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冰上运动

延安日报 2022-02-20 00:58 大字

?① 1972年1月,参加陕西省陕北冰上运动会的延安城区运动员李世明

② 胡晓东(左四)所在的北京冰上牛仔队队员训练时的合影

③ 上世纪60年代,延河延安城北关街段,正在举行冰球赛

?●上世纪80年代,宝塔山下的延河中,一群孩子使用自制的冰踏板和冰车滑冰?毕醒世收藏

?●参加1972年陕西省陕北冰上运动会的延安城区队合影 曹永明提供

?●1972年1月,参加陕西省陕北冰上运动会的延安城区运动员王大芳(左一),志丹县运动员曹平(左二)、曹丹(右一)向榆林地区教练(右二)求教?王大芳提供

文毕醒世

延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们的记忆里,到了冬季,滚滚的延河水便被严寒所驯服,骤变成乖巧的天然冰场,每天都有数百人在长长的河道中滑冰。这其中以青少年及儿童居多,他们使用自制的冰踏板或冰车滑冰。那些穿着冰刀、滑冰鞋滑冰的,则多是延安大学、延安中学、延安师范的师生以及机关厂矿的干部职工。

1冰上运动与冰上赛事

1957年1月5日的《延安报》是这样报道延安的冰上运动的:

“在延安,每年都有将近四个月的结冰期,这对于‘冰迷’们来说,真是一个冬季冰上运动的好时期。”

入冬以来,延河天然冰场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姑娘们、小伙子们和成群的少年儿童在冰上滑行如飞。

1955年以后,滑冰运动已经逐渐成为延安广大青年男女喜爱的一项冬季体育运动。1957年参加滑冰运动的人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那一年,延安中学800多名男女学生,除了十多名不能参加体育活动外,其余都学会了滑冰。冰上运动也从学校学生扩展到各机关的广大青年群众中。据延安体育运动委员会初步计算,每天将近有200多名青年参加滑冰运动。为此,延安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了延安市滑冰训练班,培养技术人员。

在延安,滑冰不仅成为群众性的运动,而且在技术上也大大提高。在1956年末召开的延安冰上选拔大会中,除男子速滑1500米、女子速滑1500米和男子速滑5000米以外,其他各种项目,全部打破了全区1955年的成绩,创造了新纪录。

2历史上的冰上运动

据亲闻亲历者讲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驻延安国民党军队曾组织队伍在大东门外的延河冰滩上进行冰上运动,并敲开冰层,逼迫士兵进行冬泳训练。

陕甘宁边区时期,延河上的群众性冰上运动也十分活跃。据《延安地区志》(西安出版社,2000年8月)记载,1942年2月7日,延安举行冰上运动会,比赛项目为男子200米游戏竞赛,起点上有一盏灯笼和一盒火柴。发令后,运动员点亮灯笼前进(中途熄灭还要重新点着),半途要将自己的帽子放在冰道上,到100米处要绕凳滑回,再拾起帽子戴上并回到起点。还有花样滑冰,一位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长征老干部,能够稳健地完成前后内外“8”“3”字形和“S”图形。

3延安时期“冰运”回忆

据《陕甘宁边区体育史》和《陕西体育史料8:陕甘宁边区体育史料座谈会专辑》相关文章介绍,延安时期的体育运动好手吴江平回忆:“延安时期,滑冰除了白天滑以外,晚上在月光下滑,没有月光就用汽灯照明滑。滑冰季节,延河上人山人海,有领导干部,也有一般群众。”苏正富同志也回忆说:“每逢星期六晚上,延安体育会的公共滑冰场上,挂起了几盏汽灯,吸引更多的滑冰爱好者前来观光。如果星期六晚上是皓月当空,那情景就更动人了,不只是延安体育会滑冰场上围满了人,长长的延河冰床上,几乎处处是滑冰的人。”他还说:“许多首长也是滑冰爱好者,聂鹤亭、李昌同志都是当时的滑冰积极分子,就连彭真和邓发两位同志也经常参加滑冰运动。”

蔡德仁到延安抗大第二期学习,带来一双国外的滑冰鞋,这双“洋冰鞋”成了延安冰场上的稀罕物。延安滑冰,大多是自制冰刀冰鞋,用铁棍固定在鞋底上,或拿刻蜡纸的旧钢板切成两半做成的冰刀;日机轰炸留下的炸弹皮经铁匠加工后也可以做成冰刀;后来延安铁工厂也生产冰刀。当时的延安体育会第一任主任李导,1986年根据记忆绘制了“铁皮式”和“木板式”两种冰鞋的制作与使用方法示意图。

延安体育会第二任主任张远回忆:“开展冰球运动,这是从苏联回来的李彦青、舒林等同志带动起来的,他们多是东北人。延河有一块地方很宽大,是很理想的冰球场。球门好办,做个木头架子,球是橡皮的或木质的。球杖比较难做,就找自然木棍制作。冰球场画线用簸箕装些木炭来烤。”

4小将李世明获得最佳战绩

上世纪70年代,延安地区冰上运动依然比较活跃。延安城北关街的青少年坚持在延河中滑冰。1971年冬,笔者的同学、延安中学初一级的李世明被选拔为冰训队队员。他家住北关街,他与自己的两个哥哥以及邻居的男孩都是滑冰爱好者。据李世明回忆,当时,冰训队共有15名队员,其中有几位北京知青。他们大约训练了一个月,主要在延安城边的河道训练,训练场设在宝塔山下的南河段和北门口下的延河段。随后转移到榆林集训,备战1972年1月在榆林召开的陕西省陕北冰上运动会。延安地区队的队员来自延安城区、志丹县、吴旗县等。在这次运动会上,延安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少年乙组比赛中,肖峰取得了500米速滑冠军,李世明为第三名。同时,李世明还取得了1500米速滑、3000米速滑冠军,成为少年乙组全能冠军。延安队的一位北京知青在花样滑冰表演赛中获得了冠军。最为突出的是延安的冰球队,他们也获得了冠军。

延安城区运动员载誉归来后,在延河的河道上,专门为延安人民举行了一场精彩的滑冰表演。谁也想不到,这次表演是延河滑冰史上的绝唱。

5女运动员王大芳的冰运经历

对于王大芳来说,参加滑冰赛事纯属偶然。

1964年冬,她在延安中学读初一。一天,体委的老师前来挑选参加滑冰赛事的运动员,一位滑冰成绩比较好的女同学因为超龄没有被选上。体委的老师了解到王大芳的年龄小,是个可培养的苗子,便让她去参加集训。

1965年,陕西省冰上运动会在榆林的莲花池举行,组委会给大家留出了几天适应时间。在训练中,王大芳的技能又有了一些提高,但是毕竟是个新手,她在女子少年甲组800米速滑赛中取得第8名的成绩。

1966年冬,延安体委筹划举办一次革命化的全区冰上运动会,王大芳荣幸地参加了训练,兴致勃勃地期待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想不到,在延安滑冰场举行的开幕式刚刚进行到一半,红卫兵便将木板、椽子等障碍物横在滑冰场,阻止运动会的举行……这次赛事不得不因此取消。

6健将曹永明的滑冰人生

曹永明是李世明这批运动员的速滑教练。笔者采访了这位冰上运动健将。

曹先生说,他于1950年进入延安报社工作,年仅13岁,特别爱好冰上运动。当时,报社有个东北来的同事,说穿上滑冰鞋滑冰才能够达到专业水平。那时,延安没有滑冰鞋,曹永明也从来没有见过滑冰鞋是什么样子。于是,东北的同事就给他手绘了一幅冰刀的图纸,让他找铁匠铺打制。曹永明果真找铁匠打制了两副冰刀!使用冰刀滑冰,需要用绳索把冰刀捆绑在脚上,脚上必须穿松软的棉鞋,否则冰刀捆绑不紧。曹永明就是靠这两副土制的冰刀练就了最初的滑冰技能。

由于曹永明滑冰姿势比较专业,功底扎实,延安的体育部门给他赠送了一双专业滑冰鞋。就靠这双冰鞋,他进入了延安顶尖滑冰爱好者队伍的行列。其中还有白东升、靳江等诸多冰友,他们都是延河天然冰场上的优秀自由滑行者。

延安的体育部门希望曹永明调入体委担任专职冰上运动教练。但曹永明担心自己文化水平低,又没有冰上运动的专业理论基础,就找各种理由推辞了。

1971年,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有关部门决定,1972年初在榆林举行陕西省陕北冰上运动会,延安城区体委聘请曹永明为参加这次运动会的速滑教练。由于曹永明训练有方,延安城区代表队在此次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

7志丹县滑冰一家人

在1972年1月举行的陕西省陕北冰上运动会上,有两位小小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他俩是志丹县代表队的曹平和曹丹。曹平是姐姐,9岁;曹丹是弟弟,7岁。由于他俩的年龄太小,没有同年龄段的比赛对手,运动会组委会专门给他俩安排了没有对手的特殊比赛。因而,曹平和曹丹都获得了一份特殊的奖励。

在这次运动会上,曹平和曹丹的爸爸、妈妈、哥哥都到场了。爸爸曹钰,是志丹县体委主任、本次运动会志丹县代表队的领队;哥哥曹延平由于跟外婆在延安居住,加入了这次运动会延安城区代表队;妈妈折佩芳,是一家人中唯一的观众。

曹钰是甘肃省天水人,50年代为延安军分区的作战参谋、神枪手。折佩芳那时在延安中学读完初中,考上延安师范后由曹钰资助完成学业。他俩结婚后,曹钰转业至地方,选择到偏远的志丹县体委工作。他走马上任县体委主任后,在乱坟滩上开辟出了志丹县体育场,组织起多项群众体育活动,冬季的滑冰运动就是其中的一项。他深知体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在滑冰运动方面,特别加强了对少年儿童的训练,培养出了许多滑冰运动员。

8冰球队为延安争了光

1970年5月,延安分为延安县和延安城区。1971年10月,延安城区体委接到了陕西省体育部门的通知,要求延安城区组队,代表延安地区参加1972年1月在榆林召开的陕西省陕北冰上运动会。

当时,延安有组织的冰上运动已经停止了5年时间,可以说是队伍散了,队员老了,滑冰场歇业了。新成立的延安城区体委的负责人徐发友感到压力非常大,立即向区领导和军代表汇报,得到了上级的全力支持。于是,徐发友开始物色教练和运动员。他说服了延安报社的资深滑冰健将曹永明当速滑教练,然后到延河天然冰场观察选拔新生代滑冰爱好者中的佼佼者,延安中学初一级学生李世明便是其中的一个。他在走访中还发现了一批年纪尚小的老运动员可以参加比赛,并得知北京插队知青中有多位冰球运动爱好者。

徐发友隐隐感觉到,组建一支主力由北京插队知青参加的冰球队,有可能会在这次运动会上给延安地区增光。他通过各种途径在全区范围内选拔冰球运动员,延安城区体委开出了最优惠的条件——只要技术过关,可以来延安集训者,报销路费、安排食宿、发放误工补贴。一位北京插队知青提出想调到延安城区插队,徐发友与相关部门协商,满足了他的要求。冰球队队员基本到齐后,在延安滑冰场集训了20天。

在榆林的比赛中,他们针对历届陕西冰运会冰球赛的霸主榆林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打法多变,短促突击,换人得法,终于获得了这次比赛的冠军,为延安地区争得了荣誉。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天气变暖,以及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各方面干扰,自1972年后,宝塔区范围内有组织的冰上运动再也没有开展起来。

9延安冰球二队队长宝刀不老

胡晓东是北京知青,1969年1月来到延安,赴宜川县英旺公社郝塬大队插队。在1972年1月举行的陕西省陕北冰运会冰球比赛中,以他为队长的延安冰球二队获得了冠军。

胡晓东从小爱好体育运动,他8岁开始学滑冰,并一直在校队队员的指导下打冰球。到宜川县插队后,由于没有冰上运动的条件,胡晓东只好与插队知青一块以踢足球为乐。1972年延安招工,一批在省、地运动会上表现出色的本地和北京插队知青,被特意安排在延安城附近体育运动条件比较好的单位,胡晓东等人被招进了延安无线电厂。每到冬季,胡晓东与多位冰上运动爱好者坚持在延河的冰面上滑冰。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正处于动乱时期,他们再也没有遇上有组织的冰上运动赛事。不过,胡晓东从没有放弃冰上运动。

1976年,胡晓东调回北京工作后,他所在的海淀区体育部门得知在延安插过队的他曾经是陕西省冰球赛冠军队的队长,便找到他,邀请他加入海淀区冰球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海淀区冰球队参加北京市的比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从此,打冰球成为胡晓东人生中的一大爱好与乐趣。

现在,年过古稀的胡晓东依然是北京市冰上牛仔队的一员猛将。与他一块在北京打球的队员中,曾经有好几位是当时延安冰球二队的老队友。

10老运动员们的期盼

2020年11月4日,参加1972年1月在榆林举行的陕西省陕北冰上运动会的延安城区代表队部分运动员再聚首。

当年,他们是十多岁的少年,如今都已过花甲之年。回忆当年参加冰上运动的经历,他们感慨万千,并对之后延安市区没有开展冰上运动赛事感到遗憾。他们认为,随着延安治理水污染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延河等河道的结冰天数也在增加。他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冬季结冰期,选择可以用于滑冰的河道,开辟天然滑冰场,并通过人工干预的方法增强冰面的硬度。同时,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建设滑冰馆,为群众提供常年性的滑冰场地。选择一两个样板学校,在冬季通过操场浇冰与人工干预等措施,建设季节性滑冰场,开展学生冰上运动训练。体育部门可以举办各类滑冰赛事,以推动群众性滑冰运动的开展。

当年的延安城区体委负责人徐发友认为,对于开展冰上运动来说,现在的条件比原来不知要好多少倍。滑冰运动是延安的一项传统运动项目,只要有关方面重视开展这项群众性的体育运动,相信延安人完全可以重新展示冰上雄姿。

北京插队知青、轮滑与滑冰爱好者、延安市物资局退休干部刘延生认为,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这正是各地群众开展冰上运动的大好时机。延安有冰上运动的传统和自然资源,理应开展好这一群众喜欢参与的运动。建议教育、体育部门在延安的中小学增设轮滑课,从小抓起,奠定基础,并开展轮滑与冰雪滑相结合的运动。北京市的轮滑运动已入校门六七年,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培养人才作出了贡献。

新闻推荐

志丹:守护绿色成就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大气十条”实施的最近几年里,志丹人民头顶上的蓝天一年比一年多。“哇,好蓝的天空,好久没见...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