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世界一个“红色中国” 追记埃德加·斯诺在延安采写《红星照耀中国》
■新华社记者宋振远蔡馨逸李浩
在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的保安革命旧址,一张毛泽东的照片挂在他曾住过的窑洞里,吸引了参观者驻足停留。照片中,毛泽东头戴八角帽,头微微侧向左边,剑眉微皱,神态儒雅。这是毛泽东所有照片中发行量最大的一张,它的拍摄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80多年前,红军刚在延安落脚,斯诺为了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冒险进入陕北苏区。他见到了一批为革命理想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创作出第一次向世界全面、真实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1928年,斯诺作为记者来到中国,遍访30多个城市,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和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捕杀,也看到工人、农民、学生冒死加入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等疑问在斯诺的头脑里挥之不去。
然而,当时的苏区在国民党严密的新闻封锁下与世隔绝。1936年,由于时局变化,斯诺终于等到一个进入陕北苏区的机会。怀着“拿一个外国人脑袋去冒一下险”的心情,他在一个午夜登上了前往“红色中国”的火车。
一进入“红色中国”,斯诺就获得了周恩来“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的承诺。4个月的采访,他不但解开了心中的疑问、获得了一手材料,更感受到一种独特的“东方魔力”,并断定这是古老中国的“兴国之光”。
到达苏区之前,斯诺也曾受到“红军是一批顽强的亡命之徒和不满分子”传言的影响。但在陕北,他听到当地的老百姓把红军称为“我们的军队”,看到路过野杏林时,红军战士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口袋,可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碰里面的果子。
他发现红军是真正的“全国性”,他们的籍贯和方言不一,却不影响团结;他们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认为自己是为了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尽管身上伤痕累累,他们对于革命依然充满乐观。
在当时陕北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今志丹县),斯诺见到了毛泽东,听他亲口回答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抗日战争、红军和国民党军队合作等问题,并介绍自己的身世。
作为第一个采访毛泽东的外国记者,斯诺在书中这样描述:“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
在西征的战场上,斯诺向战士详细了解长征的情况。当指战员向他讲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他听得入迷。他将长征称为“军事史上的伟大业绩之一”“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斯诺还见证了苏区的蓬勃发展:“不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有运动、新鲜的山间空气、自由、尊严、希望,这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1936年10月,斯诺结束访问回到北平家中,立即奋笔疾书。
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销量超过10万册。一年后,它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考虑到要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如今,这本书被翻译成了德、法、俄、日等20多种语言向全世界发行。
志丹县委党校副校长樊建玲说,《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能风靡全球,是因为斯诺用记者的目光,客观真实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在这本书的影响下,一批批爱国青年和外国友人奔赴延安,白求恩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书信中告诉友人:“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新华社8月10日电)
新闻推荐
华商报延安讯(记者贺秋平)7月20日,一辆满载原油的油罐车在行驶至志丹县一处山路时发生侧翻,车辆坠入到70米深的山沟,一人当场...
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