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 志丹县义正镇阳洼河村贫困户曹国脱贫记

延安日报 2019-03-21 11:50 大字

?●曹国精心养殖香菇1500棒

本报记者 王锋

志丹县义正镇阳洼河村安家沟组贫困户曹国,家中5口人,本人视力一级残疾,无法正常务工,3个子女均在初中、小学上学,2017年5月被识别为在册贫困户,该户通过苹果、香菇为主、养殖为辅、打瓜套种补充的产业发展方式,实现稳步脱贫。

在短期产业上,曹国利用产业配套补助资金,在甘泉调用香菇菌3000棒,建立香菇培育厂房127平方米,2017年年底预计每菌棒产2斤香菇,每斤6.5元,年收入3.9万元。

在养殖产业上,曹国2017年养猪6头,去年养猪7头,预计每头纯收入500元,年纯收入达到3500元。

与此同时,曹国在苹果幼园中套种打瓜1.5亩,政府协调提供籽种、地膜、肥料,帮扶人负责技术指导,打瓜预计收入1500元/亩,年收入2250元。

至2018年底,曹国的香菇、养猪、套种打瓜收入4.4万元,人均收入达到8800元。

“我们一家能有今天这样的收入,都是党的政策带给我们的红利,还有就是帮扶人员的全力支持与帮扶。”曹国心中无数次感慨。

为了做到长短结合,帮扶干部为曹国制订了十分精细的脱贫计划。在长期产业上,曹国通过贴息贷款承包本村村民曹普8.6亩挂果园,每亩以195元承包,承包期为10年,总承包费为16800元。因曹国家中缺劳力,无力管护果园,通过以树定亩的方式,将8.6亩果园折算成4.6亩入股红山坡合作社,按果园每年毛利润的20%进行利益分成,保底收入每亩400元。

2018年因为苹果冻害,年底保底收入1840元,并又新建果园1.5亩,通过贫困户日常管护,村干部帮管,帮扶人帮扶肥料物资,定期技术指导,实现标准建园。曹国给他自己谋划了一笔账,“在短期产业上,只要坚持下去,每年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再加上承包经营入股,还有自己的1.5亩果园,不久之后,我也要走上富裕之路。”

新闻推荐

草莓红 春意浓

“这一茬草莓我主要是给春节供应的,我这草莓好吃,一斤80元还供不应求。生意这么红火,我也得忙起来,人勤春来早啊。”志丹县顺...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