每年蚕桑产业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强力推动蚕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 蚕业综合年产值达12.5亿元

按照因地制宜、连片发展原则,科学编制《珙县现代蚕业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努力建设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蚕桑)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2018年6月,全国蚕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建设交流会在珙县孝儿镇召开。

2018年,珙县桑园总面积达到18.5万亩,从事蚕业发展的贫困户和蚕农户均增收4200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240元;蚕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产值达12.5亿元;蚕桑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 建立“院士科研工作站”

为进一步发展蚕桑产业,珙县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西南大学、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宜宾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与该县的紧密合作关系,组建宜宾市蚕桑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院士科研工作站”“全国首席科学家科研工作站”“桑枝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全力推动现代桑蚕产业建智能化、标准化、机械化等科技研发与创新运用,全力打造优良新品种、先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省力新机具、攻克新难点、利益新机制的辐射带动中心,进一步增强和发挥蚕桑产业综合效益、社会效益。

■ 大力培育职业化蚕农

珙县充分发挥该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成立珙县富民蚕业专业联合总社,在14个蚕业乡镇组建140个分社,推动蚕桑产业组织化发展。

依托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资金、技术、理念和管理优势,创新构建“公司+专合社+基地”的发展组织模式和“公司+共育户+蚕农”的技术服务模式,大力培育职业化蚕农和蚕桑家庭农场,带动全县栽桑养蚕村社和蚕农增收致富。

目前,全县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专业化蚕农有8000多户,5万元以上的职业化蚕农有2000多户,10万元以上的蚕桑家庭农场有550户,100万元以上蚕桑家庭农场有3户。

■ 植桑养蚕成脱贫奔康特色支撑

珙县对1090户养蚕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通过桑园流转、大户带贫困户、科技示范户带贫困户的方式精准指导,植桑养蚕已成为脱贫奔康的特色支撑。

全县贫困户现有桑园面积1.28万亩,户均售茧收入15093元,人均茧款收入4312元。2016年、2017年验收脱贫摘帽的29个贫困村中,有18个以植桑养蚕和蚕业综合发展为支撑产业。2018年退出的18个贫困村中,有12个以蚕桑为主导产业。蚕桑产业的造血扶贫功能不断彰显,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

■ “蚕桑+”助推产村相融

“蚕桑+”的发展战略,也是珙县乡村振兴的一大抓手。

该县重点打造了底洞镇、珙泉镇、曹营镇等“绿色观光、蚕桑文化旅游”农家乐产业带;孝儿镇“蚕业科技及桑蚕加工体验、垂钓休闲、生态养生”现代蚕业“万亩亿元”产业示范区;仁义恒远食用菌专合社“制袋流程、生长观摩、采摘加工、无公害检测、电子商务体验”等项目。

蚕业“银珠新村”“幸福美丽新村”田园综合体不断涌现,蚕区产村相融的格局已初步形成,蚕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珙县的乡村振兴大道,越走越宽阔。

新闻推荐

珙县 “五构建”推进流动人口健康教育

本报讯(黄中继)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珙县卫计系统“五构建”推进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为全面决胜小康...

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