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院里欢笑多 本报记者 雷荣 通讯员 郝文军
●在幸福院,71岁的刘霞第一次尝到了蛋糕的味道
5月11日,下午2点刚过,子长县余家坪镇郝家川村幸福院就热闹了起来。
“昨天,我儿子给我打电话了,问我在这里过得怎么样。我说,挺好的,不用操心!”
“上次生病,得亏这个娃娃开车把我送到医院。”
“老李,来来来,今天咱俩再下两盘棋,非要把你打败不可。”
陆续走进大门的老人们,围坐在院中的石桌前,你一句我一句,热热闹闹地聊起了天。
“幸福院成了老人们第二个家了!”郝家川第一书记李新刚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青年纷纷外出务工,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逐年上升,面临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缺失。为了帮助老人们排解孤独,让老人们安度晚年,2014年,由镇党委主导、村集体主办,社会力量参与,共筹集资金20余万元,利用学校闲置的9间平房,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村级互助幸福院。
“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在这里休闲锻炼;凡是70岁以上的,经过申请和体检后,就可以免费入住、免费吃饭。幸福院雇用了大厨师每天为老人们提供两顿饭菜,还购置了电视、图书、棋牌,供他们休闲娱乐、睡觉休息。包扶干部充当志愿者,负责老人的日常照料。”余家坪镇社保站站长徐军飞介绍,目前,全村已有17名老人入住。
今年84岁的刘世全是最早来到幸福院的老人之一。每天早上8点,他就慢悠悠地从家里出发,顺着马路走一走、歇一歇,半小时后准时来到了幸福院。“我们早饭有包子、馍馍、花卷,晚饭有面条、饸饹,很丰富,也很符合我们的口味。”刘世全笑着说,“以前我们在家里就凑合着吃了,人老了,也不讲究营养,吃饱不饿就行了。”
“现在我不孤独了!”80岁的高桂芳身体有病,常年孤苦一人,有时每天只吃一顿拌汤,日子过得十分困难。村里的幸福院成立后,高桂芳就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每天和同伴们看看电视,拉拉家常,日子过得快乐而充实!
“高桂芳老人吃得也好,心情比以前好了很多,经常能听到她的笑声。”李新刚说,看到老人快乐,自己的心里也特别高兴。
在郝家川幸福院,老人们你帮我盛饭、我帮你扫地,既是互助的受益者、又是爱心的奉献者。同时,由党员和文明户示范带动、道德模范引领,组织院里的老人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理发、缝衣、洗衣,大家各展所长,尽展其能。村上的群众和老人们还将自家种植的新鲜蔬菜、小米杂粮以及日用品纷纷拿到幸福院,供大家分享,情同一家。
“我们不仅要注重物质的互助,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帮助,让老人吃得香,生活得愉快。”李新刚介绍说,
在幸福院,71岁的刘霞第一次尝到了蛋糕的味道。
刘霞由于小时候患上小儿麻痹,双手留下终身残疾。老伴去世后,孤苦一人生活的刘霞多次询问能否让自己早点加入幸福院,但是由于年龄未满70岁,一直未被批准。
今年正月,刘霞顺利入住幸福院。刘霞生日的那天,幸福院特意炸了油糕、做了饸饹,李新刚还自己花钱为他买了一个蛋糕,并邀请全体老人共同为她过一次特殊的生日。“蛋糕好吃,很甜很香,比肉都好吃。”刘霞乐开了怀。
看着老人开心地吃着蛋糕,李新刚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他决定,今后每年无论哪个老人过生日,自己都会出钱买个大蛋糕,并邀请其他老人集体过一次生日。如今,李新刚已经为5名老人过了生日。
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刘瑞自2015年来到村上后,也有事没事往幸福院跑,和李新刚、镇村干部一起打扫卫生、端茶倒水,帮助照看老人。闲暇之余,还与老人们坐在一起聊天、拉话,逗老人们开心。“老人太不容易了,儿女都不在跟前,有的吃饭生活都是问题。我们也有老的那一天,看到他们在这里吃得好,过得愉快,我心里挺为他们高兴。”
幸福院越来越热闹,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管是过年过节还是平常日子,社会一些爱心企业和热心人士从四面八方过来看望慰问老人,大家你200元、我1000元,纷纷捐物捐钱,有时还带来互动节目,陪伴老人度过快乐的一天。
村民生活互助、物质互助、精神互助、管理互助、社会力量互助让郝家川幸福院的老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这种新型的低成本养老模式,也让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人告别了“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悲戚生活,实现了“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养老夙愿。
“这里就是一个大家庭,平时互相帮助、彼此关心,我们相处的就跟一家人一样。”李新刚说道,今后会更加细致关心照顾老人,使幸福院发挥更大的作用,让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得更加幸福、让他们的儿女更加放心。
“就是就是,我们不但是一家人,比一家人还要亲呢。”周围的老人高兴地笑着,脸上挂满了幸福……
新闻推荐
通讯员郝文军本报记者雷荣走进子长县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花岩坪村,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拱棚映入眼帘,一块块太阳能发电板齐聚能...
子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