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81年 联合国粮援造林工程落户珙县

宜宾日报 2018-11-29 04:38 大字

1990年10月,粮援项目评价组在国营苗圃了解育苗情况。

1981年10月,联合国粮援造林工程经珙县申报成功立项落户珙县,成为宜宾地区第一个利用外资的生态经济建设项目。

该工程造林面积12500公顷,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项目面积10500公顷,工期四年(1982年11月15日至1985年11月30日);第二期工程造林面积2000公顷,工期为三年(1986年3月至1989年10月)。所营造树种以杉树、松树及其它阔叶树种为主,其中,杉树8493公顷、占67.9%;松树2036公顷,占16.3%;阔叶树种1971公顷,占15.8%。该工程涉及珙县19个乡镇,总用工量达7841500个,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援助小麦40314.9吨,食油294.3吨,椰枣685.94吨,猪肉罐头34.94吨,牛肉干6.44吨,方便面85.5吨,配合汤料16.8吨,合计物资41438.82吨,折合美金8015000元。1990年,珙县对粮援工程项目区域进行成效普查,林地保存率95.6%。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成立了由四川省林业厅、宜宾地区林业局、珙县人民政府有关人员组成的造林指挥部,指挥长由珙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县内成立3个片区领导小组,19个乡(镇)分别成立施工领导小组,做到层层落实责任,以点带面、分片包干负责。同时,制定未进行规化作业设计的不准整地;整地不符合的不准打坑;打坑不符合的不准植苗;苗木不符合的不准栽植;栽植成活不达要求的不能验收的“五不准”施工步骤。这些措施确保了造林的质量,多次受到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项目官员和中央、省、地区有关部门的肯定。1990年10月30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总部派专家组对珙县粮援造林工程进行终期评价。专家组组长特威尔先生说:“项目的造林成效和保护土壤的成效是好的,项目是成功的,执行得很好,取得了显著成效。”专家组成员迈克卡德女士说:“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形成了发展势头,这对鼓励农民参加更大的社区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专家组成员理查德森先生说:“中国这样大的国家,项目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这个发展是了不起的,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实施粮援工程时期,正是珙县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土地和山林到户后的第二年,农村个体经济还处于一种起步阶段,农户在自己的责任山上既造上了林,又可取得一笔劳务收入,调动了干群造林的积极性,是珙县造林工程的一大创举。截至2017年底,珙县森林覆盖率达51.68%,是四川省第一个实现绿化达标的盆周山区县。

新闻推荐

珙县巡察办认真开展 巡察整改落实工作

晚报讯为进一步从严从实抓好巡察整改工作,日前,珙县巡察办一行分别到县委办、公安局、下罗镇等12个已被巡察单位,就巡察反馈...

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