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长 行则必至 志丹县污染防治工作纪实

延安日报 2019-03-20 12:09 大字

吕梦辉查看当日污水处理场处理后的水质

夏日志丹县城一角(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朱佳雨 通讯员 高庆荣

阳光灿烂、小河流淌、碧空如洗、白云飘荡……这美得醉人的情景是延安之北独有的“志丹蓝”和“志丹清”。

“志丹城区的水和空气真是变得越来越好了。我想告诉更多的人,志丹变了,变得如此魅力无穷、如此美丽动人。”3月12日,在河边游玩的王小平久久仰望着天空,仿佛找回了童年的记忆。他拿出手机拍了几张“志丹靓照”,并晒到朋友圈。

让百姓共享绿水青山,一直是志丹县委、县政府关心的头等民生大事。去年以来,该县坚持把污染防治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中省市环保督察交办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统筹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8.2万亩,全年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7天。多层级夯实“河长制”责任,大力开展沿河排污口治理,金丁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在调试设备,永宁和旦八两镇污水处理设施完成主管网铺设,志丹采油厂新建地表水回注油井供水站1处,12月份洛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1 强力打好碧水攻坚战,还一片清水绿岸

3月,随着天气渐暖,洗车店的生意也逐渐回暖,刚安装了三级沉淀沉污池的洗车店老板陈全全干劲十足。“这片都是洗车场。”随着陈全全的介绍,目光所及,路边的洗车场全部都安装了三级沉淀沉污池,这样的池子分为三部分,靠着泥沙重于水的原理在前两个池子分离出大量的泥沙,第三部分就是用隔油棉最后分离泥和水,确保真正意义上的排水不排泥,这第三部分也是这种新式沉污池科学于之前沉污池的所在。

陈全全停下手里的活,诚恳地说,“自费安装这种新式的池子,一方面,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志丹人,我也希望我的家乡水质变好;另一方面,也与城管局的强力监管有关。”

城管局书记贾锋接过话头,“我们对县城区洗车行业制定了标准化的要求,我们从去年八月份就对城区41处洗车场进行排污治理,对没有沉淀池、存在污水直排、场地不符合要求的31家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其中对4家因验收不达标而进行强行取缔,通知后达到整改要求的有26家。”

周围洗车厂的工人纷纷告诉记者,“有了这个池子,排污管道再也不会堵塞了。”

探寻不会堵塞的排污管道,记者看到,以前排污管道直排入河的景象并未出现,河边有了一个个的临时污水收集点,污水都去哪了?

环保局副局长王炳荣这时候开始答疑解惑,“我们建设管网导流、安装收集罐和污水泵等措施新修污水临时收集点31处,通过3个污水收集提升泵站,集中进行处理。解决了73个污水直排的污水收集问题,使县城污水处理厂日增污水3100余方,城区污水基本实现了应收尽收。”

探寻污水归宿的最后一站来到志丹县污水处理厂,厂长吕梦辉正在查看处理后的水质,他掰着手指数了数污水一共需要经过13道工序,方可成为灌溉无问题的干净水。

这一捧净水来之不易。志丹县以创建生态志丹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综合规划、重点突破、减存控增、标本兼治”的基本原则,以先治污后治河,先建设地下管再建设护坡搞绿化,先整治主河道再整治支流,先建主管网再建支线管网,先治理人口稠密河段再治理周边区域为治水总体思路,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全力实施“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五大工程,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红都保安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助力。

为使碧水长流,志丹县采取临时、短期、中长期三项治污措施,在镇办(中心)先后共修建污水收集池95个,通过三级自然沉淀过滤方式减轻污染;协调境内主要油气企业调配专用车15辆,将镇办(中心)污水转运至县城和杏河污水处理厂及油气企业附近基地处理;与专业污水处理企业合作,根据各镇(中心)排污量,安装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该县还对境内油气企业现有20个集输站点的污水处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管,集中整治河道环境,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强水质常规监测。通过整治,该县县城污水收集率达到92.8%,39公里河道得到清理,16处污染源整治到位,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改造项目,启动实施了一期提标改造项目,率先设立了镇控出境断面监测点位,将水质监测点位由原先4个增加至21个。

2 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让“志丹蓝”成为新常态

离3月20日,全县停暖气还有几天,志丹县高级中学供热中心的锅炉房工作人员王文甫在准备着下午的茶水间供水,说是在准备,其实也只需手指轻轻一按按钮即可,温度调好,半个小时水就自动烧开了。说到煤改气的好处,在这里工作20余年的老王有着切实体会,他由衷地说,“以前烧锅炉每天都是一身的灰,现在呢,不光我每天干干净净的,烟囱也不冒黑烟了,天怎么能不蓝?”

环顾锅炉房四周,志丹县高级中学后勤主任樊彦雄接着介绍,“我们供热中心,主要给高级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保安中学、职教中心四个学校供热,9万多平方米的锅炉房,20吨的炉子,每天提供1.5吨的热水。”

这样的煤改气供热站志丹县不仅仅这么一家,志丹县环保局副局长王炳荣介绍,为了稳步推进清洁供暖,该县加大了燃煤锅炉的拆改力度,按照“应拆即拆,拆改结合”的原则,县城区域的20蒸吨(含)以下燃煤锅炉在2018年底已经完成。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大家逐渐意识到,心肺之患,病在天上,根在地上。

为了守卫蓝天,志丹县制定出台了《志丹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志丹县铁腕治霾专项行动方案》,按照以“集中供热、气化志丹”为主要内容的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在县城新建了5个集中供热点,实施了134个锅炉煤改气项目,气化扩面12498户,县城气化率达到85%;城区公交车、出租车、客运车辆、市政用车逐步实现油改气;烧烤夜市更换了清洁炉具。此外,该县还制定出台了《志丹县城区煤炭经营管理办法》,严格管理煤炭市场,从源头上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量,该县的煤炭使用量也从2013年的4.2万吨下降到了2017年的1.3万吨。

不仅如此,志丹县釆取“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项措施,以PM10和PM2.5防治为重点,协同推进氮氧化物、二氧化氮、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浓度逐年下降。

3 合力打好防污“组合拳”,使红色沃土生机盎然

3月14日,在延长油田志丹采油厂武沟联合站,叶春飞早早起床,巡检设备,他像往常一样,对量少的化学药剂进行了添加,最后一键启动,产生的废水就经过处理被回填到了地下。

叶春飞是个年轻小伙,身上红色的工作制服干干净净的,这换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老工人说,以前地上都是油泥,我赶上了好时候,工作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你瞧,地上干干净净的。”

站长王彦虎带着记者来到了站里的油泥暂存点,他解释道,“我们呀,把油泥都集中收集了起来,统一招标有能力的处理公司然后集中处理,绝不让油泥造成一丁点污染。”

当日,在杏二十四井,刘德亮一个人照看着工地,整个工地被围墙围了起来,四周种了一圈绿化树,虽然工地是土路面,却干净整洁没有一点油迹。刘德亮像往常一样,对设备进行维护,尤其对导油槽进行了打扫。“我们的导油槽又经过了水泥硬化,更加便于清理,若是真有泄漏,那么油就会经过导油槽进入这个雨水蒸发池,双重保险,绝不造成污染。”他说道。

武沟采油队大队长李小平趁着今天采访的功夫又对刘德亮嘱咐,“要注意检查,一有油污泄漏赶紧向我汇报,可千万不敢造成污染。”

说起日常的环保意识宣传,李小平说,“我们可下了大功夫,像我管着460多个人,厂里要求每月跑一次现场,但其实远远比这个数字多,白天巡查,晚上查岗。一个月就组织大家学习一次《新环境保护法》,一个月学习一次泄漏预警措施,一个季度就进行一次演练。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油泥不落地。”

王彦虎和李小平的谨慎,离不开志丹县的“法制底色”。

志丹县环保局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2起,行政处罚279.564万元。四个配套办法今年共执行停产限产6起,查封扣押1起,移送公安部门2起,行政拘留2人。高度重视中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及市级环保督察工作,对于反馈到县上的信访件,县环保局都一律认真整改并回复。

为了让发展之舟在青山绿水中扬帆起航,该县坚持既严格把关,又全力服务,从建设项目环保选址审批、环境监理、竣工环保验收全过程跟踪服务,全年办理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手续1002个(其中报告表项目30个、报告书项目2个、备案登记970个),验收建设项目14个。

不仅如此,为了打好环保组合拳,志丹县还对农村环境进行了整治,今年重点围绕水污染防治,积极申报环保项目3个多亿,于10月份完成了资料报送工作,列入2019年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库;积极推动畜禽养殖企业规范管理工作,完成商禽屠宰行业排污许可证核查报批发放工作。

在做好常规监测工作的同时,从5月份起,在全县设立了镇办(中心)主要河流出境断面监测点位,将水质监测点位由原先4个增加至21个,每月对各点位水质取样监测一次,既确保了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境内河流水质状况,也压实了镇办(中心)的水体属地治污责任。在污染源普查方面,按照时间节点于10月25日完成264家(工业源138家、农业源12家、生活源114家)入户调查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入户调查表格审核及专网录入阶段。在环保宣传教育方面,紧紧围绕2018年全县环保中心工作,加大环境宣传力度,为全县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6月5日,志丹县开展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突出打好水污染防治、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制作环保宣传展板22余块,利用县城区电子显示屏等大型户外电子平台同步播放公益广告。12月份,参加“12·4”国家宪法宣传日活动,重点对《土壤法》进行了宣传,营造了积极的活动氛围。

不是一场冲锋就能把红旗插到山顶——水体中污染因子仍不能达到水功能区水质要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油气管线安全风险较大等问题仍然需要实时关注,因为稍有松懈,防污成果就有可能得而复失。

道阻且长,行则必至。环保是一场硬仗,但该县环保工作者坚定信念,为碧水蓝天不再是奢侈品而奋力拼搏,促进全县污染得到有效防治,一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文明画卷正在志丹大地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协会牵线企业参与 慰问温暖贫困户

本报讯(记者郑鹏实习生王一歌)1月23日,延安市365公益协会携手爱心企业延安云飞传媒来到了志丹县金丁镇芦子沟村,开展“关爱低...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