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本土书架”:打造文化品牌的重要环节

宜宾晚报 2020-04-23 11:11 大字

晚报讯 作家刘亮程曾说 “土地会像长出麦子和苞谷一样长出自己的言说者。”多年来,宜宾作家群体通过文学创作的努力,成为宣传宜宾城市形象,打造宜宾文化品牌的重要环节。宜宾本土作者的作品集,也成为宜宾读者阅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宜宾新华文轩购书中心,特设的本土作家专柜虽不醒目,但却永远不缺读者。“销售得比较好的有作家饶世义的《裂变》、诗人庄剑的《蘸着月光写封信给你》,还有一本反应珙县县城变化掠影的大型画册《嬗变》,图文并茂,翻阅的人也很多。”工作人员介绍道。记者看到,书架上唐松的《屋顶上的炊烟》,王德明的《笛语》,郑友贵的《故乡在远方》,黄培锦的《情书》等数十种图书都赫然在列,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各个类型。

4月19日谷雨当天,长宁县举办了第二十五届“谷雨听雨”文人雅集暨“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同时举行《文化长宁》丛书发行仪式。这套丛书堪称品味文化长宁的饕餮盛宴。它以《竹海竹韵》《淯井风云》《长宁酒歌》《蜀南人家》《淯水乡贤》《红色记忆》《边州民俗》《山野歌谣》《武宁志异》为核心内容,分别展示了长宁的竹文化、盐文化、酒文化、家文化、红色文化、乡贤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逸闻传说等九大类文化资源,展现了文化长宁的风流、风骨与风物。同时它也对长宁18个乡镇的乡土文化进行了挖掘、收集,编撰完成18本《文化长宁丛书·乡镇篇》,谱就了一曲长宁本乡本土、小而厚重的乡土历史文化之歌。据了解,该丛书共有3000余人直接参与了历史文化资料收集及编撰工作,不仅完整记录了长宁文化,而且在存史、资政、研究、传承、教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也对推动长宁文化的繁荣兴盛,推进长宁县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如呼兰河有萧红,上海有张爱玲,湘西有沈从文,新疆阿勒泰有李娟,他们受当地的风俗民情、季节时令、历史人文的滋养哺育,他们的作品又反过来为当地文化增添上了极其亮眼的一笔。宜宾本土作家也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海龙在盘点近年来的宜宾作家丛书时,一一细数,“刘火的文化批评集《风月原本两无功》新书出版,宜宾作家在评论界的地位再一次得到读者的肯定;庄剑的文艺随笔《书剑飘零》一书,介绍近百位宜宾作者的创作成果,打造出宜宾作家方阵; 蒋德均、廖小勤教授主编的《流年时光》汇集了宜宾学院师生的教学成果,对大学生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宁航一长篇小说《第三类秘密》、雷蕾长篇小说《时光行者的你》在全国走红,提高了宜宾作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麦笛诗集《诗颂英雄赵一曼》,引来了全国9位鲁奖诗人来宜宾百花采风,创作出一批歌颂赵一曼的诗文,并以碑林的形式固定在赵一曼故居……”他表示,这些新书的问世,对宣传宜宾城市的形象和古城文化,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宜宾最古老的名楼是大观楼,最古老的名塔是旧州塔,最古老的会馆是滇南馆……”13岁的小读者陈宇哲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家中有一本《宜宾市翠屏区古建筑史话》,最近他经常都翻看,已对宜宾古建筑如数家珍。“如果有外地的亲戚来宜宾玩,我可以为他们担任义务讲解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本土书籍已把宜宾文化的种子悄然无声地栽种在了宜宾读者心中。

晚报记者 张新

新闻推荐

一条热线温暖一座城

□宋成均马庆“从打电话投诉到执法人员过来解决问题,前后不过三小时。这个热线太温暖了。”4月12日,长宁县培风社区居民李...

长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宁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