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 子长县凉水湾村多业并举带动群众发展产业
本报讯(通讯员 李晓军 记者 刘小艳)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子长县凉水湾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示范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动的“双带”作用,积极引导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形成“支部引领、合作社运转、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
凉水湾村是全县的西大门,全村辖9个自然村,310户109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59人。
世居于子长县寺湾便民服务中心凉水湾村的井七星,现年60岁,2015年被确定为贫困户,家里子女多,再加上妻子突然患上的一场大病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家霜。2015年,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井七星先是养了5头猪,这一年,他收入5400余元,尝到甜头的他继续扩大规模,2017年发展到了20多头。同时,他还种了10亩地膜玉米,不仅玉米可以销售,而且通过打包青贮对外销售,每亩玉米秸秆能够增收700元,今年他秸秆打包青贮170包,增收4250元;村上发展大棚种植产业,建纯净水厂,他积极响应村上号召,通过扶贫户贷款、自筹资金和政府政策性补贴新建大棚1座,入股水厂1万元。井七星高兴地说:“我现在不仅养殖、种植有收入,还能得到村上纯净水厂的分红,光景越过越有信心。”
据了解,作为全市地膜玉米种植示范点,凉水湾村通过玉米秸秆打包青贮产业“变废为宝”,每年实现产值50多万元,这已成为凉水湾村一项长期品牌产业。与此同时,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村党支部整合涉农资金,多渠道自筹资金51万元,一期吸纳农户84户,建成凉水湾村扶贫纯净水厂,积极盘活沉睡的水资源促进资源变资产,促进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同时,他们还以短平快扶持政策为契机,发展大棚产业、养殖业,“长+短”产业合力促脱贫,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亩到14户农户(3户贫困户)手中,新建百米大棚20座,使贫困户有了长期发展的产业,发展养殖户34户(贫困户12户),50头规模养猪户8户,10头以上养牛户2户,并与延安惠农合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订单合同,带动145户农户(贫困户54户)种植油用牡丹385亩,通过多业并举,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稳定收入。
新闻推荐
高如杰(右)走访养牛户本报记者肖金雄高如杰是市委宣传部的一名科级干部,2017年6月份担任子长县杨家园镇蜜蜂峪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高如杰全心全意驻村,真心实意干事,忠实履行职责,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子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子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