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棒”催生的“加速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轮帮扶延安市人民医院发展纪实

延安日报 2020-11-13 06:34 大字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到延安市人民医院视察调研改扩建工程项目

?●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视察延安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

?●2019年4月,延安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医科大学合作共建延安市人民医院签约仪式举行

?中国医科大学乳腺外科专家刘彩刚在手术

中国医科大学专家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开展带教帮扶工作

中国医科大学专家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开展带教帮扶工作

通讯员 王芸 记者 宋伟

“多亏了李春芳主任,通过3个小孔就为我做好了手术,第二天我就能下地活动了。”今年49岁的曹女士盆腔长有直径18厘米的大包块造成她长期不规则出血,经检查需要手术治疗,然而她是体重214斤的重度肥胖患者,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手术难度非常大。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延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一病区的李春芳主任,不仅接诊她入院,而且运用中国医科大学帮扶专家传授的高精尖技术,成功实施“全麻腹腔镜下全子宫+左侧附件+右侧输卵管切除术”,解决了她长期以来的一块心病。曹女士的爱人激动地说:“像我婆姨这么胖,难度这么大的手术,竟然在咱们延安就能做得这么好,真是让我们没有想到啊!”

“特重妇女轻松解愁”。一时间让人们对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加刮目相看了。

那么,延安市人民医院的大夫们何以如此自信呢?

这一切的变化,均得益于2012年至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对延安市人民医院的第一轮帮扶。经过长达七年实打实的帮扶,延安市人民医院已经成功创建成为名副其实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培养出了一大批像李春芳主任一样“带不走的医疗专家”。老区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国内一流医疗服务的“健康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第一轮帮扶结束,接力棒如何传承下去?这成为中国医科大学和延安市党政领导共同关注的课题。

让人们振奋不已的是,2018年第一轮业务托管刚刚结束,中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朱京海同志就亲自组织专家团队实地调查、研讨,为延安市人民医院做出《2018-2025战略发展规划》。延安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帮扶事宜,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孙矿玲,副市长张建波和市卫健委主任郝建东等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医院发展大计和帮扶事宜,并深入医院调研、看望、慰问帮扶专家。

2019年4月,市委、市政府和卫健委大力支持,延安市人民医院院长蔺广东和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奔走努力,帮扶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并提升了等级,决定延安市政府与中国医科大学合作共建延安市人民医院。第二轮帮扶继续按照中国医科大学校长闻德亮提出的“学科引路、按需对接、精准帮扶”的思路进行。

帮扶的“接力棒”继续传递。为了推动第二轮帮扶工作高质量开展,中国医科大学特别选派附属盛京医院乳腺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刘彩刚担任中国医科大学延安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负责落实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年多时间里,延安和沈阳1500多公里的路程,刘彩刚无论严寒酷暑,风雨无阻。但他从不言苦,他说:“我来延安,希望能为老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一年半时间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先后有22名医疗专家在刘彩刚副院长的带领下“回”到延安,接好帮扶“接力棒”,催生发展“加速度”,为延安人民带来了先进的医疗资源,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0年10月10日,是延安市人民医院移交延安市政府21周年纪念日。延安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医科大学举行了帮扶共建延安市人民医院座谈交流。在与延安市副市长张建波率领的延安市人民医院党政领导团队座谈时,中国医科大学新任党委书记宫福清表示,中国医科大学将认真总结帮扶托管的成功经验,继续加强与延安市的合作,找准提升空间,全面调动中国医科大学资源全口径帮扶,继续按照“学科引领、按需对接、精准帮扶”的合作思路,努力完善精准、综合、可持续的帮扶机制,帮助延安医院逐步建成管理规范、学科齐全、人才梯队合理、医教研同步发展、重点专科特色鲜明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助推医院在延安市及陕北地区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

“按需”帮扶,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拥有一个健康美丽的身体是每个女性的心愿。但是,对于32岁罹患乳腺癌的李女士来讲,这一切可能成为终身遗憾了。然而,她幸运地走进了延安市人民医院,幸运地见到了刘彩刚院长。

“刘院长,我的病能治好吗?”刚开始时,她不敢抱有太多的奢求。

“完全可以,我们不仅可以给你把病治好,还能让你的乳房恢复原貌。”刘彩刚说得肯定而坚决。他的自信不是没有理由的,这是他一直追求并有所成效的专业。

去年10月份,李女士被诊断罹患乳腺癌。她害怕失去生命,没了健康,更担心做手术让自己失去女性的美丽象征——乳房。这无疑比失去生命更让她难以接受。

因为,据她了解,当时整个陕北地区的医疗技术,只能通过切除整个乳腺的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但这样做就必然导致乳房变形,这对她来讲打击是多么大啊。幸运的是,刘彩刚副院长利用带来的最新技术,不仅为李女士切除了癌症病灶,还成功地为患者植入了补片和假体,重塑了乳房形态,让年轻患者不仅解除了病痛,而且还留住了女性的美丽象征。

“刘院长,我感觉现在恢复得特别好,让我都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位乳腺癌患者了,真是太感谢您了!”李女士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复诊时,心里特别高兴,完全看不出她还患过这样严重的病。

让我们更加高兴的是,陕北首家乳腺专科经过刘彩刚副院长牵头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成立了,培养了副主任医师李鹏飞和王媛媛等一批优秀青年医师骨干,帮助他们熟练掌握了假体联合补片乳房重建术、乳腺微创旋切术等国内领先的高精尖技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手术操作的效率提高了,以前做乳腺微创手术需要2个小时,现在20分钟就能完成。”专科成立至今,已经有近百名女性患者在这里接受了精准治疗并保住了乳房。

率马以骥,上行下效。在刘彩刚副院长的引领带动下,麻醉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7个专业的17名帮扶专家都秉承“按需”帮扶的原则,针对现有科室

的薄弱环节,以技术难点、弱点为问题导向,扑下身子、真帮实带,逐步补短板、强弱项、树品牌。

一年半以来,专家们率先参与门诊、会诊、查房、抢救、疑难病历讨论,亲自示范手术619台,指导手术53台,开展新技术新业务94项,同时让“规范化结直肠肿瘤根治术”“妇科微创单孔腹腔镜手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等多项国内一流的高精尖技术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落地生根”,培养了一大批医疗业务青年骨干,延安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切实改善了延安人民的就医体验。

“精准”帮扶,学科建设实现多项“零突破”

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延安市人民医院学科建设薄弱的问题,中国医科大学提出第二轮的帮扶目标是,以专业点对点帮扶为主线,确定在7年时间里将骨科、妇产科、普外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和麻醉科等7个专业建成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学科。这一目标让人振奋,但要做到谈何容易?

一句承诺,忠贞践行。

说实在话,延安市人民医院虽然学科建设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与国家级和省级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差距,不仅在诊疗技术方面,而且还在教研方面。在普外科二病区帮扶的李晓霞教授,为了提升科室的科研水平,非常注重规范青年医生手术标本的切取收集,然而标本的采集时间只能随手术安排而定。为了给大家做好示范,李教授不顾每天工作的劳累,常常牺牲用餐时间,放弃午休时间,有时甚至是凌晨两三点钟都要赶到手术室为大家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助,大家迅速掌握了切取标本的基本方法,而且越来越高效、规范了。

重点专科要靠创新成果说话。为了提高大家的科研水平,重症医学科的章志丹教授悉心指导科室开展科研项目,成功申报省科协企业创新争先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重症患者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这也成为陕西首例涉及慢病的研究项目。

学科建设与临床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骨科一病区的梁德勇教授十分注重二者的结合,在帮扶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引导科室建立了成熟的术后病例讨论制度和学术资料搜集制度。特别是术后病例讨论制度更是雷打不动地推进,这一制度专门应用于分析骨科患者的手术效果,对总结手术经验,提高手术质量,培养年轻医生成长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手术麻醉科的包娜仁教授针对科室重技能而轻理论的薄弱点,将“培养临床思维”贯穿于工作始终。每日晨交班,针对当日手术病人的伴发疾病和麻醉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厌其烦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号召大家积极培养临床思维;针对不同病人、不同病情、不同手术采取个体化麻醉方案和个体化用药,积极倡导围手术期全方位镇痛,加快患者康复。在她润物细无声的帮带下,全科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竭尽所能,倾囊相授,帮扶专家全身心地投入,将自己所学手把手地传授给延安市人民医院的同行们,想方设法从根本上助力延安市人民医院快速发展。一年半以来,专家们共开展科内讲座244次,全院讲座13次,教学查房136次,提出学科建设建议140项,指导论文20篇,在专家们的精心指导下,被帮扶科室的学科建设卓有成效,截至目前累计成功申请5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市级科研项目,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0篇。其中,3个科室实现了省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长效”帮扶,医院品牌竞争力实现“新提升”

医疗技术和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延安市人民医院跳跃式发展,还必须注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让所有医务人员和管理者从根本上转变临床思维方式,形成“长效”帮扶模式,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打造过硬的品牌竞争力。

中国医科大学王一子教授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临床路径——ERAS(加速康复外科)引进妇产科一病区。这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具有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等诸多优势。帮扶期间,妇产科一病区在王一子教授的积极引导和手术麻醉科帮扶专家包娜仁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快速康复小组,与手术麻醉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开展ERAS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前,由于紧张和疼痛患者在围手术期配合度比较低,现在我们将ERAS充分运用到临床后,患者愿意配合了,术后也康复得更快,这不仅为患者带来了诸多福利,更为我们培养了医学人文关怀精神,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温度,可以说,这一理念的落地切切实实让我们科的整体水平提升了一个层次。”妇产科一病区主任李春芳深有体会地说。

像王一子教授一样,一年半以来,每一位专家不仅全心全意真帮实扶,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而且言传身教,培养大家的新思维,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去工作。为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他们还积极推荐优秀人才进行深造,由医院向中国医科大学选送了4名博士研究生进行培养,轮派被帮扶科室人员前往盛京医院相关科室进修学习,科学优化人才结构,切实提升人才素质,为增强医院品牌竞争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力就是说话的底气。经过中国医科大学两轮的接力帮扶,以延安市人民医院为总院的延安第二医疗集团在5所成员医院的基础上,又新吸纳了志丹县中医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又新增了吴起县妇幼保健院和黄龙县人民医院两个新成员。同时,还正式接管了长庆油田职工医院。

不仅要把他们带到团队中来,更要让他们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中国医科大学帮扶专家们在做好本院帮带工作的同时,抽出时间对分院和医联体成员按需进行了分批次培训,帮助基层医院发展特色专科,巩固和扩大医改影响力,助推延安市人民医院向多元化、深层次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延安市人民医院的社会认可度和品牌竞争力。

“精神”帮扶,延安市人民医院呈现“新气象”

中国医科大学是从延安走出去的红色大学。在战争年代,红医先辈无惧枪林弹雨,食不果腹,甚至冒着牺牲生命的危险,表现出了革命者的高尚情怀、师者慈心、医者仁心,为广大医护人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新时代的医大人用实际行动“反哺”延安,继续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红医精神,用“精神”帮扶使延安市人民医院呈现新气象,展现新面貌,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消化内科帮扶专家王学清教授视患者如亲人,永远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有一次为了给一位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进行及时诊治,从沈阳回来的她不辞旅途的劳累,一下飞机就拿着行李直奔医院,为这位患者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解答后,才回宿舍休息。她说:“专家号已经安排好了,许多延安的老百姓都等着我去给他们看病,老乡们来一次不容易,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骨科一病区的王丰教授腿部患有较为严重的痛风,在明知陕北气候条件的情况下还坚持报名来延帮扶。来到延安时,时值隆冬,寒冷的气候更加重了他的病情,然而王丰教授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困难,每天一瘸一拐地到科室坚持开展工作,没有耽误过一次手术、一次讲课。还有李长有教授,为了方便与科室人员和患者沟通,勤奋自学陕北方言,每听到一句不懂的就细心记下来,虚心请教同事,逐字逐句翻译,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和陕北老乡们自如对话。

神经内科帮扶专家韩冬教授在延帮扶期间,因胃肠息肉接受了手术。然而,为了不耽误科室的帮扶进度,他术后简单挂了2天吊瓶就返岗工作,坚持上门诊,开展科内学术讲座。他恳切地说:“帮扶的6个月时间很宝贵,我不想因为个人原因耽误大家的进度,手术当天本来有科内讲座安排,结果因为我个人原因耽误了,我内心很过意不去,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和珍惜每一天,为大家多做一点事情。”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帮扶专家们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帮扶精神和敬业奉献、忘我付出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延安市人民医院的每一位医护人员。他们就像一个个火炬、一面面镜子,鼓舞和带动延安市人民医院业务学习和科学研究蔚然成风,全院干部职工呈现出凝心聚力、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新气象”。

“白求恩回来了!”在延安的广大城市和农村也时常看到中国医科大学专家们的身影。他们多次利用节假日,冒着烈日酷暑、风霜雨雪,积极参加“白求恩医疗服务小分队”下乡活动,深入甘泉、志丹、吴起等县的乡镇卫生院和延安八一敬老院等单位,为群众免费义诊。第二轮帮扶一年半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延安市的市、县、乡、村,累计下乡14次,义诊780人次,在下乡中多次参与重危疑难患者急会诊和手术,让濒危患者转危为安,用实际行动为老区人民解除了病痛。让延安人民深切地感受到“白求恩精神”的温暖和力量。

谈起中国医科大学的帮扶工作,延安市人民医院院长蔺广东充满感激。他说,在过去的七年时间里,中国医科大学首批帮扶专家为我院在医疗业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内涵质量、科室管理等诸多方面作出了特别的贡献,让医院取得了长足进步,迈上了发展快车道!如今,第二轮帮扶更上一层楼,上升到政府层面——帮扶的力度更大,这也意味着我院的发展有了更加坚强的后盾,我们将珍惜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继续按照中国医科大学“精准、按需、长效”的六字方针和“带一个徒弟、教一项技术,立一个课题、建一项科研,写一篇论文、报一项成果,查一遍专业、做一次辩论,办一个学会、讲一个专题”的“十个一”原则的顶层设计,借智作为,借势发展,早日将延安市人民医院建成陕北区域的医疗中心。

该院党委书记张智勇表示,第二轮帮扶开展以来,中国医科大学的专家们切实发扬延安精神和红医精神,践行“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校训,用医者仁心、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技术破解了延安市人民医院一个又一个难题,使医院的社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双双提高,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站稳了脚跟,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专家们实事求是的学风,踏实认真的作风,精益求精、不断超越的医技追求和救死扶伤、一心为民的医德风范,将成为延安市人民医院未来发展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感谢中国医科大学所有的帮扶专家们。我们相信,延安市人民医院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延安人民一定会生活得更加健康、更加幸福。

“中国医科大学秉承‘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校训,发扬红医精神,情系革命老区,多年来持续关心、支持延安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使延安市人民医院在学科建设、医学科研、医疗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并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组建了延安第二医疗集团,有力地推动了延安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我们相信中国医科大学一定会发挥好自身优势,强化帮扶措施,突出帮扶重点,做好学科点对点服务,全力支持延安市人民医院,力争打造陕北一流、陕西一流、西北一流医院,真正成为区域医疗中心。”这是延安市副市长张建波对中国医科大学帮扶共建工作给予的高度评价,也代表了延安人民的殷切期望。

如今,前一批专家刚走,新一批专家就已经到岗如火如荼地开展工作。变化的是面孔,不变的是初心和情怀。

在这条相距1500多公里的帮扶之路上,中国医科大学一批又一批的专家们前赴后继奔赴延安,就像当初革命年代无数的红医先辈一样,用责任诠释“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用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无悔誓言。

新闻推荐

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艺宣讲师艺术实践活动走进志丹 文艺演出异彩纷呈 现场教学深受欢迎

●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与志丹县学生互动本报讯(通讯员薛春梅高静李康记者李瑞)10月20日,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们来到志丹县...

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