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清凉寺
明清时期,屏山地区有四大佛寺最为出名,即县城周边的万寿寺、金沙江边的清凉寺、中都楞严寺、锦屏山下的太洪寺。随着时间推移,多数寺庙已经破败不堪。
清凉寺是屏山境内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古刹,也是目前能开展佛教活动的寺庙。清代鼎盛时期的大量寺庙,如大乘寺、双峰寺、太洪寺、岩翁寺、楞严寺等,要么毁于兵燹,要么被人为彻底破坏,只剩地名存在。而清凉寺,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默默屹立了上千年。
复建清凉寺与大佛
清凉寺原来叫天宁寺,它坐落在旧屏山县城周边大约三公里左右的地方,距离金沙江仅百多米,古树葱郁,禅院静寂,是县城周边一大景点。其最早建造年代,可以追溯至北宋年间,南宋咸淳时期(1265—1274年)重修过一次,算到今天,已经足足有上千年历史了,库区淹没后,迁移到屏山镇蒋坝安置。
从新市镇搬迁下来的一尊石刻大佛也安置在寺内。这尊石刻佛像也是命运多舛,以前被当地人破坏掉手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又用水泥重塑手指。大佛被整体切割安置后,经过专业文保人员的修复,基本恢复了原有形态。
复建的清凉寺白墙黛瓦,虽然规模不及原来,仍存有大雄宝殿等建筑,由于运作困难,寺内仅有一名僧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有不少善信来上香,成为寺内主要经济来源。
第二进院落里,立有两块古朴的石碑,左边是明代大儒周洪谟撰写的《清凉山天宁禅寺记》,虽然过去了将近六百年,但是字迹依然清晰。碑文字斟句酌,铁画银钩之间隐隐透露出古人的书法锋芒,那力道,不仅穿透砂石,更是直抵人心;右边一块碑,已经风化到几乎无法辨认,仅能看清几个字,余下的信息无从稽考。两块石碑都是用赑屃驮着。传说龙生九子,性格爱好各不相同,其中赑屃喜欢负重,所以很多地方的石碑都是让它驮着。赑屃的上边,还立着一对拙趣的石狮子,约有一米高,个头算是小号的,看风格,大约是清代早期所刻。
明代重修寺院始末
从《清凉山天宁禅寺记》一文中,可以得知明朝成化年间由僧人募捐重修天宁寺一事的梗概。经历元朝近百年的时间,到洪武年间天宁寺早已坍圮,成了一堆残垣断壁。又经过了三十多年休养生息,宣德年间马湖地区逐渐恢复了经济文化,一位叫妙容的僧人准备重新修复这座寺,并得到土知府安璿和泥溪长官司长官王凤葺的支持。此时的天宁寺,已经成了马湖府管理佛教的机构僧纲司驻地,其掌事者称都纲。僧人四处化缘,筹措经费。妙容派出弟子明熙和尚等人,远赴湖广采购黄铜,用以铸造铜钟等法器。景泰二年,都纲妙容和尚发愿用真金装饰佛像,事情传到成都蜀王那里,蜀王听了后也很支持,赠送了一批琉璃兽脊(安放在大殿庑脊之上的构件,起装饰作用)。
天宁寺建成之时,妙容和尚已经是八十一岁的耄耋老人,长宁藉的周洪谟对妙容的执着很敬佩,收到土知府安鳌的邀请后也不推却,提笔写下了这篇记事之文。来清凉寺游玩的人看了碑记后不免产生疑窦,当时马湖府统治者为何要礼请远在几百里外的周洪谟写这篇记事文呢?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元朝时期马湖路辖长宁州,长宁州在洪武五年(1372年)降为长宁县,才改属叙州府,周洪谟的老家也就曾经隶属于马湖路。其二是与周洪谟一贯称赞“土官制”。他认为土官制是稳定地方统治的有效制度,“士人出仕,或去乡数千里……王府官终身不迁,乖祖制,当稍变更……宜特设长官司,就择其人任之,庶无后患。”(《明史》卷一百八十四)用少数民族中有威望的人出面实行民族自治,有利于地方稳定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碑文后面还署了当时官府中主要人物,如安鳌的弟弟安鲸、安鲲,府下机构训导、照磨、司狱、医学正科等负责人的姓名,对研究土府机构及当时的社会人际关系有一定参考性。
新闻推荐
晚报讯9月2日至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主办的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走进长宁县双河镇犁头村,以走...
长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