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撑起脱贫梦

四川农村日报 2018-11-07 05:31 大字

□宋劲松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三头大肥猪在猪圈里悠闲地打着呼噜,几只神气十足的公鸡正领着鸡群欢快地啄着食,院中经过修剪的丝瓜架上开满了金色的小花,一位老太太背着满满一背篓的红苕藤从田间归来。这幅悠然的农家场景,正是长宁县双河镇铜锣村谢龙兵家如今的生活画面。作为残疾人的他,硬是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成为村中人人皆夸的脱贫榜样。

“快进屋,请坐,喝茶。”近日,笔者和铜锣村驻村帮扶人员一起来到了铜锣村3组谢龙兵家,见到了谢龙兵和他的妻子,只见两位老人精神状态极好,衣服干净利落,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据驻村帮扶人员介绍,谢龙兵今年76岁,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已整整20年,属肢体残疾三级,平常靠一根细木棍做的拐杖才能勉强走路,就更不用说下体力活了。妻子罗春强74岁,患有腰椎病,身体已呈90度鞠躬状,难以直立。更不幸的是,谢龙兵今年38岁的儿子患有先天性轻微智障。几十年来,家庭的大小事情全压在了老伴罗春强一人身上。

“人穷志不穷,身残毅更坚。”这是谢龙兵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3年前,谢龙兵家很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修房、买家电,给儿子娶媳妇,无奈这一想法只能深埋心底。2016年,铜锣村村干部结合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老人居住意愿的前提下,在公路边为谢龙兵新修了住房,从蓄水池引来自来水,入户路也进行了硬化。

自从腿脚不方便后,谢龙兵好几年都没有赶过场,平时的油、盐和其它生活用品等,都是靠老伴在赶场时一点儿一点儿地从镇上带回来。“身体不好,但志气在,人不能一辈子等靠要。”谢龙兵说,国家政策这么好,又有帮扶单位进行帮助,脱贫标准一年纯收入才3600元,只要肯干,脱贫不难。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和老伴一起养了3头猪、35只鸡,种了一些红苕和蔬菜,冬天还可以挖点儿竹笋卖,一年下来预计收入将达到7000元。

“铜锣村受谢龙兵的影响,群众观念改变大,积极依靠养殖脱贫致富的贫困户比比皆是。”铜锣村第一书记张朝介绍说,谢龙兵身残志不残,勇敢面对个人和家庭的困境,以乐观豁达的精神斩断“穷根”,成为“朋友圈”中积极面对生活困难和挫折的榜样。

新闻推荐

竹海镇村级纪检委员充分发挥“前哨”作用

本报讯(曾广)“这明显不符合低保资格!”近日,长宁县竹海镇塔沙村纪检委员罗孝强对村里的低保贫困户走访时发现,一村民家条件尚...

长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长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