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录:致富未必去经商 务果一样奔小康

延安日报 2019-07-30 11:09 大字

本报记者 贺卓

提起高尔录,熟悉他的人无不被他的魄力所折服。

高尔录1997年12月参军,被分配到陕西省渭南市武警支队华县中队。1999年被华县中队评选为优秀士兵,2000年12月复员回乡。复员三个月后就业于中建八局,负责开塔吊工作,这一干就干了12年。

2012年,高尔录通过自主创业种植苹果,成为全志丹县第一个大面积承包流转空白土地新建苹果园的人;全志丹县第一个流转土地建苹果园的复员军人。同时也使他成为志丹县复员军人转岗创业的典型代表。

回顾高尔录的创业经历,还要从2011年说起。2011年10月份,中建八局来自洛川的同事邀请高尔录等全体舍友去他家摘苹果,同事家9亩苹果园里的场景让高尔录现在依然历历在目:“村子里整洁干净,房前屋后都是满树的大红苹果,一眼望不到头的果林,红红的苹果在绿叶中特别耀眼,大红的苹果感觉比夜空中的星星还多。”更让高尔录触动的是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停着小汽车。

那时候私家车在农村还很稀有,高尔录潜意识里认为车应该就是公家车。高尔录随口问道:“你们村这么多司机?”

“什么司机?我们村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车,有几个苹果大户一家都有两三辆车呐。”这回答惊愕了高尔录,也在高尔录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苹果产业能致富。

从此,种苹果的梦想在高尔录的心里开始生根发芽。

2012年前后,志丹县侯市便民服务中心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苹果北扩”战略号召,开始大力发展苹果产业。

他们根据侯市地广人稀,外流人口多,撂荒地面积大的特点,鼓励青年返乡创业,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苹果产业。

然而,“苹果产业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远没有其他短期收益产业来得实际,这六七年间老百姓得供孩子上学、得看病、得吃饭,再加之侯市当时又没有典型示范大户的带动,老百姓心存疑虑,谁也不愿意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投在六七年后才能看到效益的产业中。”侯市便民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杜方云说。

但在高尔录看来,侯市与洛川一样,同样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洛川县依靠苹果种植,群众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但侯市村民却依然墨守成规,原地踏步。

严酷的现实让高尔录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改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家乡的苹果产业才能发展;只有典型带动、大户带动,家乡的苹果产业才能形成规模,做大做强。

“只要我自己发展苹果产业得了实惠,就能带动父老乡亲发展苹果产业致富。”高尔录说。2012年10月,高尔录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中建八局的工作,扎根家乡侯市发展苹果产业,去完成自己心中的梦想。3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的坚强性格。2012年冬季,高尔录把所有的积蓄流转了寺台村86亩土地。高尔录的父亲高明亮看到自己的儿子干劲十足,也拿出所有积蓄流转土地154亩,父子俩共流转了240亩土地,在2013年春季建起苹果园。

为储蓄绿色肥料,2014年,高尔录还养殖山羊140只,并于2014年成立了志丹县硕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为带动乡亲们一起走上苹果产业的小康路,高尔录和乡政府干部查阅中省市县相关土地政策,参照县域内其他短期土地流转模式,与村民一遍一遍谈,挨家挨户做工作。

在高尔录的带动下,侯市涌现出了马伟明、白小磊、李地林、安永峰、高占宇等返乡创业典型;影响带动果园周围400多户果农的3200多亩苹果园全年精细化管理。带动侯市3户贫困户发展苹果产业,6年来侯市便民服务中心新建苹果园达到了1.4万余亩。与此同时,高尔录不断学习,在实践中摸索,成为侯市便民服务中心的苹果种植技术能手和主导产业带头人。

苹果产业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前期的坚持都是为了以后的收成。2019年,志丹县改变整村推进苹果产业的发展思路,鼓励大户精细化发展苹果,奖励高尔录6万元,解决了高尔录的生活困境。

与此同时,经中建八局的珠海同事介绍,珠海果商联系到了高尔录,希望能品尝他的苹果。很快,两箱苹果寄到了珠海。

“我干了几十年水果生意,你们的苹果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苹果,你们的苹果会成为市场上最认可的苹果。”听到果商的评价,高尔录笑了,他觉得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今年,高尔录的苹果园套袋5万多袋。望着远方茁壮挺拔的苹果树,再一次想起2011年的场景,高尔录笑得格外开心。

新闻推荐

志丹县重拳扫黑铁腕除恶 打掉涉恶犯罪集团4个 涉恶犯罪团伙5个

本报讯(通讯员张佳宇)6月11日下午,志丹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镇办负责人等60余人齐聚在志丹县宾馆,认真学...

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