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莲:依靠小黑木耳走上致富路

延安日报 2019-04-12 11:51 大字

本报记者 刘卓 樊小帅 通讯员 康彩霞

张军莲让小小的黑木耳成了大大的致富品。

今年42岁的张军莲是宜川县人,多年前嫁到黄龙县瓦子街村,夫妻俩主要靠干些苦力活勉强挣点生活费,还要照顾两个年迈的老人。婚后几年,他们手头不仅没攒下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不少外债。张军莲常想,家里的情况仅靠干苦力是挣不来钱的,得学一门技术。

2015年,在一次村上远程教育集体学习的时候,当张军莲听到种植黑木耳的技术讲解时,心中那团一直想学技术的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于是,她请村干部从远程教育平台上找了些关于黑木耳种植的视频。采访时,张军莲告诉记者,其实她之前就有发展食用菌种植的想法,还曾到隔壁的崾崄乡考察过香菇种植,发现收益很不错。但是当时她苦于没资金,只能把这个想法埋在心中。

“脑子里空想不如实干一把。”随着镇上各种菌种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政策越来越好,张军莲这一次行动了起来。“没有钱就想办法凑,我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张军莲坚定地说。于是,她跑到镇上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镇领导听了她的想法后,非常支持她,给她提供了碎料机、装袋机等种植木耳的设备,这让她备受鼓舞。回来后,张军莲立刻向亲戚、朋友借钱筹建厂房。2015年5月底,4间彩钢房建成,张军莲的致富梦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然而,接下来的创业之路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开工之后,各种费用接踵而来。公公干活时手筋意外碰断受伤住院,孩子又开学在即,无奈之下,张军莲不得不继续四处筹钱。正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镇上干部来她家了解场地建设情况。在得知张军莲的困难后,镇干部积极协调,为张军莲申请了2000元民政救助,还为她协调了5万元无息就业创业贷款,这又一次坚定了张军莲继续前进的信心。“政府如此帮助我,我一定不能让大家失望。”很快,张军莲就在菌种公司赊回2万多元的菌种,又筹集了2万元,最终成功地种植了5万袋菌种。

在种植期间,张军莲坚持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搜索观看黑木耳种植课程。同时,她经常请教市农科院的技术员。张军莲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着前进,她终于学会了种植木耳的方法,并慢慢地成了当地种植黑木耳的行家里手。“菌种放进温室后,我们夫妻俩连着两个月没有睡过囫囵觉,每晚轮班给温室添火保证温度,不能在关键时刻出现问题。”很快,第一茬木耳可以采摘了,小额贷款也已经批下来了,在经历了一路坎坷之后,张军莲种植的黑木耳成功上市了。

几年下来,张军莲木耳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品质过硬,价格虽高于普通市面价格,但她的黑木耳依然供不应求。2018年,张军莲木耳销售毛收入达到23万元,纯利润达到13万元。

“下一步,我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再尝试种一些灵芝、猴头菇、羊肚菌、白木耳等价值更高的菌种……”说起张军莲的创业梦,她总是滔滔不绝。

新闻推荐

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2018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场监督管理局对2018年度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协组织受理、调处的部分侵权案例进...

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