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场”带来大发展 志丹县发展家庭农场小记
?● 湖羊养殖帮助村民致了富
?●占军核桃家庭农场
?●志愿者为农户讲解食用菌养殖技术
通讯员 杨婷婷 记者 王锋
近年来,为了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志丹县探索实践“政策引路、土地铺路、金融开路、先锋领路”的“四路”工作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相关工作的快速推开,一个个“小”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崭露头角,创造出大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小农场”创出大效益
“玉米按照现在的行情大概能卖六七万块钱,葡萄和核桃两种大概是十万块钱左右,苗子大概能卖二十万左右,再加上苹果,总共应该能卖个五十几万块。”记者见到许占俊的时候,他正蹲在果园里拿根木棍在地上划拉着计算今年的经济账。
许占俊是志丹县保安街道办事处杨畔村有名的产业致富能人,这还要得益于他经营的许占俊家庭农场。
许占俊家庭农场有20亩挂果园,还有核桃40亩、葡萄10亩、黄芪40亩、育苗50亩以及玉米20亩。2021年总收入65.2万元。“虽然苹果遭受了冻害、冰雹有些减产,但总体收成还不错。”许占俊说。
家庭农场是能兼顾家庭经营、集约生产和高效合作的新型经营主体,平均经营规模在150亩左右。2020年以来,志丹县把家庭农场示范点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累计发放支农贷款3.7亿元,县财政贴息1200余万元。许占俊家庭农场的发展正是乘着这样的东风,进入高效发展的快车道。
为了实现果畜循环,提升产品价值,许占俊家庭农场在去年又引进了湖羊养殖,将羊粪和农作物秸秆搅拌发酵后还田,大大减少了果园所需肥料支出,使整个果园进入了良性循环。2020年,许占俊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农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陕北的农民背靠黄土地,就得在土地上寻找出路,土地就是咱农民的摇钱树。”许占俊骄傲地说。
“户帮户”帮出“农场”发展艳阳天
与杨畔村相隔不远的冯坡村,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土地集中,成片的核桃树笔直地挺立在山川梁峁之上。
“我们村上的年轻人原来都是一年四季在外打工,就剩老人娃娃在家里,土地都是撂荒的多。后来在白战军的带领下,很多年轻人都回来了,种核桃的、养羊的,怎样挣钱怎样来。现在村上光核桃树都有200多亩了。”志丹县保安街道办事处冯坡村党支部书记赵志银说。目前,冯坡村有40户家庭农场,省级家庭农场2户,市级家庭农场1户,县级家庭农场16户。
“地一种,羊一养,羊粪能种地,有机肥就不存在问题了,还能省一些钱,特别好,我们村以后打算将这种模式全面推开。”赵志银说。
白战军是村上战军核桃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也是村上第一个成立家庭农场的村民。“我的家庭农场比较简单,就60多亩核桃和80多只羊,一年的收入也有十几万,还好管理。作为一个农民,家也顾了,钱也挣了,心里挺满足的。”说起家庭农场,白战军满脸骄傲。
凭借“小而精”的灵活经营特性,战军核桃家庭农场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管理园区,施农家肥,推广绿色种植,不仅提升了农场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康学宏就是在白战军的带领下回乡发展的。他老实本分,原本靠外出打临工来维持生活,后来看到战军核桃家庭农场好管理还收益好,就在白战军的帮助下,种了2.6亩核桃,养了十几只湖羊。
“去年核桃进入了盛产期,收入有1万多,等今年湖羊出栏了,收入应该比去年能翻一番,比去外面打工强太多了。”康学宏说。
政策支持助推“农场”大发展
2013年以来,志丹县历经“自由发展、规模扩张、融合升级”三个阶段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盘活了土地资源、推动了产业升级、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2021年9月17日,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称号。
农民过得好不好,钱袋子是关键。近年来,志丹县以家庭农场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抓手,统筹利用各项资源,出台了多个政策性文件,明确发展目标,规范农场管理,精准项目选配,加大政策倾斜。县财政每年列支8000万元,专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其中1000万元用于家庭农场培育发展。金融部门针对示范家庭农场建立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提供“一对一”服务,有效满足家庭农场的合理信贷需求。通过“惠农e贷”“红都振兴贷”等为家庭农场发放产业发展资金近3.6亿元。与人保、平安、阳光等保险公司建立保险机制,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种类多、品种全、服务优、效果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劝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为载体,以“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为工作模式,通过搭建创业平台、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保障,鼓励社会能人、农民工、大学生等有志之士返乡创业,为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截至目前,志丹县共培育发展家庭农场2889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3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6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658个,普通家庭农场2132个,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耕地52亩,全县家庭农场年经营总收入4.9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收入17万元,是普通农户家庭收入的3.9倍。逐步形成了“种养+产供销”融合发展模式,家庭农场在带动群众稳步增收、助力农业产业绿色循环高效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着力点。
“今后,我县将有效完善家庭农场联合体,构建从原料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农业’‘大产业’‘大流通’格局,大力支持家庭农场主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于内,开拓电子商务,解决产品滞销、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于外,联合各方资源,畅通物流渠道、引入人才队伍、补齐智慧短板、打响志丹品牌,从而实现‘家庭农场整体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乡村产业全面兴旺’。”志丹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曹志山说。
新闻推荐
①和队员们一起合影②正在做核酸检测③胜利归来1月13日,志丹县55名医护人员在圆满完成支援延安市宝塔区抗疫任务后,胜利归...
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