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地活着 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蹲点采访手记

陕西日报 2019-04-29 09:46 大字

4月12日,本报记者艾永华(左)在延川县二八甲村采访。陕西传媒网记者吴凯哲摄

本报记者艾永华

20多年前,我读过著名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活着》,书中的主人公叫福贵,他一生历经坎坷,但依然坚强地活着。

我明白,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福贵也是作者以超常的智慧和非凡的才华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尽管如此,小说中的福贵依然住进了我的记忆。从此,我一直在思考一个人活着的意义。

4月12日,在春日的细雨中,我和众多媒体记者来到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蹲点采访。

在几天的实地采访中,我看到了一个落后的贫困村近年来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聆听了一个个贫困户从贫穷到富裕的生动故事。其中,有一个叫姬世录的村民,他的不幸经历和《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何其相似。

今年68岁的姬世录给我讲述了他悲怆的人生经历。在他15岁时父亲去世,当时最小的弟弟才出生4个多月。年少的姬世录便肩负起家里的重担,吃苦受累不在话下。成家立业后,姬世录生育两儿两女,含辛茹苦拉扯大4个孩子,刚刚过上好日子,但灾祸接二连三:2000年,年仅20岁的小女儿突发疾病去世;第二年,32岁的大儿子正当事业干得红火时,从工地的高空跌落去世;2016年,小儿子驾驶机动三轮车掉进山沟,做了开颅手术。

一次次的祸从天降,让他痛不欲生,日子过得恓恓惶惶。但姬世录仍然坚强地活着。姬世录是二八甲村出了名的勤快人,他把自家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果园管理得井井有条,老母猪养得膘肥体壮,还抽出时间打工挣钱。

他认为,人既然活着,就要好好过日子,哪有不奋斗的道理。

现实中的姬世录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精神打击,还能从容面对生活的艰辛,年近古稀,依然辛勤劳动。感恩、奋斗是他最本质的体现。他对生活的态度令人起敬,我想,这或许就是活着的意义。

新闻推荐

延安市八条措施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叶四青)近日,记者在市文旅局了解到,今年延安市以八条措施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这八条措施为:加快公共服务设施...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