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向着全面小康坚定前行 ——子长县产业扶贫工作综述

延安日报 2017-10-25 16:45 大字

郝家川村发展淡水养殖助推贫困户脱贫

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甜滋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晓伟为贫困户发放分红

养猪大户何光军(左)对帮扶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

高台石碾小米加工现场

县财政局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了解情况

本报讯(通讯员 李晓军)五年前,英雄故里子长县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人们都已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仍有近1.2万户3.1万多人,其中登记在册贫困户3188户9070人,脱贫压力依旧巨大。

近年来,面对困中之困、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的脱贫攻坚工作,子长县紧扣“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变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为动力,通过贫困户“带资入股”、组建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企业帮扶带动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产业扶贫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

如何才能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子长县有自己的答案。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该县在不改变扶贫资金的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将中省市县投入的各类扶持、补贴、奖励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有效整合起来,由县财政出资1000万元建立精准脱贫贷款储备金,要求县域内金融机构以1∶10的比例放大贷款额度,积极给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贫困户拿到贷款后再自主投放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将资金变为股金,享受每年的固定分红。

“我们是子长县实施‘带资入股\’扶贫政策的合作社之一,目前共有14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入股。每户股金4万元,都是贷的3年期小额贷款。”8月29日,子长县金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建华说,每年无论效益如何,合作社都会为这些贫困户保底分红3600元。3年期满后,合作社会将股金本金还给贫困户,再由贫困户还给金融机构。

为了确保贫困户能还贷无忧,杨建华和另外一个合伙人还在村支部抵押了城里两套住宅的房产证。14户贫困户的股金是56万元,而我们房子的市值目前已经超过80万元,所以无论我们合作社经营状况如何,贫困户都没有后顾之忧。”杨建华说。

57岁的杨文存,是金磊合作社所处的马家砭镇赵家崖堤村村民。由于腰椎受伤不能干重活,他原来的日子一直过得很贫苦。今年6月他贷到4万元小额贷款后在合作社入了股,不仅每年有固定分红,在合作社有需要时,他还优先被招聘来做一些锄草、铺地膜之类力所能及的工作,每天工资100元。“股金”和“薪金”的双重收入,极大地改善了杨文存的生活条件。金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就办在村内,平时喂猪、送粪、种植温棚的一些零七碎八的活儿,全部雇用本村的贫困户。笔者见到了该村的贫困户杨世平,今年45岁的他看上去有些苍老,他告诉笔者自己肺上有病,不能干重活,只能干喂猪、打杂等轻便一些的活,合作社的老板王磊经常雇用他来干,虽然是零星打工,但每月工资收入基本保持在1000元左右,照顾家庭、打工两不误。据合作社负责人王磊介绍,他们合作社目前有16座温室大棚,11座工棚,占地44亩,他流转土地以每年每亩200元的租金价格付给农户,现在养殖800余头育肥猪,新吸纳14户贫困户的“带资股金”,合作社每年不管效益亏盈,都优先给贫困户分红3600元,使贫困户趋利避害,零风险分红。同时,也解决了目前贫困户发展产业难,合作社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问题,变通解决问题,变“矛盾”为“双赢”。目前,全县已注册专业合作社316个,其中种植合作社81个,养殖合作社93个,其他合作社142个,“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让贫困户白手起家,零风险无本分红。

“‘带资入股\’这种形式,既确保了贫困户每年都有一笔稳定的收益,也助推了全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可谓一举两得。”该县老区扶贫开发局局长高振平说,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为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2600多万元,绝大多数都变成了各种“股金”。

互助资金,贫困户脱贫致富“好帮手”

余家坪镇郝家川村53岁的贫困户郝延平,全家五口四代人,妻子去世,大儿子有病,儿媳离家出走,剩下80岁的老母亲、他和两个儿子、一个孙子。一家人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紧。4年前,郝延平从村扶贫互助协会贷到了5000元,买了葡萄苗、水泥桩、铁丝,村上还请来专家手把手教他技术。第二年,他家的葡萄就开始结果,这几年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不但脱了贫,还迈上了致富的路子。郝延平感慨地说:“要是没有扶贫互助资金,我怎么可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郝延平说的“扶贫互助资金”,是该县在扶贫工作中探索出的一项扶贫新举措。从2009年起,该县用省市县扶贫资金做基础,让有意愿的村民缴纳1000元,形成互助资金公积金,然后通过村民互保,以政府贴息贷款的方式发放到需要资金的农户手里,每户最高可贷2万元。

“互助资金库就好比是我们村的‘村民信用合作社\’,贷款手续简单,村民互相担保,即可放出贷款。”郝家川村第一书记李新刚说,“我们商定5户为一个小组,每组每年只能有2户贷款,其他3户做担保。当然这5户都是自然结合,基本上是亲兄弟或亲族户内自家人,彼此也比较了解,今年我需要钱你给我担保,明年你需要钱我再给你担保,这样村民联保互相牵制,还款也不存在问题。”

该村贫困户郝延河,依靠种植温室大棚油桃,2016年收入2万多元,走上依托产业脱贫致富的道路。随后,郝延平和28岁的儿子共同栽植了8亩葡萄园,去年单靠葡萄收入3万元,并且发展起了自己的手工作坊自酿葡萄酒,收入2万多元,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如期实现了自己的脱贫计划。

“我们现在正常运行的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共有21个,会员1488户,筹建互助资金总额达到771万元,先后为包括贫困户在内的2900多户农户发放了2600多万元生产性资金,成为贫困群众发展养殖、种植、运输等产业的好帮手。”该县老区扶贫开发局局长高振平说。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户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今年8月25日,该县民政局又新批复同意李家岔镇崖窑沟村等69个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成立登记,从而实现了全县82个贫困村的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全覆盖。

涧峪岔镇高台便民服务中心赵角村是该县最为偏远的一个村子,村民素有种植小米的传统。由于这里具有海拔高,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境内方圆120公里无工矿污染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以小米品质非常好。但过去由于离城远,交通不便,小米销售始终是个问题,村民日子普遍不太好,全村500来户人家有77户都是贫困户。

去年,为了有效解决当地脱贫致富问题,高台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招商引进子长炬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赵角村建起了占地760亩的小杂粮种植基地,其中涉及在家贫困户30户。“这些地还是村民在种,炬丰公司免费提供种子和有机肥,到了收获季节,公司按每公斤比市场价高5毛钱的价格从贫困户手里收购,如果是非贫困户,则比市场价高2毛钱。”高台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冯建平说。

去年以来,炬丰公司共收购小米14万斤,其中8万斤已经以礼盒形式销往了重庆、西安等地。

冯建平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这30户贫困户家家都有十来亩耕地,每亩地每年能产350公斤左右的小米,去年市场价是每公斤4元,炬丰公司收购价则是4.5元,算下来每亩地能收入1500多元,10亩就是1.5万多元,按一户人家四口人算,人均收入近4000元,依靠种地脱贫完全没有问题。

近年来,该县采取企业带动、合作社引领、群众参与的形式,涌现出了“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电商+贫困户”“党支部+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等不拘一格的“N+贫困户”模式,不断扶持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山地苹果、蔬菜大棚、种养殖业等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出一批“三金”农民,即土地流转有租金、就近务工有薪金、合作经营有股金。

土地流转有租金。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甜滋滋合作社按每年每亩100元的租赁费,流转土地,发展山地苹果,目前全县流转土地44860亩,其中贫困户2786户8230亩,每年可为贫困群众人均增收260元。

就近务工有薪金。村党支部成立劳务工作队,优先推荐贫困人口到果园或合作社务工,实现了“社农”共赢。全县去年一年累计用工量43260人次,其中推荐贫困人口有组织务工22420人次,发放薪金824万余元。长期务工的闫家坪村贫困户闫高娃一年务工收入1.5万元,短期务工的丹头村贫困户杨闫娃、史和平等贫困户年均工资9000元以上。

合作经营有股金。不断创新合作经营方式,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鼓励贫困群众带资入股、参与分红。一方面,探索带资入股模式。采取包扶干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长推荐的形式,双向选择确定贫困户和经营主体,并签订入股协议,经扶贫部门审核后,按照统一程序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先后创设出“大学生村官刘强强+合作社+贫困户”“党员道德模范李晓伟+家庭农场+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新模式,目前,共有140户贫困户带资入股。另一方面,探索带资分红模式。由合作社协调各类扶贫贷款,贫困户拿到扶贫贷款后按年入股1万元保底分红900元的方式入股到合作社,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保底分红现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补助的形式提供猪仔等生产要素,通过养殖业增加收入,确保贫困户实现产业扶贫脱贫。实现了贫困群众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个转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待,时间很紧迫,任务很艰巨。当前,攻城拔寨的‘集合令\’和‘冲锋号\’已经吹响,子长一定会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勇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排头兵,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子长县委书记谢延明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子长县举办歌咏比赛

阳光讯(王东东记者王延峰)9月27日晚,子长县在开元广场举行歌咏比赛,来自全县各系统、各单位的10支队伍共计1000余人。比赛在一曲铿锵有力的合唱《祖国颂》中拉开序幕,10支代表队着装整齐、精神饱满,用...

子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