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万点红 果香飘满城 宜川苹果产业发展纪实

延安日报 2019-06-27 11:32 大字

宜川县十里坪工业园区智能选果线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资料照片)

?●张福堂介绍果袋生产销售情况

?●苹果产业培训活动现场(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雷荣 通讯员 李文振

6月20日,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终于到来,让期盼已久的宜川县丹州街道办圪崂村果农古峰欣喜不已。趁着墒情正好,他和妻子钻在果园里,弯腰、爬梯,忙着给果子套袋。

“再有十来天,就可以全部套完,果农的收入又有保障喽。”站在圪崂村的马路边,望着满山郁郁葱葱的苹果园,宜川县果品生产办主任白安兴宽慰地说。

地处黄土高原的宜川县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这里土质好、生态优、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苹果个大、色艳、质脆、味美,耐储藏、无公害,苹果品质誉满全国,果品远销海内外。

2018年,宜川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0多万亩,产量47.5万吨,产值2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苹果收入2.47万元。

“延安苹果,宜川产地最优。一是有底气,二是有名气,三是有人气,四是有福气……苹果树已成为宜川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一有机会,宜川县委书记左怀理就变身宜川苹果的最佳代言人和金牌推销员。

1“种”出来的好日子

烤烟,曾经是宜川的主导产业。那时,苹果犹如饭后甜点,星星点点地点缀在农田里。

斗转星移,效益更好、更适合宜川人民的苹果后来居上,成为全县产业的“一哥”。

小小的庙儿梁村见证了宜川苹果的兴盛。

1985年秋,不甘贫穷落后、敢于创业的庙儿梁村原队长李治亮,带着全村8户43人的致富愿望,来到了宜川县园艺站,认真学习果树种植管理技术。

学习结束后,回到村上的李治亮做出一个破天荒的壮举,拿出全村最好的154亩土地全部栽种苹果。

1990年,全村苹果产量达到8万多斤,收入11.2万元,户均收入1.4万元。在那个干部年薪还只是平均五六百元的年代,这可谓石破天惊的奇迹。1992年,建园后的第7年,全村人均果业收入达到了1万元,创造了陕西之最,延安庙沟、宜川庙儿梁被称为“双庙现象”。

30多年前,云岩镇辛户村大车上不了塬,小车进不了村,家家户户用的是煤油灯,住的是土窑洞,吃水要到沟里驴驮人挑。

1992年,23岁的云岩镇辛户村村主任张延刚,通过考察学习,在村上栽种了200亩高标准苹果园,并顶住压力,把村集体管理了3年的果园,承包给18户村民管理经营。

1996年,精心呵护7年的果树挂果销售,每亩苹果纯收入达到2200元,比种粮的收益整整高了10倍。张延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又立即为全村定了一个目标,每年至少新建果园300亩,让家家户户都有果园,让苹果成为群众的“摇钱树”。

看到效益的村民,纷纷开始栽种苹果树。到2000年,全村村民都有了自己的苹果园。2016年,辛户村被当时的省农业厅命名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云辛”商标还被命名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如今,辛户村4700亩耕地全部种植苹果,人均果业收入超过3万元。

现在的辛户村,家家有楼房,户户有小汽车,老人们住进了幸福院,安享晚年。“村里变化这么大,家家富裕了,这都离不开满山的苹果园啊。”谈话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天赐圣果高原红,郁郁果香溢丹州。

经过长达30余年的发展历程,宜川苹果栽植面积30余万亩,占总耕地面积90%,8.5万果业生产者,占总人口66%,果农人均果业收入近2.5万元。

“宜川苹果主要分布在丹州、云岩、英旺、交里、秋里、壶口6个乡镇。苹果产业带动全县879户贫困户2539口人脱贫,其中贫困户栽种苹果4529亩。”宜川县扶贫局副局长慕常兴说。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圪崂村村党支部书记徐杰说,依靠苹果,他们村70%以上的村民在县城买了楼房,90%以上的村民买了汽车。

苹果,已成为宜川一张亮丽的名片。

“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不仅是农民致富的‘生命树’,而且是宜川人民心目中最美的风景,让宜川人民喜气洋洋地体会到新时代的幸福感。”宜川县委书记左怀理自豪地说。

2 “整”出来的好钱景

“这是2条4.0的智能选果线,每个选果线有8个工作台,可以对苹果进行清洗、烘干、分拣。经过选果线的‘体检’,按照苹果的颜色、大小进行自动分级分类。”在宜川县工业园区,宜川县果业营销办主任宁前峰介绍道。

“给苹果‘拍X光’,准确把\‘霉心’苹果找出来。熟练的工人每天能分拣1500斤苹果,而智能选果线1小时就能分拣5吨苹果。”宁前峰说,经过智能选果线分级分选的苹果,比果商上门收购更值钱。

苹果不仅要产得多,更要卖得好。在宁前峰看来,选果线不仅分拣速度快、使用人工少,省钱省力,更重要的是分级标准高、精准度高,提升了果品品质,为苹果打入大城市、走进大超市、占领大市场奠定了基础,让宜川苹果登上高端消费成为可能。

“苹果每斤4.2元,价钱非常好,4亩地卖了近5万元。”提起自家今年收入,宜川县英旺乡高里塬行政村果农薛志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薛志彦的苹果之所以能卖上这么好的价钱,得益于苹果产业后整理,他家的苹果采收回来以后,统一上智能选果线,经过筛查、包装再交给收购商,相比以前,价格翻了一番。

“过去不少果农将苹果统一混卖,不仅影响品质,还形成了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宜川县果业局局长王强说,“果商收购后再进行分拣,赚走了一大部分增值效益。现在我们鼓励果农分批采收、分级销售,让收益回归果农。”

今年,全国各地的苹果价格一路飙升,居高不下,这让宜川果农和苹果经销商受益不少。在宜川县宜壶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伟平看来,主要得益于苹果产业后整理,通过智能选果、冷气库贮藏、冷链运输,让宜川的苹果实现了反季节销售,卖上了好价钱。

“气调库储存时间长、效果好,果农可以在2年的储存期间,选择市场价格高的时候出库售卖,每斤可以多卖2~3元。”宁前峰说,这笔钱,对于果农来说,可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走进宜川三物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体验店,苹果脆片、苹果醋、苹果酵素等产品琳琅满目,深加工让一些品相不好但品质也不差的“残次果”价值重现。

该公司主要从事果品加工、果品营销、果业开发等业务。2018年,引进一条苹果脆片自动化生产线,采用国内先进加工工艺,结合当地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推出了苹果脆片,产品因包装精致、食用方便等特点,深受线上线下消费者欢迎。

“这盒苹果脆片售价98元,这瓶苹果酵素售价289元。”董事长龚贵学说,下一步,我们还将研发新的苹果深加工产品,并将这些产品卖至海外,赚取外国人的钱。

目前,宜川县已有果品交易市场9个,4.0智能选果线7条,冷链运输车5辆,果品冷藏库53处,库容达到14万吨,有力地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3 “挣”出来的大市场

陕西苹果,全球人的口福。3月23日,粤陕合作·2019陕西苹果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宣传推介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在开幕式上,宜川县向与会嘉宾和媒体推介延安·宜川苹果。由20多种宜川苹果堆砌而成的7层“大雁塔”,不仅吸引着观众的目光,也刺激着他们的味蕾。

展台前,挤满了前来咨询和品尝的国内外各地客商,他们拿起手中相机合影留念,竖起大拇指纷纷点赞。

在这次推介会上,宜川县与互生(香港)高原富士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签订了苹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量达1.2万吨,总价值达1.92亿元。

为让宜川苹果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感受宜川味道,宜川县积极开展果品营销,组织参加农高会、西洽会、粤陕合作、苏陕协作,以及做客《中国推介》栏目、参加论坛、洽谈等,进行多样化宣传,向全世界推介宜川产地的延安苹果。

去年以来,宜川县在香港、澳门、北京、上海宣传推介9次,参加博览会、苹果展销会6次,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苹果直销专卖店103个,提高了宜川苹果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3月21日,一辆满载延安·宜川苹果的货车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运往香港,这是延安·宜川苹果第一次通过港珠澳大桥运往香港。

本次运到香港的苹果共24吨,这些苹果运到香港后,将送到香港几十家门店进行销售,平均每颗为18元人民币,最高售价达20元人民币。目前,香港市场销售的苹果90%为宜川苹果。

宜川苹果分外红。借助宜川冠于“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县”的名号,宜川苹果畅销于北京、上海、广州及各省会城市,并成功打入美国、加拿大等国际市场。

宜川坚持把果品包装规范、营销网络建设、宣传推介作为做精苹果品牌的主要途径。采取“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果农”“企业+基地+超市”“合作社+企业+基地”“互联网+公司+农户”等现代营销模式,提高苹果产业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

“苹果树认领”是陕西初原农业有限公司的一种特别销售模式。强江琦说:“按照三年和五年两种,每棵果树每年的认领费是2888元。目前,已被认领187棵。”2018年10月15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宜川县第四届苹果观光采摘节在云岩镇辛户村举行,来自上海、广东、湖南、重庆、浙江等地的全国100余家采购商、知名电商专家等参与活动。

采摘园内,一颗颗颜色鲜艳、甜脆可口的红苹果压弯了枝条,各地客商和游客纷纷被果园内一派丰收的景象所吸引,有的迫不及待地开始采摘,有的拿出手机拍照发到朋友圈与朋友分享。法国客商杰西甚至等不及走出果园,从树上摘了苹果后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感叹道:“真甜!”

2015年,圪崂村村支书徐杰一边在县城做生意,一边在村上种起了苹果。思路多、点子活的他,借着村子离宜川县城和青兰高速出口临近的优势,将8亩果园打造成了观光采摘园,走出了与其他果农不一样的路子。

“游客在果园里随意采摘、随便吃,吃完后可以买点带回家,每斤按照10元售卖。”徐杰说,“游客挑好的果子摘,算下来整体效益能提高10%。去年,12亩苹果园卖得17万元。”

如今,像徐杰这样的观光采摘园全县有9个,今年还计划再建2个,累计达到11个。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宜川实现了以果促旅、以游带果、以果扶贫,促进了全县产业的高度融合。

苹果的走俏,带动了下游产业的蓬勃兴起,果袋厂、果框厂、发泡厂、纸箱厂、机肥厂等10余家企业纷纷成立。

“现在正是套袋高峰期,可我的货已经全卖完了,而且全是现金,不存在赊欠。”宜川恒园果袋厂负责人张福堂笑着说,“因为资金的原因,自己每年只能生产几个月,如果全年运转的话,一年赚500万元是很轻松的事情。”

新闻推荐

产业变兴旺 致富有希望 宜川县英旺乡啊道村发展小记

本报记者班姣延媛思博海55岁的冯兵台刚从果园回来,一边拍着身上的尘土,一边招呼我们。冯兵台是宜川县英旺乡啊道村村民。他...

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