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小心焦虑来袭

延安日报 2019-08-25 11:07 大字

?●卡通打扮的高年级学生迎接新生,消除他们的陌生感

?●老师和新生交谈,增进双方的亲近感

本报记者 谢丹丹

对于新生来说,每个阶段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有着无限憧憬,但在升学欢喜情绪的掩盖下,学生出现的负面情绪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直至问题严重化才追悔莫及。因此,如何主动介入,帮助孩子们平稳度过这个敏感期,是家长和学校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日,延安市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迎来了大批新生。几多欢喜的背后,出现了学生因为对新环境心理准备不足、教育衔接不到位、心理承受能力差异等诸多原因或多或少地出现某些心理焦虑现象。在新生入学季,帮助新生做好相关心理调适,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这离不开社会、学校、家长共同的关注。

开学:紧张、不适应、不自信困扰新生

“我儿子半夜给我打电话,哭着让我去接他。”开学第一天晚上,才刚把孩子送进师范附中入住的周鑫就接到了孩子的电话,说不想住校了,让她明天中午来接他回家。“我儿子这两天看上去特别烦躁,好像非常害怕去学校。”刚把孩子送进延川县城关小学的张婧告诉记者。“爸爸,这里的同学都那么优秀,万一我比不过他们怎么办?”子长县的李军刚把孩子送进新区一中就读,他听到了孩子的担忧。“中考发挥失常,没考上好学校,我对未来好迷茫。”宝塔区第二中学张航同学在聊天中表达了自己的焦虑。不少新生以及家长在进入新学校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类似的经历和苦恼,一些学生因此变得紧张、脆弱、情绪低落、失眠、胃口差,严重者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呕吐等症状。

中国亲子实践型导师、中国家庭教育一带一路扫盲工程发起人汪琴表示,对于中小学孩子来说,都处在成长敏感期,焦虑情绪是孩子面对新环境常见的心理问题,需要重视并加以引导。

然而,遭遇新生入学焦虑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家长,特别是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儿园、住宿的家长们。8月16日,家住马家湾的张蓝把孩子送进新区一中,让她既高兴又担忧的是,孩子上学前总是问她:“想家了怎么办?和室友相处不好了怎么办?……”孩子的担忧让她也不由地产生了一些压力,“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突然离家,生活是否能够自理,如果不能适应集体生活而影响学习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困扰得她烦躁不已。刘琛的儿子豆豆,整天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预演着上幼儿园的情景,面对即将到来的幼儿园生活,比他妈妈还要担心的是他的姥姥,“豆豆在家都不好好吃饭,到了幼儿园怎么办?要是被同学欺负怎么办?……这些问题搅扰得豆豆姥姥睡都睡不好。”刘琛说她妈妈反复跟她提及这些问题,让本来担心孩子的她,反而更加担心自己的母亲了。

学校:有“家”有爱重引导淡化焦虑

目前,很多学校在面对新生焦虑问题上都以“开学第一课”等简易仪式宣布开学,但是也有部分学校在此问题上先行一步,进行了有益探索。

“新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未知发生的事情等,这都是让学生以及家长焦虑的最直接因素。”延职附中副校长惠虎林告诉记者,很多焦虑的起因发端于生活烦恼,比如吃不惯食堂饭菜、不喜欢去公共浴室、受不了寝室嘈杂、没有熟人可以聊天等小细节都有可能导致新生情绪不稳定,引发焦虑。学习步入正轨后,新生们会发现中学和小学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功课从“寥寥无几”到“门类繁多”,老师由“保姆型”转变为“放手型”,人际关系重新组合,与家长之间关系的变化,加上学生正好开始进入青春期引发的焦虑,因此,延职附中一开学,主要从德育和教学对新生进行为期8天的入学教育。“德育”重点从衣食住行和心理健康5方面帮助同学们提高生活自主能力,“教学”主要从中小学衔接教育,包括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小组建立等方面,帮助孩子完成角色的转变。8天入学教育结束后,学校还将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延续5周的专项培训,心理课课程化进课堂,帮助孩子们真正从行为、思想上适应初中生活。

而新区一小为了消除新生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开学当天,学校抽了90个学生和老师站在校门口、教学楼门口,穿着小丑服,举着欢迎牌、笑脸牌、班级牌等迎接新生,以卡通人物的形象、亲切的引导,消除新生对学校的陌生感。校长王红霞在校门口与新生拥抱,并送上落款“校长妈妈”的书签,把学校“家”文化、“爱”的教育体现得淋漓尽致。18日上午注册完毕,佑佑同学得知家长会结束后,她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留在教室里,直到下午父母才来接时,她哭着要家长带她回去。但随着班级第一课的幼小衔接以及学校思想第一课的育爱课程后,佑佑同学逐渐适应了新环境,还说小学比幼儿园有意思。尤其是在星期一的育爱晨会后,他看见高年级同学的实验展示后也跃跃欲试,回家就让妈妈给她买材料实验,一下把之前的不良情绪甩掉。学校不断通过孩子们眼中新奇的事物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帮助孩子消除陌生,适应新环境。

对于通过教改实现高考突破的宝塔区第二中学来说,他们尝到了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甜头。该校在招生中属于最后批次录取学生,生源可想而知,很多孩子因为迷茫而焦虑。2018年通过教改后,该校实现了2019年本科零突破,各类本科上线达41人。所以在今年新生的入学教育中,二中首要的就是通过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来消除新生的各种焦虑。结合课改成果,二中让学生们从进校第一天起,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从班级规章制度、班名、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的讨论开始,激发新生的参与意识;从划分小组开始,全班同学以6~8人为一组,分别赋予纪检、卫生、学习、文艺等部,让所有新生在被别人监督的同时也管理着其他同学,从而增强新生的纪律观念,培养自理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激发自信心。

家长:沟通、调整、引导不可缺位

有些家长觉得自家小孩小学已住过校、有过经验,没什么好担心的;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住校了,出现问题有老师管,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不管多大的孩子,不管他们在哪里,他们在遇到身心健康问题的时候,基本都会首先想到父母,向父母倾诉。”汪琴认为,新生消除焦虑,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

因为这个错误的认知,赵平实已追悔莫及。5年前,他的女儿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延职附中,但正处青春期的女儿却因为从曾经的佼佼者变成班级普通一员产生焦虑,甚至觉得同学都在议论她,频频跟父母说不想住校。赵平实夫妇因为忙于工作,只能让孩子在校外租房,由老人照顾孩子,却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焦虑的疏导,最后孩子成绩不断下滑,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刘平实特别后悔,现在经常抽时间陪女儿谈心、开导、解压,女儿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延职附中副校长惠虎林对家长建议说:“新生入校,家长依然是不能缺位的,至少2周内需要随时关注跟踪孩子动态,经常问询疏导,与班主任保持联系,共同帮助孩子度过适应期。同时,学校每周举办家长讲座,进行家校互动,目的就是需要家长一起帮助孩子解决青春期的各种身心问题。”

“身心健康排在素质教育第一位,开学前,对孩子进行良好的青春期教育,比告诉他们用功学习更重要。”汪琴说,“学校教育往往都是标准化的,家庭教育却是量身定制的教育,孩子的自我教育会根据家长的素养、格局,进行不同的吸纳。”她呼吁更多的家长参与到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学习中来,成长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成为孩子的坚强后盾。

新闻推荐

延川县大禹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举办七夕活动 5对夫妇共庆“金婚” 弘扬和睦良好家风

本报讯(通讯员高学记者叶四青)8月7日上午,延川县大禹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中心郭家塔村委会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红色的地毯铺好了...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