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夫妻档” 并肩战“疫”情

延安日报 2020-02-15 10:39 大字

通讯员 刘莹 本报记者 思博海

“老婆,跟你商量个事可以不?”“老公,我想跟你说个事。”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一大早,志丹县王南沟村的一户民宅里,高海明、姬绪花各怀心事,都想着和对方商量解决。

“我想回县上了!”“我想回城里了!”

虽然都未言明原因,两口子却相视一笑,开始分工收拾行李,安顿孩子,辞别父母。

“你们这是着急什么呢?不能过完小年再回去?”母亲柳金芳不解,却也没拦。因为她知道,儿子是警察,儿媳是护士,两人的职业特殊,纵然不舍,也拦不得。

回程路上,高海明跟妻子坦白,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他已经报了名,28日就要到侯市便民服务中心志安界监测点开展防控工作。

“我早就猜到了,你做好自身防护,我支持你。”了解疫情形势,更深知丈夫为人的姬绪花笑着说道。

“你回来是不是也是因为工作?不然你肯定舍不得把孩子托付给爸妈。医院更忙,你也照顾好自己。”高海明早早看穿了妻子的心思。

就这样,带着彼此的祝福,两口子暂时放下“小家”,一同上了“战场”。

1982年出生的高海明是志丹县公安局纪检监察室民警,也是该县保安街道办事处杨畔村的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小他两岁的妻子姬绪花是志丹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护师。

1月28日,是两口子回归工作的第一天,高海明早早地来到侯市便民服务中心志安界监测点,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姬绪花回归医院科室,开展日常护理工作。

“您好,请稍等,先为您测量体温。”“体温36.4度,正常。”“请出示您的身份证、驾驶证,配合登记。”“感谢您的配合,这段时间,请您尽量居家,减少外出,戴好口罩。”工作中的高海明认真又不失礼貌。

询问、检查、登记……28日当天,志丹县最低气温零下11摄氏度,高海明迎着陕北冬日的寒风不断地重复着这些动作,当天共查控车辆89辆,排查人员201人。

看着监测点的工作步上正轨,高海明又开始牵挂杨畔村的295户1186名村民。1月29日,嘱托好同事监测点的工作,他火速赶往杨畔村。一到村上,他立即组织村“两委”及部分党员对全村春节期间外出务工往返人员进行摸底,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注意事项,设置外来人员登记监测点,对通往杨畔村的车辆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在他的带动下,村上18名党员轮流值守疫情防控点,查控车辆45辆,摸排外出往返人员42人,劝返车辆12辆、38人。

1月30日晚,正在科室上夜班的姬绪花接到通知,市上将从县级医疗机构抽调2名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她将通知内容转发给丈夫高海明并附言:“我想报名。”

收到妻子微信时,高海明还在村上忙活,他晃了晃神,不知道该怎么向妻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疫情多么严峻,他一个大男人干在前、冲在前,丝毫不怕。可妻子,我还真舍不得……”犹豫、思量,思量、犹豫,对妻子的了解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最终战胜了不舍,他回复给妻子四个字,“你报上吧”。

收到消息的姬绪花对丈夫的理解感到欣慰,她给高海明回复:“我就知道,你最懂我。”

“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我还是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如果是正规医护人员,我肯定第一个冲上去。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于每个医护人员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我从事呼吸内科专业,又有中级以上职称,各方面条件都吻合,我不怕,我一定要去。”姬绪花坚定地说道。

当“深蓝”警察遇上“白衣天使”,一个家庭、两种职业,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前方战线上,表现出了同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如今,战“疫”的捷报还未传来,这对“蓝警白医”还将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战斗。

新闻推荐

陕西地电延安供电分公司在全市范围开展“守护圣地蓝,地电在行动”活动 峰谷分时电价执行推广 用户电采暖支出可减少

●居民现场咨询活动详情阅读提示●居民电采暖电价政策是指在每年的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用电量执行居民阶梯第一档价...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