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奔波 只为百姓谋福 记市人大代表、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冯家岔村党支部书记樊海源

延安日报 2018-06-04 16:49 大字

●樊海源(右)正在了解种植户李宏明家的大棚产业种植情况

本报记者 王婷

“亲戚朋友都说,你当了35年村干部,和村民打了多半辈子交道,不嫌烦吗?我说不会,只要我当一天村支书,也要为村民多干一件好事、一件实事。”市人大代表、子长县杨家园则镇冯家岔村党支部书记樊海源说。他还说,只有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更多的百姓谋福利,这个代表才没有白当。

56岁的樊海源于1985年8月入党,先后担任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还曾被聘用担任乡党委党建干部,后因村情需要再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回乡当起村干部 一心为民修好路

高中毕业后,樊海源跟别人学了油漆工的手艺在外谋生,日子过得也算稳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家乡冯家岔村正在选举村主任,还听说要选一个有文化、有胆量的年轻人,他就想试试。于是,樊海源回到家乡竞聘,没想到的是,这个22岁的年轻后生竟然成功当选冯家岔村村主任。樊海源说他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回到家乡当村干部,而这一当竟是35年。

冯家岔村距离县城25公里,樊海源刚当上村主任那会,村里的村容村貌还比较落后,尤其是乡村道路建设方面尤为落后,村民们去县城基本都是靠步行。

“既然当上了村主任,就要干出个样来。”凭着敢作敢为的那股劲,樊海源先后争取资金,对村里的乡村道路进行了改造和修建。

“我们村村支部外面的道路,以前是低洼地带,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如今已经是平坦的柏油马路了!”说起这条道路的修建,村民樊根全深有体会。“我还记得,那会修路时正是夏天,为了修路,樊书记可是费了大劲。”樊海源为修路而付出的艰辛,樊根全历历在目。“修路的40多天,樊书记每天都在工地,渴了顾不上喝水,饿了顾不上吃饭,最后,路修好了,樊书记却晒成了‘黑包公\’。”

“虽然修路辛苦,但欣慰的是,村民如今出行方便了,也算是为村民办了件好事。”说起当时修路的艰辛,樊海源觉得这是值得的。

大棚产业为主导 山地葡萄响当当

2013年之前,冯家岔村并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一次外出参观学习杨凌农高会后,樊海源就认定蔬菜大棚是个不错的产业,结合冯家岔村水源无污染的实际,可以在村里发展落实。

说干就干,回到村上后,樊海源规划了35座蔬菜大棚。但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在建大棚期间,恰遇延安市百年不遇强降水,损失惨重。但困难没有办法多,樊海源并没有被暂时的困难压倒,他多方奔走,后从县政府、农行等处争取资金又建起了大棚,当年村民就有了收益。

“以前总觉得零花钱不够用,现在有了自家的大棚产业,不仅有了零花钱,闲钱还能存起来,感觉日子越过越好了!”该村大棚种植户李宏明说,樊书记可给他们办了好事。如今,大棚产业已经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而说起该村的山地葡萄,因其甜分高、品质好,每斤能卖10元钱,还曾拿到杨凌农高会展销过,在延安市也小有名气。“现在都不用自己去卖,很多顾客都是上门收购,我们的葡萄也成为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佳品。”该村葡萄种植户王张虎难掩喜悦。“以前都是靠天吃饭,现在种葡萄,一亩地纯收入2万多元。”王张虎说,如今的好生活离不开樊海源在种植技术、协调资金、使用肥料等方面的帮助。

如今,村上有了支柱产业,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日子也有了奔头。

因为工作出色,樊海源连续多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党员致富带头人标兵、陕西省综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还先后被推选为子长县党代表及人大代表。2011年,樊海源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2016年年底,他被当选为延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为百姓谋取福利 当好人民好代表

为了当好人大代表,樊海源积极走访联系选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农村产业发展起步难、缺乏资金,2016年子长县人代会上,樊海源提出应协调银行给村民相应的贷款扶持的建议,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农村孩子去城市上学难的实际,2016年该县人代会上,樊海源提出了发展均衡教育的建议。樊海源在多年的工作中了解到,农村村民的思想观念还是比较陈旧、落后,2016年市人代会上,他提出结合农村党建工作,开展村民美德教育活动,营造和谐村风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肯定。

“人民代表就是要为人民,利用市人大代表的身份为百姓干实事、谋福利,这个代表才没有白当。”这是樊海源对人大代表的诠释,也是他一生的责任和坚守。

新闻推荐

我是第一书记 “我想和群众时刻在一起” 记子长县瓦窑堡街道张家庄村第一书记马永涛

马永涛(右)在农户地里查看糜子生长情况(资料照片)通讯员郝文军本报记者叶四青“刚上班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五险一金都交了,工作...

子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