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投资百余万流转土地 五年后,500多亩果园喜获丰收 子长市民营企业家冯连平的致富经

延安日报 2020-11-12 18:39 大字

?●冯连平在果园摘苹果

通讯员 张亚宁

近日,走进子长市马家砭镇郭家河村,红色、绿色和黄色成了这个季节的主基调。在五姐妹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山地果园里,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红灯笼挂满枝头,果农正忙着采摘,准备将苹果统一打包装箱销售。

这是子长市五姐妹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山地果园首次获得大丰收。

5年前,这处山地果园还是当地村民的撂荒地,只在平整的地块种一些五谷杂粮。2016年,61岁的民营企业家冯连平积极响应子长“现代农业富民”与“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的号召,在马家砭镇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投资110万元流转荒草地525亩,种植山地苹果。

冯连平要种苹果的消息传开后,他的一些朋友并不支持,认为这项产业不挣钱,有的打电话劝他,家人也担心他身体不好,种苹果太劳累容易遭病。“当时大家都反对,但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谈起当初发展苹果产业的情况,冯连平回忆说,500多亩的土地流转好了,也正值栽苗的关键时刻,但他对于山地苹果这个行业还是门外汉。他通过看书和上网学习,也只能学到一些皮毛。后来在别人的引荐下,他到农业局、果业开发中心、科技局等业务部门请教技术员。有专家了解到他曾搞过运输、做过地产、经营过煤矿,就建议他承包已经挂果的果园,这样投资小见效快。“他们以为我只是为了做生意赚钱,但我有自己的打算:要是这个产业发展起来了,不但自己能富,还能带动郭家河村、马家砭镇甚至是子长的果农一起致富。”冯连平说。

2016年秋天,经过反复研究和规划,冯连平在整好的土地上,分地块栽植了烟富8号、烟富3号等品种,并配置了嘎啦、龙奇红、寒富等授粉品种,新建果园经过冬春两季顺利完成525亩的栽植。为了管护果树,他吃住在果园,给自己定下了“1年栽树3年结果4年卖果”的发展目标,还聘请了果业技术员,从修剪拉枝、病虫害防治、改土施肥等环节进行指导。另外,雇用了村里15户脱贫户在果园务工,对果园进行日常管护。

万事开头难。务工人员不懂技术,种苹果的用水、机械使用、临时开支等也要花费不少的费用。“虽然困难不少,但我跟自己说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没有过不去的坎。”冯连平首先在果园里开展现场培训,对入园务工人员轮流培训,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种植和管理技术。随后,他注册成立了子长市五姐妹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的注册更有利于果园资金周转、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发展,冯连平的信心更足了。在马家砭镇政府和子长县果业技术开发中心的支持下,2018年年底,他的果园全部实现了水通、路通、电通,并建了10间平房,满足了工作人员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需要。同时,他还打机井、建高抽水利设施,建成3处储水窖,在全园布设了灌溉管道,具备节水灌溉和生活用水的基础。

在摸索中发展,在困难中突围,冯连平的果园逐渐走上了正规化发展道路。但几年时间下来,他患上了关节炎,两腿时常疼痛,不能下地劳动。有人劝他回家养病,把果园交给技术员管理,但冯连平还是闲不下来,经常拄着拐杖到地里走一走、看一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018年,果园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目标,开始挂果,打破了果树在子长4年不能挂果的“传统定义”,冯连平在子长也小有名气。不少果农慕名而来,子长和市上的果业专家经常到老冯的山地果园调研,将他的山地苹果果园列入延安市、子长市的山地苹果示范园,给予更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政府这么支持我,我更应该把果园管好。”冯连平决定走果畜循环路子,带着工人拉运了周围3个乡镇9个大型养猪场的猪粪尿、沼液和沼渣。依靠科学管理,冯连平的产业发展一路向好,他的果园达到了40%的挂果率,为子长现代化果园生产管理提供了成功范例。

如今,冯连平家的山地苹果红了,满洼的果树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根据夏天果园套袋的比例来看,今年果园预产苹果在15万公斤以上,目前山东的客商已经订了5万公斤。”冯连平说,“这几年比起做其他生意,我的损失不小,但我一点都不后悔。眼前的收获不是我的最终目标,我要把这块果园打造成集山地苹果示范种植、果业苗木培育、畜禽养殖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对自己果园未来的发展,冯连平信心十足。

新闻推荐

子长市马家砭镇:苹果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阳光讯(记者郑玮通讯员乔建虎)仲秋时节,行走在子长市马家砭镇郭家河村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呈现出一派生机...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