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夫妇发现一只“怪鸟”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延安日报 2019-03-25 11:50 大字

杜卫卫在沙场拍摄的凤头鸊鷉

本报讯(通讯员 张锐 记者 郑鹏)子长县经营沙场的杜卫卫夫妇发现一只“怪鸟”及时上报了林业部门。经鉴定,该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鸊(pì)鷉(tī)。林业部门将其在合适地点放飞后,对杜卫卫夫妻进行了奖励,并呼吁广大群众要有保护野生鸟类的意识,自觉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来。

杜卫卫和妻子王东梅在瓦窑堡街道办佛店村经营一家沙场,近日,杜卫卫在清理沙场时发现一只长相特别奇特的鸟。发现飞不起来时,就将其抓住,妻子王东梅赶快买来鱼、小虾等食物给它补充能量,保护动物意识较强的杜卫卫夫妇给子长县林业站打了电话,汇报情况。

接到电话后,子长县林业站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察看,初步判断该鸟为凤头鸊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该鸟属于迁徙候鸟,由于飞行能力弱,缺少食物,水源少,陆地行走缓慢等原因,给凤头鸊鷉生存带来一定困难。鉴于该鸟首次在子长县境内发现,该县林业站拿出500元对杜卫卫的爱心善举进行奖励。

据子长县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凤头鸊鷉除了适于游水之外,在陆地上几乎是寸步难移的。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在既是开阔水面又长有芦苇、水草的湖泊中,极善水性,以吃昆虫、虾、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生,偶尔也吃少量水生植物。子长县林业站根据该鸟的生活习性,选择了湿地水源充足,食物丰富,适宜凤头鸊鷉生存的玉家湾镇张家河村湿地进行自然放归。

据了解,近年来,子长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县内已经发现二级保护鸟类14种。每年三月份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该县林业站呼吁广大群众要有保护野生鸟类的意识,自觉投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来,发现野生鸟类要及时向林业部门或当地政府反映。

新闻推荐

技术送进村 脱贫有信心 市科协果园管理技术培训获民赞

本报讯(记者崔东通讯员何永宁)近期正是春季果园管理的关键期。为助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市科协组织农艺师和果园管理技术人员...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