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在广州半夜接儿子电话“爸,地震了……”随后便没了信号 奔袭上千公里亲眼看你平安才好

山东商报 2019-06-19 10:01 大字

经过长途跋涉,王娟终于到达了双河镇,一下车她就立即打电话联系家人。特派记者赵天羿发自四川长宁经过长途跋涉,王娟终于到达了双河镇,一下车她就立即打电话联系家人。特派记者赵天羿发自四川长宁在进入双河镇的必经之路上,记者遇到了从广州出发,长途奔袭上千公里赶过来的王娟(化名)。目前,王娟11岁的儿子、7岁的女儿和母亲正在双河镇,她正在路口焦急等车进入双河镇。

王娟和丈夫在广州工作,17日长宁地震前,两人完成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后,已经休息。深夜11时07分,王娟丈夫的电话突然响起,“爸,地震了……”,丈夫接起电话后,电话那头一句话还未说完,儿子的电话已经挂断,再回拨回去,手机已经关机,这时候两人的手机上同时推送了新闻:“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

儿子的电话打不通,两人用尽一切办法联系老家的朋友,微信、电话、手机……但都没有回应,直到18日凌晨3时07分,王娟的朋友在微信上给她发了一个儿子和女儿、母亲的视频报了平安。但她放不下心来,当夜,王娟就订了最早的一班回宜宾的机票。

昨晚,王娟随记者的车一起进入双河镇文化广场安置点,车还未停稳,她就冲下车,到安置点里找寻儿子、女儿和母亲。凌晨1点20分,王娟特意领着儿子来到记者的车前表示了感谢,报了平安。

记者到达长宁县双河镇时,已经是6月19日凌晨0点27分,在通往双河镇的沿途,有交警彻夜维持交通秩序,保障道路畅通,进入双河镇后,街上的消防人员、志愿者多了起来,大家仍在忙碌地工作,协调车辆。

此时,镇里的居民都已经被疏导到安置点。在长宁县双河镇文化广场安置点,有外地赶来的热心志愿者在门口烧热水,还有人设置了免费的手机充电桩供大家使用。志愿者们不停地招呼大家进食喝水……据了解,这些志愿者都是得知地震消息后,从重庆、南充等地特意赶过来的。

记者现场发现,整个安置点工作井然有序,物资充足。帐篷里矿泉水、泡面等满满当当,民兵和志愿者们仍在搭建帐篷。据了解,从昨天中午开始,现场的工作人员就通过轮换的方式,不间断搭建帐篷,运送物资。

据介绍,目前位于震中的双河镇、梅硐镇共有六个集中安置点。现场的志愿者也告诉记者,目前搭建的临时帐篷已基本够用。特派记者宗兆洋发自四川长宁

新闻推荐

八方驰援 震中双河井然有序

志愿者正在为受灾群众分发食品及饮用水运送发电机□本报记者叶茜胡鹏文/图一出宜叙高速双河出口不远,就到了位于长宁县南...

长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宁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