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眼中的“香饽饽”

陕西日报 2018-03-28 07:15 大字

本报记者王雄通讯员王东东

3月9日,记者到延安市子长县玉家湾镇刘来沟村采访,远远地看到一座座温室大棚依坡而建。走进种植户李建峰的大棚,一簇簇嫩绿的叶子下面,挂着一个个鲜红的西红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李建峰正在和妻子将成熟的西红柿装车准备拉到县城去卖。他有着十几年的大棚蔬菜种植经验。“我有3座大棚,种的全是西红柿,除去棚膜、种子、农家肥等成本后,一年纯收入有7万多元。”李建峰高兴地说,“今年农闲时我要带妻子出去旅游,好好放松一下。”

刘来沟村距离子长县城上百公里,过去由于没有产业,村民除了外出打工和在土里刨食外,就是靠退耕还林的补偿款维持生计。在玉家湾镇党委、镇政府的引导下,刘来沟村让大棚蔬菜唱主角,主抓“一村一品”蔬菜种植,大棚蔬菜逐渐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全村建起了300座大棚,种植面积360多亩,仅靠大棚蔬菜种植,村民每年人均增收56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村。

与刘来沟村这样的传统大棚蔬菜种植村不同,子长县杨家园则镇杨一村则是一个新兴的大棚蔬菜产业村,当地农民刚刚尝到了大棚蔬菜种植的甜头。

从2016年开始,杨家园则镇在杨一村规划建设183亩大棚蔬菜示范园,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300万元以上。目前,这个村子已建成40座大棚,全部投入使用。同时,村上还成立了子长县众康大棚蔬菜专业合作社。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建大棚给咱补钱,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技术员随叫随到,真是贴心。”58岁的杨一村村民杨补柱感激地说,“我有1座大棚,全部种了西葫芦。从2017年年底就开始卖,已经收入了9000多元。到露地菜上市前,再卖个1万多元不成问题。家里还养了3头猪,种了6亩地,我和老伴儿的日子过得舒坦着呢!”

随行的子长县蔬菜开发中心副主任马永军告诉记者:“在推动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发展中,子长县通过优惠政策引导,除对新建日光大棚补助外,技术人员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激发群众发展大棚蔬菜的积极性。”

刘来沟村和杨一村只是子长县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子长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富民战略,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引导农民运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全力打造秀延河川蔬菜产业带。全县发展蔬菜面积3.2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大棚蔬菜1.3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大棚蔬菜成了农民眼中的“香饽饽”。

新闻推荐

擎起全国职工微影视的旗帜——探访西安市小寨工人文化宫转型创新之路

“《山道弯弯》确实值得一看。近年来扶贫题材的微影视作品数量不少,而称得上精品的却不多,这部作品的故事性、艺术性都做到了精彩和精湛。”这是著名编剧、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竹子对《山道弯弯》的...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