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原子序数里寻根 ——读周小平散文诗集《我在元素周期表中寻找自己》

宜宾日报 2017-12-27 04:32 大字

[摘要]——读周小平散文诗集《我在元素周期表中寻找自己》

□ 王幅明

与周小平先生有过两面之交。

第一面,是2012年4月,在“纵情竹海 养生长宁”的散文诗笔会上。全国各地的散文诗作家云集蜀南竹海长宁县采风,感受竹乡文化与风情。当时周小平先生任县委副书记,初次见面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周书记在敬酒时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河南唐河,他立刻说出唐河籍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大名。我感到惊讶。而且,我注意到不仅对我个人,而是同桌的其他所有人,他都能说出当地的名人。这样的文化修养,实在令人敬佩。参观过长宁许多人文和自然景观之后,方知长宁不仅有竹海,而且有连续数百年之久的竹文化,有无处不在的文化之风。长宁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县委几个领导大都兼任县文联名誉职务,说明他们看重文化,愿意为繁荣文学艺术做点实事。周小平本身就是文化人,有诗词赋集《淯水行吟》诗集《那山那海》散文诗集《那轮千古弯月》问世。

2015年6月,去山西运城参加 “大禹渡散文诗笔会”,未想到又与周小平先生不期而遇。冒雨观看文艺表演,很巧,我与周小平座位相邻。他先发现了我。三年后重逢,相互交谈甚欢。他告诉我他的工作有了变动,已就任县政协主席。当年有一个“新能源杯”散文诗大赛,评审结果已揭晓,他的一组《新能源短章》荣获了银奖。这组作品我认真读了,堪称优秀。这类作品难写,原因是很少有人能说清何为新能源,即便说清,不等于能够用散文诗的形式来表现。不少人对此征文望而生畏。两种能力都要具备,又要巧妙地融为一体,其难度不言而喻。获奖说明了他的实力。对于我的赞扬,他报以莞尔。原来他大学学的是理科,教过10年高中物理,很多人一头雾水的“新能源”,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这样的题材遇到他,真是找对了人。与周小平的第二次握手,对他有了新的了解。

不久前,他发来新结集的散文诗书稿,请我写个短序。怪怪的书名令人眼前一亮:《我在元素周期表中寻找自己》。书未打开,便已嗅出了鲜明的个性。文债尚有不少未还,但我愿意接受周君的雅命。作者在《后记》中说:“置身电场、磁场、电磁场、气场、人情场、社会场……常常情不自禁地想到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得失,化合价,氧化还原,物理特征,化学性质。似乎这些对应着芸芸众生,通感着社会万象,暗合着哲学的命题,隐喻着文学的诗性。于是,想坐拥万卷诗书,叩拜先贤,聆听大师并未走远的声音,渐渐地就明白了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的道理。从此,人生不再是孤独的单程逆旅!”看了书名尚有疑问缠绕,读完这段话顿觉豁然开朗。它是交给读者的一把钥匙,也是一段别有见地的文论。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揭开了化学元素之谜。他发现的元素周期表,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1857年,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出版,《感应》是诗集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人认为自然界犹如一座“象征的森林”,万事万物互相感应,互为象征,以不同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存在,并向人们发出信息,与人的内心世界相互感应、契合,而后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诗人的使命即是做上述互相感应关系的神秘的自然界的“翻译者”。21世纪,中国诗人周小平发现了元素周期表与《感应》的内在联系,其成果收入散文诗集《我在元素周期表中寻找自己》。笔者如此排列,也许会受到同道者的善意嗤笑,恕我孤陋寡闻,此前确末看到过类似的表述。

本书分为三辑,“科学之光”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辑。其余为“人物画廊”“远山近水”。 “科学之光”一共有5组,分别为《新能源短章》《物理辞典》《化学辞典》《数学辞典》《生物辞典》。《新能源短章》写了几种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核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这是为作者赢得声誉的一组作品。如《太阳能》:

立于人世,给人明白。

以宇宙最快的速度暴走,光速刻录岁月的年轮,等分著作春、夏、秋、冬,相互守望的距离。

金灿灿的笑容,立竿见影。

火辣辣的眼神,见缝插针。

双手伸出光芒四射的热情,万象纷纷走出阴影、沐浴迎立。连冰山的感动,也热泪盈眶。

白天的背面,是黑夜。而撕破夜的黑幕,却,恰恰是白天滞留下来的太阳。

光,伏在夜里!

太阳能亦称光伏,是新能源的主要形式,人类的福音。这是科普小品吗?显然不是,但里面含有科学。作者将科学与文学打通了,他笔下的太阳是个有着特异功能的生命体,有着“金灿灿的笑容”“火辣辣的眼神”“光芒四射”,潜台词:她可以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为人类造福。

《我在元素周期表中,寻找自己》,是《化学辞典》中的一题。

我想寻根?我要祭祖!

面对,茫茫元素周期表;面对,一大堆方块字符的神奇。我想回家,我想找到当初离家出走的门。

按照原子序数的门牌号,推开虚掩的门,试问童年的笑语歌声?

……

作者要到原子序数里寻根,寻找自己。冯友兰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周小平将世间万物的原始形态都视为人类的根,这可否理解为也是一种天地境界?“沿着童年的足迹,挨家挨户去寻找。小伙伴们都不见了,怅惘连接着远山的烟岚。锂镍去当电池坐台,成了掌中玩物……铝去做合金,装饰了别人的美梦……镉铬,犯了流氓罪,把邻近的白嘟嘟的大米给遭塌了……”寻找的结果令他失望,一切都随着时代的改变在改变,甚至异化。“周期表伸出的舌苔,空空荡荡的。虚掩的门,不时发着幽幽的磷光……只剩下饱经沧桑的门捷列夫,还在扶着门楣,痴情守望……”诗人将原子序数对应大千世界,寻找的结果给读者带来绵长的思索。多个《辞典》里的篇章,都具有类似的特色。

“人物画廊”写了60多个历史人物,其中女性占了50多个,应了曹雪芹“女人是水做的,男儿是泥做的”的名言,颇有对女性太过偏爱的嫌疑。我翻了翻作者2010年出版的《那轮千古弯月》,书里写了40多个人物,主要是男性。明白了,大概该写的男性都已写过了,这次集中写女性吧?50多个红颜分为9组:“铿锵玫瑰”(花木兰等)、“花落的姿势”(虞姬等)、“唐朝那抹嫣红”(上官婉儿等)、“不是爱风尘”(苏小小等)、“巴蜀红颜”(薛涛等)、“皇宫深处”(吕后等)、“世说新语”(蔡文姬等)、“百年才女”(吕碧诚等)、“百年红伶”(阮玲玉等)。仅看标题,已让人欲罢不能。几乎把巾帼英雄一网打尽。每个人物都是一本书,吃透这些人物,要去读多少资料啊。如果写故事,该要多少篇幅?周小平用的是写意法,把故事隐在背后,用几百字的诗意文字,写出对人物的历史评价。试举《不是爱风尘?潘玉良》为例:

以自己油画,为信念写真……

率性、大气,不约而同,朴面而来。联袂而至的,还有那朴拙、真挚。

心,自己锁上。而且,开启的钥匙发生丢弃。把青楼的灯光,赶尽杀绝。把青楼的衣扣,绾成死结。

然后,义无反顾,为艺术敞开心扉,像祭祀的牺牲。裸体屏声静气。

离经,诀别了桎梏的谆谆教导。

叛道,世俗被烘烤得瞠目结舌。

执着大美,呈对千年礼教的眼光,鲜活了滴血的生命!

裸,是衣和生命鲜果的左右两分,左右映衬。

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一个女性胴体站在面前,我们看到了什么?一双执着大美的叛逆眼神!作者并没有具象地画出裸者的眼睛,我们却感觉到了她的眼神。这是不画而画的高超技巧。

用散文诗为历史人物造像,周小平堪称高手。

周小平也是一位行吟诗人。“远山近水”收入行吟类作品38章。有历史名胜,也有红色记忆。几乎没有清丽的素描,无论自然与人文,每一章都有画外之音,写出了思辨的内涵,给人以某种惊喜。《长征不朽》(五章)写出长征路上彝海、安顺场、泸定桥、沼泽地、腊子口五处自然景观与红军“感应”后的奇妙变化。《大航海》(五章)写出了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中华文化的深层意蕴。

从附录得知,收入集中的不少作品,在发表后已被收入多个年度的散文诗选本。说明它们已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将科学与与文学的边界打通,将自然与人文的边界打通,应该是21世纪作家的使命。周小平是先行者之一。无疑,他对开拓散文诗的疆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我为在原子序数里寻根的诗人点赞。

新闻推荐

贾利华调研项目工作推进情况

本刊讯(宋成均)12月2日,县委副书记、县长贾利华率领发改、财政、交通、旅游等部门负责人,前往古河镇、下长镇和梅白乡,就项目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健,副县长王志刚参...

长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