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共产党员风采 火红油桃带来红火日子 ——子长县余家坪镇新寨河村党建引领、产业富民小记

延安日报 2017-08-15 15:03 大字

今年5月的一天,大棚油桃丰收在望,村民吴志明开心不已

本报记者 叶四青 通讯员 李秀玲

开栏语

为认真贯彻中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营造“全社会关注党建、全体党员参与党建、各级组织聚焦党建”的良好氛围,做好党建先进典型的常态化宣传工作,从今日起,本报开辟“共产党员风采”专栏,介绍推广延安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讲述延安党建好故事,传播党建好声音,聚焦追赶超越,服务转型发展,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余家坪镇新寨河村位于子长县县城南10公里处,这个实住人口达140户469人的村子是子长县远近闻名的大棚油桃产业村。2007年,村里开始发展大棚油桃,到现在已经发展了100座。2017年,该村入选农业部公布的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成为今年延安市唯一入选的村镇。因为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的产业发展模式,大棚油桃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近日,记者来到子长县余家坪镇新寨河村的油桃大棚内,只见油桃树枝繁叶茂,但却看不到果实。原来,早在5月份村民们的大棚油桃就已经卖完了。69岁的村民王成贵高兴地告诉记者:“我种了一个大棚、两个小棚的油桃,今年卖了3万多元。油桃比蔬菜好打理,卖完后就给种西瓜的村民打工,还能多赚点钱。”据了解,今年全村大棚油桃总产量达1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大棚油桃户均纯收入5.6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2万元。

新寨河村大棚油桃产业能发展起来,村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时任新寨河村党支部书记的米国清是村里第一个种植油桃的人。2006年5月,米国清应邀和县镇领导一起到大连学习大棚油桃种植管理技术。“大连的大棚油桃果形好、口感好、销路好,价格也高,听说还能当年种当年结,如果在家乡种,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米国清心里盘算着。2007年,县政府扶持大棚种植,免费给了他400株油桃树苗,米国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原来的蔬菜改种成一棚油桃。米国清说:“当年,油桃树结了几十个油桃,但第二年产量就增多了,家里的油桃受到市场的热捧,很快就卖完了。看到市场前景比较好,2008年,我又种植了约400棵油桃树。”

为了帮村民发展油桃产业,2007年,子长县蔬菜开发中心专门从东北聘请了两个种植油桃的夫妻专家到点指导。有专家坐镇,又有米国清家的油桃赚钱在先,新寨河的不少村民都跟着米国清种起了大棚油桃。

“真的要感谢他们手把手地耐心教导,才让村民们学到了种植油桃的真本领。”现任村支部书记王彦华深有感触地说道。而时任村支部书记的米国清因为种油桃有了经验,也成了大家的油桃老师。“油桃专家给一家种植户教技术、教管理,其他种植户也全部跟着学,这是当时党支部的普遍做法。这种方式让大家都能学到技术,人人都能当专家。”王彦华说。

要把油桃产业做大做强,首先就要树立品牌。王彦华给记者展示了新寨河油桃的商标,这是一个以绿色、白色为主色调的小横条。上方第一行是绿色的大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左下侧是一个二维码,右下侧是“无公害农产品”的圆形标识和一个网址,最下面是一个灰色条形区,写着“刮开涂层查验证码”。“扫一扫二维码,刮开涂层就能验证是不是我们新寨河的油桃。”王彦华说。

接下来就是扩大规模和更新品种。村里除了引进新的油桃品种外,还在原来温室大棚的基础上,新发展露地油桃30亩,拱棚油桃5座。这样一来,温棚油桃比拱棚油桃早上市1个月,拱棚油桃比露地油桃早上市1个多月,露地油桃根据品种,分批次上市,形成时差,保证市场供应,形成一年三季有花,四季桃果飘香的良好发展势头。

2016年6月,新寨河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据了解,新寨河村实施了将实用人才培养为党员,将党员培养为村后备干部的“双培双带”人才示范工程,同时将带动群众致富的党员树立为典型且培养为党员中心户,给予适当的奖励,让那些想入党和已入党的示范户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村里的领导班子是以带领群众兴村富民为标准建立的,所以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就成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新寨河的油桃以色泽火红明艳著称,而现在,村民的日子也正像这里的油桃一样红火、热闹。”王彦华说。

新闻推荐

市政协调研延安市物业管理工作

本报讯(记者房佳通讯员杨阳)8月8日至11日,市政协副主席张玉曙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和市政协社法委工作人员,先后深入子长县、安塞区和宝塔区,就延安市物业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并邀请延安市部分小区业委会...

子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