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吃饭”到吃上“旅游饭” 宜川县壶口镇昝家山村乡村振兴纪实
通讯员 李文振 本报记者 雷荣
告别贫困,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蓬勃兴起的乡村旅游服务业带火了宜川县壶口镇昝家山村,让这个曾经一没资源、二没外援的偏远小山村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9.857万元,成了十里八乡都羡慕的好村子。
窑洞变楼房,村民过上好日子
昝家山搬迁以前的村子被当地村民称为“老村”,那时,“老村”位于黄河峡谷地带沿河的半山上,村民居住的是土窑洞,上山下山的路都是通村土路。
“种地靠的是老天,吆着毛驴下沟滩;吃的全是含氟水,牙黑还是罗圈腿。”当地村民之间流传着的顺口溜,是对昝家山恶劣生存环境的无奈调侃,很多村民不到40岁就成了罗圈腿。
昝家山原有5个自然村,其中有三个自然村加起来才有7户人家。村落分布零散,交通十分闭塞,农民广种薄收,全年人均收入两三千元。年轻的村民都外出打工了,村子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当了30余年村支书的兰天刚心里清楚,如果无法摆脱恶劣的自然环境,昝家山人就永远无法摆脱贫穷的命运。
2009年,昝家山村借着移民搬迁政策“东风”,开始盘算着“挪出穷窝”。
如何搬?往哪儿搬?成为摆在昝家山村“两委”和兰天刚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给全村人选个好的落脚点,兰天刚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可谓是费尽心思。“我们不能让大伙从一个穷窝挪到另一个穷窝,必须找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地方。”
最终,昝家山新村选择在距离壶口瀑布景区不远的川道位置,也是前往景区的必经之地。
2014年春季,昝家山村的村民通过移民搬迁工程“挪穷窝”。76户花费不到10万元,就住上了二层楼房。“村子面貌要改变,移民搬迁是关键;远离氟水把家安,小康一定能实现。”兰天刚说。
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昝家山村依托现有的便利条件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和特色梨果种植业,开始了以旅兴业兴村的发展步伐。
利用“三变”改革,以合作社为主体,整合村内集体固定资产,将村集体资产20间门面房以及一万余平方米的停车场,以入股方式加入“壶口黄瀑人家农家乐合作社”与“壶口风情股份合作社”,选取有实力的商户承包经营,收益纳入集体,并以“脱贫线补差”原则,合作社以现金形式发放给贫困群众,吸纳了30户67名贫困群众就地就业,也增加了村民收入。
2017年申请退出贫困村,2018年底基本实现全面脱贫,年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昝家山村实现了华丽蜕变。
农民变老板,家门口就业挣票子
“我现在经营的民宿,旺季每个月有上万元的收入,淡季每月也有5000元以上的收入,是过去的十倍还多。”谈及搬迁后的生活变化,曾经的“贫困户”兰东海抑制不住喜悦。
2015年3月份,兰东海一家从昝家山“老村”搬到了“新村”,4口人分到了上下8间房子,兰东海将房子装修后经营起农家院。2017年,他家顺利脱贫了。
走进客房,屋内一尘不染,床具干净整洁,电视、网络一应俱全。“‘五一’、暑假、‘十一’游客多,挣钱也多。”兰东海高兴地说,去年,他家民宿经营收入3万元,再加山上花椒、梨果、退耕还林补贴等收入,共有近5万元收入。
“依托壶口瀑布景区旅游资源,按照‘党建+旅游’的理念,我们按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旅游扶贫路子,2018年,全村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驻村第一书记吴昊泽对记者说。
昝家山旅游新村的建成,不仅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吸引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回家创业。
村民杨海鑫2001年技校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发展,先后在陕西西安,山东淄博、青岛等星级酒店做厨师。十多年的闯荡,他手中有了20多万元的存款。
2014年,移民搬迁给杨海鑫家分到7间房子。考虑父母亲年迈,弟弟又在外打工,结婚后孩子上学等问题,2015年初,杨海鑫选择返乡回家创业。
同年8月,杨海鑫用这7间房开起了“禹王居粗粮土菜鱼府”饭店和民宿。“12张餐桌,可供120人同时就餐;楼上有9间客房,可提供住宿。”杨海鑫介绍说,在2015年到2016年间,接待散客年收入近10万元;依靠散客、旅游团队,去年收入近30万元。
尝到甜头的杨海鑫,在2019年初对饭店、客房进行了重新装修,并扩建了5间客房,同时还雇用了2名厨师和3名服务员。“现在客房每天基本全满,加上餐饮,一天收入4000元以上。”杨海鑫说,在外打工不如回家自己当老板。
目前,在昝家山村共有32家开办了农家院住宿,12家开设了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让搬迁群众深度参与乡村旅游,实现“开门是店,关门是家”。
农副产品变旅游商品,“山货”卖上好价钱
昝家山新村的乡村旅游“火”起来,也带动了周边村组的苹果、梨、花椒等土特产品走“俏”市场,卖上了好价钱。
“苹果一斤八块钱,梨一斤五块钱,都是自家种的,早上刚摘的。”在昝家山新村大广场一棵大树下,李尚平一边热情地向游客介绍,一边帮游客挑选果子、过秤、收钱。
李尚平住在上岭村小组,家里种植12亩果园。
过去,苹果、梨等农产品受交通影响,价格总是比市场平均价低一块钱左右。随着昝家山旅游市场的火热,不仅苹果、梨,花椒、核桃也卖上了好价钱。
“早熟苹果数量少,游客抢着买,昨天80斤苹果卖了600元。”李尚平对记者说。
除了昝家山新村,昝家山行政村上岭、兰家庄、姚家、石枣塬4个自然村,因土地贫瘠、产业单一,村民收入主要靠退耕还林补贴和外出打工,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人均纯收入仅有2000元左右。
为改变村民现状,昝家山村党支部根据各自然村气候条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了苹果、花椒、核桃等特色产业,建成了石枣塬百亩“壶口金梨”示范园。目前,全村共发展有苹果面积1100亩、梨315亩、花椒860亩,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昝家山新村旅游服务点的建设带来了人流量,也带来了无限商机。”开设“葫芦烙花”店的29岁老板张江平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张江平是宜川县集义镇人,2018年底,张江平联系生意伙伴李江,一起在昝家山新村租了一间门面房,开起了“葫芦烙花”店,并聘请了宜川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白俊全专门负责给葫芦烙花。
“真没想到,在农村没人要的葫芦,却成为游客们眼中的‘宝’,从年初到现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收入10万元。”张江平高兴地说。
资金不足是制约昝家山群众发展旅游服务业和梨果产业的一大“瓶颈”。为破解这一“瓶颈”,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一方面引导互助资金协会为村民提供资金支持,增加村集体收益;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宜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村民发展产业进行金融扶贫,对27名村民进行集中授信195万元。
如今,在塬上四个自然村(上岭、兰家庄、姚家、石枣塬),村党支部谋划建立“壶口金梨”观光采摘园,发展以观光采摘、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业。而在昝家山新村,则设立了农产品销售窗口,向游客宣传推介壶口特产和塬上乡村旅游,推动梨果种植和乡村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区域优势,全面打造‘金壶口’服务品牌,大力推广销售农产品、工艺品等,把昝家山打造成一个真正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专业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昊泽信心十足地说。
新闻推荐
通讯员李文振本报记者雷荣耿耿丹心育新人,桃李芬芳满天下。44年间,宁世龙笃学敬业,誉满校园,用热情和知识改变了无数个贫困孩...
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