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思想转变了 不再等靠要 文化惠民 让农村风气悄悄改变

宜宾日报 2017-10-23 01:42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丽龙)“幸福其实很简单,做个好人也很容易,方便别人快乐自己。”近日,一场“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主题文艺演出在宜宾酒都剧场上演,本土歌曲《做个好人很容易》赢得阵阵掌声。演唱者孙杰告诉记者:“我写这首歌的灵感,来自于我的真实见闻和感受。”近年来,随着宜宾市文化惠民和文化扶志活动的深入开展,农村的风气在悄悄改变。

记者在珙县采访时发现,孙杰歌词里写的开往杉木树的车上尊老爱幼的事情时常在发生,很多地方的社会风气都在改变。在珙县底洞镇水竹村,几乎看不见以前的旱厕,这个曾经偏远又贫困的乡村,如今很多村民都住上了新房子,以前的茅厕不见了,被干净的水冲式卫生间代替。不仅卫生习惯有了大改善,房前屋后还种满了花草,村民们提升了美化绿化意识,常年生活在鲜花丛中。

除了物质条件好了,住上了好房子,村民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在很多乡村,都流行起跳坝坝舞,村民们在劳作之余,精神生活充实,真正过上了好日子,敬老之风也悄然兴起,老人们老有所养,长寿老人越来越多,而谁家的老人活得长寿,那是在村里最有面子的事情。

根据《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2017年实施方案》,珙县在具体落实的方案中明确,今年全县要退出20个贫困村,让5000贫困人口年度脱贫。为了助推群众脱贫致富,该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活动,建阵地、购设备、搞培训、树骨干、村民文化活动明显增加,舞蹈队、鼓乐队、连枪队风生水起,演唱会、广场舞、阅读声此起彼伏。同时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推动农民自办文化,建立乡村农民文化理事会,一大批新型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舞台。在近期开展以“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题的全县集中送文化下乡活动中,覆盖到了所有贫困村,仅仅10天时间,各文艺团体演出达60多场次,演出节目200多个,参加的文艺队员有1000多人。

“文艺作品的展演,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我们在文化惠民中,以文化改变人,农村的生活正在悄悄转变,农民在向新型农民转变,在语言上更文明了,在待人接物上更融洽了。在一些陋习改变的同时,好的传统又在继承和发扬。广大群众认识到,贫困是落后的,等靠要是可耻的,靠自己勤劳致富是最光荣的。” 珙县教育文广局副局长罗允伟说。

“我们的舞台是为群众提供的,从来不请外面的演员,全是本土演员上场。因为接地气,群众也乐于参加。”珙县文化馆馆长孙杰说,僰人文化广场每月有1-2次大型县级群众文化活动,每场观众少则数千人,多则上万人。

据珙县教育文广局局长邓怀健介绍:“今后,我们将以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建设为统领,抓好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加强以弘扬乡风文明等的文艺作品创作,推进文化惠民自发地常态化开展。通过扶贫扶志,推动广大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聚万众之志 发精准之力

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闻推荐

珙县抓实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

本报讯(吴兰萍记者黄睿麒)9月20日,记者从珙县采访获悉,为防止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珙县交通运输局从三个方面加强着手,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部门联动,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排查。该县交...

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