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一上天,污染现场就锁定 志丹分局扬尘污染治理用上高科技

延安日报 2021-12-07 09:36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李启飞)扬尘污染是秋冬季最常见的大气污染问题,其中以工地扬尘最为突出。近日,志丹分局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中,以延安市生态环境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为依托,借助无人机等非现场执法技术手段,向辖区内工地扬尘污染打出一套信息化组合拳,吹响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的号角。

志丹分局依托延安市生态环境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二、三级网格监管体系。11月下旬,网格长、网格员纵向联动,对志丹县空气质量24小时进行监控,准确掌握了志丹县大气污染六项指标在线监测数据的实时动态,对辖区内大气污染问题形成了初步判断,力求将扬尘污染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在执法检查中,执法人员通过无人机航拍发现部分抽检企业未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要求进行施工,随即以远程收集证据、固定违法事实的方式对其进行了非现场检查。在掌握了监测数据、影像证据等“一手资料”后,执法人员立即进入企业,有针对性地展开现场突击检查,迅速确定违法事实。最终对发现存在违法事实的3家企业要求立即整改,立案查处1家企业。真正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理”,让扬尘污染无处遁形。

本次专项检查,是志丹分局转变执法方式的一次实战练兵,实现了“人为监管+技术监管”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执法方式“现场+非现场”的协调发展,是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逐步向非现场执法方向发展踏出的强有力的一步。

下一阶段,志丹分局将继续加强执法人员非现场执法技能学习,组织各类培训课程,以延安市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新闻推荐

清理反光膜 保电力安全

连日来,国网志丹县供电公司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果园地头,宣讲反光膜危害电网安全的知识,帮助果农回收反光膜,并进行集中处理,确保...

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