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椒香浓 宜川县花椒产业发展侧记

延安日报 2020-10-02 06:22 大字

?●李建设正在采摘花椒

通讯员 李文振 周腾腾 记者 雷荣

金秋时节,椒山飘香。位于黄河西岸的宜川县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花椒采摘“盛会”,4万亩成熟的大红袍花椒香飘四野,映红了群众的笑脸。

小小花椒树 致富大产业

“今年,花椒产量不错,我们家一共种植了40亩花椒树,大约能产3000公斤干花椒,预计收入20多万元。”集义镇如意村村民李建设一边忙着采摘花椒,一边给记者算起了账。

花椒是如意村的主导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村民便从韩城引进了“大红袍”品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村上共栽植花椒1.1万亩,花椒树成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村上每年光花椒产业就能创收1500万元,如今家家都有小轿车,户户都在县城买了楼房。”说起如今的好日子,如意村党支部书记马保明满心喜悦。

今年53岁的马保明已经当了20多年的村干部。他依稀记得小时候的苦日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光种麦子没收成。那个年代,甚至连吃口饱饭都是件极为奢侈的事,父母忙碌了一辈子也攒不下几个钱……”

花椒树是老百姓的“摇钱树”,小花椒更是老百姓的“致富果”,管理好花椒树,对于如意村老百姓至关重要。为了让村民学到先进的花椒管理技术,如意村多次邀请花椒专家进村指导培训,让村民们真正掌握花椒树修剪、病虫害防治、土肥管理等技术。在花椒销售途径上,如意村积极联系当年的北京知青,与中国有机谷达成了百万斤的收购框架协议,村民再也不用为出售花椒发愁了,也让如意村的村民越过越“如意”。

近年来,集义镇高度重视花椒产业转型升级。在狠抓低产花椒园改造上,成立了花椒专业合作社,对全镇所有花椒品种进行了调查,并通过“选优、育优、引优、推优、扩优”等措施,优选出了宜川花椒乡土良种“大红袍”“宜川无刺花椒”,并进行了大量推广种植。

“下一步,我们将在大力推进花椒产业规模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花椒品质改良和嫁接管护工作,让花椒产业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稳步提升,迈上新台阶。”集义镇镇长高琪智说。

家住沿黄公路边 花椒卖上好价钱

9月,宜川县集义镇马树坪村的花椒进入收获季节。漫山遍野的花椒树上挂满了一粒粒浑圆饱满的花椒,椒香沁人心脾。

“路通了以后,各地的客商都来了,今年花椒通货价格每斤31块、32块钱,红的每斤能卖到40多块钱,比过去价格高了很多。”今年47岁的村民赵怀平忙得满头大汗,一边忙着晒花椒,一边招呼着前来收购的客商。

黄河岸边的马树坪村是宜川县集义镇流湾头村的一个村民小组,全组只有9户39人。以前,马树坪人全住土窑洞,靠种地为生。当地的土质很适合花椒生长,栽植花椒成为家家户户的主导产业。

赵怀平一家4口人,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家有30亩山地,除种植少量杂粮外,大部分栽植花椒树。“花椒的市场行情一直很好,但我们的花椒就是卖不上好价钱。因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导致收购价格很低。”赵怀平告诉记者,过去村里的道路只能走三轮车,村民去一趟县城得两天时间,先要走18公里的土路到镇上,再走60多公里的乡村公路到县城。那时,马树坪村成为宜川县最落后的地方。

在马树坪村民翘首期盼中,2017年,沿黄公路建成通车;2018年,宜川县将马树坪村到镇上的18公里的土路全部硬化,并拓宽维修了集义镇至宜川县城的老旧公路。一条条公路建成通车,使这个闭塞的村子与外界的连接变得四通八达,更打通了花椒的销路。

沿黄公路通车后,一到秋天,来马树坪村收购花椒的客商络绎不绝,花椒的价格自然提高了。赵怀平说:“现在商贩开着车就可以到家门口来收购花椒,价格上还是咱们说了算,感觉价格低了就不卖。今年估计能产干花椒600多公斤,预计收入4万多元。”

便捷的交通不仅带动了当地花椒产业的发展,也给村民打工就业提供了平台。2019年,赵怀平夫妇在公路绿化维护中,收入3万多元。“除了打工,到了旅游旺季,沿黄公路游客成群结队,随便卖点矿泉水、土特产,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赵怀平说,“这通畅的交通,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新闻推荐

宜川县政协开展系列活动落实“双走进”

本报讯(贺鹏飞张旭)9月21日,宜川县政协围绕“双走进——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主题,开展了“委员活动日”系列活动。县...

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