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拮据到幸福满满

延安日报 2019-10-01 10:17 大字

?●村民住上了新房子

?●子长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在病房了解患者情况

?●医疗下基层

?●医院护士照顾新生儿

本报记者 叶树峰

1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今天是我住院的第八天,给县医院缴纳的2000元还没有用完,现在来县医院看病,不仅价格便宜了很多,医生的态度和技术也明显好了。”在子长县人民医院,正在接受治疗的南世旺说,这都是医疗改革带来的好处。

2009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方案》明确指出:把基础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医改《方案》一出,子长县立刻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因为早在2008年,子长就开始了以创建平价医院为先导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和97.4%。一度成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国家试点。

对医改实惠深有体会的还有来自农村的高宝军。

高宝军的老婆生孩子进了延安最好的医院,一共花了8000多元,医保报销下来自己出了不到4000元。高宝军说,母亲当年生他,只是叫了村里有接生经验的大婶来接生,根本没条件去医院,更别说做产检。如今自己的孩子出生在延安最好的医院里,那是几十年前甚至医改前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实现了,就像做梦一样。

同样觉得自己在梦里的,还有志丹县旦八镇界湾村村民刘景亮。

“谁能想到咱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有病了有医保,老了还可以去镇上的养老院养老。”年过花甲的刘景亮感慨地说。

刘景亮说自己小时候以种地、放羊为生,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年轻的时候赶上改革开放,也曾离家出门揽工,有了一点积蓄。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一切付之东流。

大病之后的他,无法继续打工,只好回老家。“多亏现在政策好,住院、慢性病费用都能报,还能领到养老金。”刘景亮说,他一辈子孑然一身,本来还忧心老了没人管,现在看来都不是问题了。

2 人人受教 居有其所

整齐的教学楼、开阔的操场、完善的教学设备、美丽的校园环境……走进宜川中学的校园,就如同漫步于别致的公园一般,一律的红瓦白墙,处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孩子原本在西安上初中,宜川中学新校区建成以后,我就把孩子转回来了。”宜川县的学生家长李静说。近年来,像她一样把孩子从省城转回延安上学的家长不在少数。

因为,延安的教育发展之快令人不敢相信,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许多学校并不比西安差。

截至2018年底,延安市拥有大学1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112所,职业中学13所,普通小学251所,全市居民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幅提升。市一中、宜川中学创建为省级示范高中,新区高级中学创建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全市省级标准化高中和省级示范高中达到19所。

近些年来,延安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在全省实现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3%。北大培文、清华附中、江苏中学等一大批知名教育品牌纷纷落户延安。

一位家长感慨地说:“原来延安也有这么好的教育资源,再不用处心积虑把孩子往外送了。”

安塞区惠泽园小区一套85平方米的新房,却是杨塞一家人渴盼了13年的梦。

13年前,杨塞的儿子上小学,一家人从建华镇新窑坪村搬到了安塞城区。4口之家,挤在租赁的平房里,开始了以打工为生的城市边缘生活。那时的杨塞,每每走过县城的街头,看见楼房里的灯火,就在心里想:什么时候能在城里有一套楼房就好了。但她也只是想想,那么高的房价,如何买得起?

如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按照政策,这套85平方米的移民搬迁安置房,杨塞一家只花了1.7万元。

“年底就能住上新房,能在新房里过年了!”杨塞高兴地说。

有了新房子,一家人的生活基调都跟着温暖起来。民众对住房的期盼由此可见一斑。

多年以前,低租金的福利分房曾是许多人的梦想,但这项只针对正式职工的福利,普通人只能想一想。如今延安对住房制度不断改革,形成了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限价房等多种供应体系,适应中低收入群众不同的住房需求。棚户区改造更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目前,延安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2平方米。

新闻推荐

子长财政局情暖贫困户

“还没到中秋,就收到了月饼,真是太感谢你们了。”9月6日,子长市安定镇魏家砭村王志军收到了一份中秋节礼物。为了让贫困...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