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 百姓富 志丹县发展长效产业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本报记者 刘小艳
“我家十年前就栽了19亩苹果,但那会儿觉得栽苹果来钱太慢,一直没用心管理,所以没啥大效益。2015年,我家被确定为贫困户后,在包村干部的帮助下,我全身心投入到果园管护经营中,去年一年就挣了5万多元,今年又卖了7万元。”志丹县永宁镇官庄湾村村民聂新贵高兴地说,“真的要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要不哪有现在的好生活。”
聂新贵只是志丹县众多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的一个代表。今年以来,该县从产业发展、政策保障、干部帮扶、考核问效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
产业兴则百姓富。发展长效产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和根本出路。志丹县立足本县资源禀赋,把苹果产业作为解决“民穷”问题的主导产业,坚持走山地苹果为主、特色产业并举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渠道等产业发展难题,志丹县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全面打通制约产业发展的“肠梗阻”。县财政为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每户安排4000元产业扶持资金,并争取上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类型、产业规模给予分类补助。同时,采取分级负责抓培训的形式,每年培训各级干部、果农3万人次以上,组建“金字塔”形苹果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培养县级果业领军人、镇级技术带头人、县镇技术骨干、村级农民苹果技术员和新型职业果农,形成强大的苹果产业发展主力军。
为了拓宽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渠道,志丹县还积极推行以陕西果业集团志丹1.8万亩现代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代表的农村“三变”改革,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及“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办法,鼓励群众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自主发展舍饲养殖、大棚种植等特色养殖种植业,多措并举带动群众走上致富路。
“从公司成立到现在仅仅3个多月时间,我们已经流转土地1.3万亩,其中6000多亩已经栽植上了山地苹果。”陕果集团志丹有限公司经理王占新告诉记者,流转费用为每亩150元,5年一付,总共25年。“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前5年的流转费可以在我们公司入股,每年我们都会按照股金的18%进行分红,连续12年。当然,这入股的股金最后是要返还的。这样最后折合下来,每亩地农民可以拿到的流转费和分红为285元。”
截至目前,志丹县1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746户发展了以苹果、核桃、大棚蔬菜为主的长效产业,占建档立卡户的57.3%;160户入股陕西果业集团,县上整合资金为每户配股1万元,5年合作期内,每年为贫困户返还本金2000元、分红1000元,占12.3%;424户发展了中蜂、肉驴、湖羊等短期产业,占32.6%。全县除253户“五保户”外的建档立卡户,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入,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同时,为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人都能吃上暖心饭、喝上自来水、住上安全房,享受到交通、用电和网络通讯的便利,志丹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投入370.5万元对全县56个贫困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对608户建档立卡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每户给予5000元产业扶持资金;投入2792.46万元,保障贫困村水源水质全面达标,将各项惠民政策真正用足用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军伟)12月2日,由志丹县委、县政府主办的“陕西·志丹‘延安苹果\’推介会”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志丹苹果广受与会嘉宾们的高度好评,深受首都群众的青睐。据悉,此次推介会志丹县委、县政...
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