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成为乡村文化活动主角

四川农村日报 2018-11-20 06:28 大字

稿件来源:张立峰

□曹洋 本报记者 张立峰

11月16日,珙县珙泉镇文化站书画室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村民们正在练习书法或下象棋。室外,在该镇新建好的活动场地上,不少村民正伴着音乐跳着广场舞。“原来的文化站活动中心空间小,现在这2000多平方米的露天演出场地修好了,大家都选择来这里活动筋骨。”珙泉镇农民文化理事会理事长陶友昌说。

就在前不久,农民文化理事会这一起源于珙泉镇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通过了全国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专家评审。为何要成立农民文化理事会?这个由基层探索出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治理模式,对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供需失调 资源被闲置

在探索建立农民文化理事会之前,珙县的乡镇文化站大多是空牌子,有站无人。据珙县教体文广局副局长罗允伟介绍,全县17个乡镇仅有6名文化专干,实际工作中涉及群众文化工作的人员比例更小。

由于缺少专门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文化站内的音响、图书、乐器等设备被闲置。“设备一应俱全却无人问津,文化站资源没能很好利用起来。”罗允伟说,乡镇文化站的运营成本并不低,在阵地拓展、设施更新采购方面,一个文化站一年的运营成本大概在5万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却迅速升级,越来越多样化。在珙县玉和苗族乡凤凰社区,村民马宗华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想看的节目立马都看得到。那些演出,看起来都不新鲜了,但是如果能参与进去就好了。”

“日子好了,村民更想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来。不少村民还自发成立了书法、广场舞等兴趣小组。”罗允伟介绍,但由于场地、经费、设备等方面的限制,这些兴趣小组不能很好满足村民需求。

一边有阵地无人员,一边无阵地有人员,这样的局面,一度让珙县的基层文化活动陷入困境。

活用资源群众文化群众办

如何破解这一尴尬局面?珙泉镇走出了第一步。

2014年,珙泉镇组织文艺爱好者,探索成立了首个群众文化理事会,将文化站的管理权交到了群众手里,这一创新让珙泉镇群众文化活动次数和参与人数逐步增加,珙泉镇文化站也在当年被评为 “全国十佳优秀文化站”。

随后,珙县将群众文化理事会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经过不断摸索,群众文化理事会的内涵也不断增加,并更名为农民文化理事会。

记者了解到,农民文化理事会成员均由群众推荐,由镇内的文化名人、社会文艺骨干和文化企业、民间演艺团体、演艺协会、文化共建单位代表等组成,基本涵盖了该镇文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各类组织和个人。

罗允伟介绍,理事会的运行坚持党政主导、社会主办、群众主体,理事会根据本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制订活动计划,组织开展文艺创作、艺术培训、文艺演出等,把群众的文化需求与本地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推动了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有效对接。

在理事会带动下,珙泉镇每月都有一到两场文艺演出,村民们可以当演员,也可以当观众。演出内容上,理事会不仅加入了耍牛儿灯、扭扁担等传统文化项目,而且还 “老调新唱”,在传统的山歌中融入了新元素。

“政府把文化设施、设备、经费等交给群众管理使用,农民成了文化活动的主体,文化部门则由‘办文化’转向‘管文化’,这改变了基层政府以前什么都管的‘全包干’的状况。”罗允伟说。

打造品牌提升运行水平

目前,珙县17个乡镇均已成立农民文化理事会,并指导全县60%的行政村建立了农民文化理事会分会,吸纳各类社会文化团队230多个,汇聚演艺、书法、民乐、歌舞等14个专业协会,各类演艺人才3300余人。

记者了解到,珙县洛亥镇、玉和乡等地的农民文化理事会每年都要举办乡村春晚、元宵活动等,以村(社区)或文艺团体为单位参与演出。从举办“苗年节”“赶苗场”“花山节”“梨花节”到建立农耕文化传习馆、农耕文化乡愁记忆馆,珙县当地的文化活动已形成颇具特色的名片和品牌。不仅如此,珙县农民文化理事会还将自己的文化带到了县外、省外,中国非遗节展演、全省少数民族运动大会、珙县非遗文化成都行等大型活动的舞台上,均有农民文化理事会的身影。

下一步,珙县将拓宽基层覆盖范围,实现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在全县村(社)全覆盖,同时优化制度设计,推进阵地提档升级,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农民文化理事会发展 “造血功能”,处理好公益性和市场化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农民文化理事会运行水平。

新闻推荐

珙泉镇“立冬”文化节好热闹

本报讯(罗小林)11月9日,珙县珙泉镇凤天村文化广场彩旗招展、歌声嘹亮,该村首届“立冬”文化节隆重举行,来自巡场、珙泉等乡镇...

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