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杨可伊:公益是我的第二职业

延安日报 2020-05-27 06:46 大字

?●杨可伊看望困难学生

“我从小就特别崇拜警察,记得小学3年级的一次演讲比赛时,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警察》,当时还得了一等奖呢,现在能成为公安队伍中的一员,我感觉非常幸运,也特别光荣!”

杨可伊是志丹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的一名辅警,30岁出头,警龄不算长,但每一步都走得特别坚定和踏实。

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

晚上6点40分,正在厨房准备年夜饭的杨可伊,接到电话通知,要求晚7点在单位大院紧急集合,她匆忙解下围裙换上警服……

来不及解释,也不用解释,这样的情况,公安民警、辅警早已习惯了,家属也习惯了。

上卡点,战疫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击战全面拉开。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杨可伊和同事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工作紧张而忙碌。

当时,全县防护用品、医用酒精、消毒液和洗手液等日常防护物资异常紧缺。她用自己微薄的工资通过各种渠道抢购了一批价值3000余元的碘伏、84消毒液、双氧水、体温计等紧缺防护消毒用品,捐赠给志丹县疾控中心,用于一线抗疫需要,她的捐赠是县疾控中心抗疫期间收到的全县第一笔个人捐赠。

她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基层交警中队在一线抗疫的同事们无偿提供了价值2000余元的消毒水等防护用品。

辅警的收入并不高,在生活中,杨可伊常常精打细算,衣着朴素,但乐善好施的她却常常参与慰老爱幼等各类公益活动,先后加入了志丹雷霆救援队、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微公益”等爱心组织,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公益事业,群众都称她为“暖妹子”。

疫情期间,在一次下班途中,她发现一个保洁的老大爷口罩已经变成了黄色,带子打了几个结,询问后才得知,大爷因为买不到口罩,这个口罩已经带了20多天了,杨可伊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两个备用口罩都给了大爷。

2020年1月份,她和雷霆救援队的队友们一起,向刘志丹红军小学、翰林小学、红都小学等9所学校的191名困难学生送去了棉衣、帽子、围巾、棉鞋等儿童御寒物品及学习用品,让孩子们在寒冬里感受到了大家的关爱和温暖。

年初,杨可伊从朋友口中得知保安小学有个学生,父亲中毒瘫痪在床,母亲改嫁留下她和弟弟妹妹。杨可伊用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给这名学生买了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牛奶等物资。

从2016年1月份开始,杨可伊每周日坚持早6点开始,给城区四个区域的环卫工人送早点,已经持续了三年多。她和微公益的成员以及有雷霆救援队的队友还向武汉捐款1万余元。

“一滴水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日积月累可以穿石。我也希望自己能做一滴水,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把公益事业当成我的第二职业坚持做下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杨可伊说道。

工作中的杨可伊勤学苦思,爱岗敬业,不论是流动车管所下基层进企业、路面执勤执法,还是高峰加岗,她始终冲锋在前,顶寒风、抗烈日,做好每一次出勤任务。

一路走来,杨可伊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和坚持践行着入警初心。因表现突出,今年以来,她先后荣获“延安模范”“三八红旗手”“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并在抗击疫情一线上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面对大家的称赞,她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离优秀还差得远哩!”

新闻推荐

专家组团送技术 果农学习盼增收

本报讯(通讯员刘志超樊军勤)近日,延安市气象局组织气象专家、果业专家深入志丹县王渠村、洛川县过村、宜川县牛家佃店村等,开...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