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记者敲诈勒索 东窗事发终落法网

左江日报 2018-11-20 11:13 大字

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张某某以某周刊记者的身份,对他人进行敲诈勒索,获取非法钱财。近日,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被告人王某某、张某某依法提起公诉。经宜川县人民法院审理,以敲诈勒索罪判处王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考验期五年,并处罚金2万元;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考验期五年,并处罚金2万元。

案情回顾:2016年11月16日15时许,宜川县丹州街道办某村村民刘某某报称:2014年9月份自称是某周刊记者的张某某、王某某以刘某某在宜川县秋林镇袁家川建设沥青拌合场用地和排污存在违规问题为名,要给予刘某某拌合场上网通报为由要挟敲诈刘某某40000元,2014年12月份张某某又以给刘某某办理新闻工作证为借口,敲诈刘某某40000元。2016年12月左右,柳树村建库房的吴某某、英旺北地村某石厂的刘某某、羊圈沟某驾校的刘某、范湾沟某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的冯某某,相继被以同样的方式敲诈勒索。张某某和王某某非法所得合计15万余元。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醒: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前以网上曝光负面信息的诈骗活动日益突出。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记者的使命就是让人们了解真相,保证新闻事件的客观、真实、准确。但近年来,在社会上却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冒记者之名,以曝光负面新闻为由,招摇撞骗、敲诈勒索。

假记者为何能够屡屡得逞?其中暴露的问题需引起重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自身没有问题,又怎会给了假记者抓住“小辫子”的机会,让假记者有机可乘?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打击假记者歪风,还需自身做到“身正”。面对类似情况,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在不能确定真实性的情况下,及时报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法制网)

新闻推荐

水不够用 长期雇车拉水 景区周边酒店难经营 宜川县水务局:农村供水工程要先保障村民用水

由于供水困难,部分农家乐和酒店只能自备拉水车蓄水华商报记者赵雄韬摄华商报讯(记者赵雄韬贺秋平)因为看好宜川全域旅游的发...

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